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莉郑州电视台,河南郑州 450000
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境重构与功能重设
万江莉
郑州电视台,河南郑州450000
在当前的媒体行业发展中,“全媒体”一词逐渐出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范围之内。媒体受众群体和媒体传播内容的改变都源于全媒体时代的普及,它改变了当前的媒介形态,同时也对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带来了影响。在这种改变与创新的全媒体时代中,传统的电视主持人主持方法受到了很大挑战,如何结合目前的时代背景,从语境方面入手,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位电视主持人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探讨了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境重构与功能重设。
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瓶颈;语境与功能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媒体传输对介质的依赖越来越薄弱,传统的媒体传输介质如报纸、刊物等在当前媒体行业竞争的压力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这类传输介质在与新崛起媒体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媒体形态,从多方面、多平台覆盖了广大群众的媒介体验,这种新的媒体形态,则称为全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概念在1999年,由美国玛莎·斯图尔特全媒体公司首次提出,该公司在当地使用传统媒体如报纸、书籍、杂志以及电视媒体如广播电台、电视节目等来推广自身的家政产品。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虽然有全媒体的概念,但以目前的眼光来看,媒体覆盖的平台并不全面。但全媒体时代的提出,却明确的指出了世界范围内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全媒体时代也在业界内年复一年的传播与实践,形成了当前的全媒体时代现状。
全媒体时代使得媒体传播者以及受众群体站在了同等且相互的关系,从媒体单方面的传播,逐渐形成了媒体传播与受众群体的互动形式。在这种大环境下,电视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威胁,收视率相对于新型的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的媒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重新定位自身能力,明确自身在全媒体时代的能力范围。
2.1不断学习各专业学科知识
在电视媒体普及的前期,媒体的主要作用在于发表权威理论和叙述规范的言论,在当前的电视媒体行业中,这个传统也被保留了下来,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表达方面要符合多样性和规范性的要求。而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保证言论规范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媒体受众群体的习惯,在当前基础上,对自身语境能力进行强化。电视与电台媒体的主持人需要拥有感知文字含义、通过语境将文字组成吸引观众与听众的语言这项基本能力。而电视新闻类节目更是要求主持人拥有专业理论的基础,并且能够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结合全媒体时代中互联网媒体传播规律与特点,以全面的视野来对自身专业知识结构进行构建。从专业角度,吸引受众群体的目光。
2.2不断进行全媒体技能融合
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迅速且泛滥,在影响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功能的同时,也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境重构与语言组织提供了内容与素材。在全媒体时代中,电视节目主持要以受众群体的需求为工作主体,通过语境与语言表达能力,将自身带入目击者的角色,为受众群体呈现出最直观、最快速且最真实的新闻报道,最大程度吸引观众的目光。而在素材整理与编辑方面,使用多媒体设备最真实的还原事件真相,包括声音、图像等等,在电视节目主持过程中,能够对实践进行解释与补充,综合各方观点,对新闻事件表达自身的客观评论,同时引导公众理性的看待问题。
2.3不断拓展新的媒体平台
在当前媒体传播行业,获得第一手的新闻资讯,则代表在媒体传播中占领了先机,而使用多个平台,对新闻资讯进行全面传播,才是真正达到了媒体传播的目的。全媒体时代中,新的媒体传播平台不断崛起,新闻资讯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在这种背景下,电视新闻主持应充分使用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不断拓展新的传播平台。应将目光集中于手机、掌上电脑等新媒体传播领域,扩大新闻资讯的受众面积,在新兴的媒体平台不断发扬创新。
作者简介:万江莉,郑州电视台。
综艺类节目的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主要起到营造现场气氛、融入节目表演以及掌控节目节奏的作用,主持人通过对互动和表演等艺术形式的有效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综艺类节目的观赏性。
3.1人际信任语境重构
综艺类节目的主持人与新闻类节目的主持人要求不同,强调主持人在其节目中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不能够带上自身情感来进行新闻播报,而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则强调表达自身的情绪与情感,在节目中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在提升节目观赏性的同时,也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尤其是从人际信任向系统信任的转渡,昭示着人之间存在需要一种人际信任,并随着想象力的发散进一步扩展,语境重构正是人际信任这一状况的形成机制。
3.2基本信任语境重构
在电视节目方面,浙江卫视以及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则很好的符合了这个要求,在《奔跑吧兄弟》以及《爸爸去哪儿》中,主持人在完成制定的既定内容的同时,还要通过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融入节目角色,在整个节目中起到引领嘉宾活动,以及引导观众与节目进行互动的目的。《奔跑吧兄弟》以及《爸爸去哪儿》的确定性和信任感,会积淀为一种健康积极的生命经验。这种基于早期经验的可预见性、连续性、同一性和情感认同,以及对看护人可信赖的信心,随着个体的成长将扩展到母亲之外更多的他者,为个体后期更复杂的社会活动奠基。从这两个节目的收视率就可以看出,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语境能力,对综艺类节目观赏性提升的效果,以及对受众群体对节目主持人的语境产生共鸣与信任的效果。
3.3互联网与传统信任重构
在电视综艺类节目与全媒体时代融合方面,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味道》在业界内开展了节目与新兴媒体互动的先河。在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础上,推出了手机版的“CCTV中国味道”软件,其主要功能在于,真人秀节目中的选手可以通过拍摄短片的方式,在手机客户端内与媒体受众群体进行实际且真切的交流,有效提升了真人秀选手的曝光度以及与观众的互动,同时观众也能够最高效最快速的了解到节目信息与动态。互联网正在深刻干预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如是干预任何一个节点或角落,人人皆可自由、开放地交往的微观重构。互联网被寄望为最具交往潜力的媒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媒体更是被认为代表了人类交往史上的一场颠覆性革命。这也为现代的电视综艺类节目提供了发展空间,通过新兴平台与电视节目的融合,以及节目主持人热情幽默,具有互动性和代入感的语境能力,综合提高了综艺类节目的收视率。
“金话筒奖”得主,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在采访中提到:“这么多剧种、流派、剧目、唱腔、唱词、演员等知识,仅靠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是很痛苦,也瞒不了戏迷,终究会露马脚的。”白燕升能够获得广大戏曲观众的一致认可,与其自身的专业戏曲知识是分不开的。
4.1主持人自身专业能力
现代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对事件抽丝剥茧的能力至关重要,比如财经类电视节目,强调的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分析与探究,主持人没有专业的财经知识,那么节目自然就在观众心中失去了认同感;又比如少儿类节目,强调的是结合少年儿童这类特殊的受众群体的心理习惯,吸引儿童的好奇心,如果主持人并不熟悉少儿教育类的相关知识,没有知识储备以及提升儿童兴趣的口语能力与肢体语言能力,那么自然就无法做到在节目中与受众群体相互动的目的。
4.2互联网放大能力
全媒体时代融合下,互联网将成为今后电视综艺类节目最大的平台。节目主持人应该做好节目内容,尽可能在互联网上放大节目的特色,培育节目自己的IP和忠实粉丝。另外,由于互联网是一个资源流动的平台,流动性很大,主持人内在的积累很重要。主持人的人品,主持人的能力,主持人的信仰,主持人内心的东西,主持人的吸引力有没有足够的稳定性,这些都是衡量一档节目的重要因素。所以,互联网上的节目要比传统的更具备魅力才能把人吸引住。
媒体受众群体和媒体传播内容的改变都源于全媒体时代的普及,它改变了当前的媒介形态,同时也对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带来了影响。在这种改变与创新的全媒体时代中,传统的电视主持人主持方法受到了很大挑战,如何结合目前的时代背景,从语境方面入手,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位电视主持人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相鸿.浅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交流感[J].黑河学刊,2002 (3):72.
[2]孙传令.电视节目主持人自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J].视听界,2002(2):52.
2096-0360(2016)14-0135-02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