◎台盟中央
关于推进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台盟中央
追求健康是21世纪人类的主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医疗旅游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医疗养生旅游,估计产业规模已超7500亿美元。
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同时又拥有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极为丰富的医疗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增加,带薪年假制度的落实,旅游发展逐步从单纯的观光旅游转型为观光、休闲、度假、复合体验旅游,加之新医改的出台,这些都为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保障。目前,海南、广东、北京、四川等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医疗旅游的发展。例如,海南提出了打造国家级中医康复保健旅游示范基地的计划,并开始打造“医疗健康养生天堂”。预计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着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发展以康复疗养为主要内涵的医疗保健旅游新型产业,将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尽管国内部分地区的医疗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经验不足,配套建设落后,高端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医疗养生旅游专业人才短缺,医疗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发育等问题和不足。
(一)做好产业规划,加强政策扶持
1.明确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目标。一是编制高标准、高水平、地域特色鲜明的医疗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其发展的定位、目标、思路、布局、措施。二是引导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聚集,分阶段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将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相结合,逐步形成世界领先的医疗旅游产业集聚区。
2.制定和争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一是全面落实相应的财税政策、转制政策、投融资政策。二是研究出台境外医技、医护人员在我国执业的相关政策,争取国家税务部门支持,减免医疗设备的进口税和消费税,开辟医疗贷款便捷渠道。三是实行“一站式审批、一票制收费、一条龙服务”,集中审批督办。四是打破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限制,吸引国际大型医疗机构进驻,在行政审批、土地供给、人才晋升等方面给予外资和民营医疗机构以公平待遇。
3.支持海南等省市打造国际医疗旅游服务贸易示范区。
(二)建立健全机制,完善配套服务
1.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制定资金投入计划,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发展格局。二是开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三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医疗旅游教育培训、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四是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引导资金、专项资金的支持。五是大力扶持民营医疗旅游企业联营、连锁、联机,鼓励和支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
2.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医疗旅游涉及旅游、卫生、药监、工商等多个部门,针对我国医疗旅游管理存在着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模糊等问题,可借鉴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经验,设立旅游系统与卫生系统之间的互动协调机构。
3.加强和完善配套服务。加强和完善交通、住房、教育、文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保障等医疗旅游相关配套服务。加强与目标客源市场的医疗旅游中介公司、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沟通,促成把医疗旅游治疗列入其医疗保险范围。适当延长国外医疗旅游游客在我国的合法停留期限,完善患者异地医疗费用报销制度。同时,搭建数字化医疗平台,实施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项目。
(三)加强规范监管,促进有序发展
1.严格做好服务质量监管。在资质审查、卫生条件、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方面制定严格规范的法律法规。
2.整顿规范医疗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执法力度,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名义向在我国投资的各类医疗旅游主体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同时,规范服务标准和价格。
3.推动医疗机构参与国际资质认证。尽快推进国内医院通过全世界公认的(JCI、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以获得国际患者的信任和国际医疗保险赔付。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准。
一是科学制定人才需求规划。有针对性引进高端领军人物和培养医疗养生旅游服务、管理和开发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医疗养生旅游队伍。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合作。要加大对医疗养生旅游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从医疗机构和旅游从业人员中培训出医疗保健旅游人才。三是加强对导游、服务员等医疗养生旅游从业人员医疗、保健知识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