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启强,连福选
(浙江省龙泉市农业局土肥植保站,丽水 323700)
浙南山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报告
徐启强,连福选
(浙江省龙泉市农业局土肥植保站,丽水 323700)
摘 要:文章主要对浙南山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验结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稻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实验报告
1.1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顶峰),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福戈),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阿米妙收),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35%噻虫嗪种衣剂(锐胜),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
对照药剂:45%毒死蜱乳油(锐爱)、40%噻嗪酮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井冈霉素水剂、18%杀虫双水剂、1.8%阿维菌素乳油(全铲)。
1.2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8个处理(表1)。
1.3试验设计
示范点选择在龙泉市查田镇下堡畈,统一种植单季晚稻,品种为Y两优689,采用大田育秧.全程用药区采取“抓种子药剂处理和带药下田,分蘖期不用药,重点做好关键节点及破口前5天用药”的现代防控策略,种子浸种后播种前,用按每公斤干种子用35%噻虫嗪种衣剂(锐胜)5 g和适乐时10 ml拌种,在移栽前每667 m2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性粒剂(福戈)8 g(1 133 m2用量)兑水15 kg喷雾;大田种植期分施2次药剂;前期在7月3日防治1次、后期在7月30日防治1次。常规用药区播种前按每公斤干种子用10%吡虫啉种衣剂20 g拌种,在手工插秧前未带药下田;大田分别在7月3日、7月31日、9月2日、9月12日各打药1次,共防治4次。
2.1水稻安全性
施药后目测观察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
2.2防治效果
(2)稻纵卷叶螟。施药前未用药防治新老虫苞1450苞,比常规用药区有所增加,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7月1日(示范用药区第1次防治前)调查,示范用药区平均百丛虫量285条,比常规用药区减少;但治后7 月18日调查,虫量和虫苞数都要比常规用药区明显减少(表2)。
表1 试验处理
表2 不同处理区稻纵卷叶螟发生与危害情况
(2)稻飞虱。在今年褐飞虱大发生的情况下,示范用药区仅农药防治2次,且总体防控效果优于常规防治区。如7月18日(示范用药区第1次防治前)调查,示范用药区平均百丛稻飞虱50头,比常规用药区85头减少70%,比对照区2.045万头减少93.7%。7月28日、8月15日、9月15日调查,示范用药区稻飞虱都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明显少于与常规用药区(共防治5次)的稻飞虱虫量。
(3)纹枯病。7月28日(示范用药区第2次防治前)调查,示范用药区病丛率8%,与常规用药区接近;8月30日调查,示范用药区病株率15%,比常规用药区23%减少34.7%,不用药区病株率高达25%。
2.3天敌数量
(1)蜘蛛的影响。由于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保护了自然天敌。据7月8日至10月8日的11次调查,示范用药区平均百丛微蛛类蜘蛛265头,狼蛛92头,比常规用药区分别增加14.4%、408.6%。
(2)绒茧蜂的影响。由于示范用药区前期不用药,绒茧蜂的数量,比常规用药区明显增加,如8月7日调查,示范用药区百丛绒茧蜂茧100个,比常规用药区增42.9%。
试验结果显示,全程用药方案中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防治效果较为理想,相对常规用药和对照区农药使用量减少、防治成本降低,且对天敌安全。因此,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可推荐使用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水稻病虫害全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