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锋兵
(贵州民族大学 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黔灵风光好 万象映禅机
——清代黔灵山写景诗管窥
杨锋兵
(贵州民族大学 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黔灵山以佛教禅宗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清代黔灵山写景诗,在展现自然人文景致的同时,以“本来面目”、“明月”、“本源”、“宝光”等象征语汇来体认禅宗哲学中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的内涵与质性;以“幻影”、“游子”、“乡关”等词汇反省本心失落的缘由;以“隔尘渐修”、“骑牛归家”、“截断两头”等象征性话语探讨重现本心本性的开悟方法;以“一切现成”、“拈花微笑”的禅悟观照揭橥禅者回归本心本性时的禅悟境界。
黔灵山 诗歌 禅思
享有“黔南第一山”之誉的黔灵山位于贵阳市西北,它以佛教禅宗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中国西南佛教名山之一。
明清之际,贵州曾是中国禅宗佛教活动的中心,黔灵山的开发,与禅宗息息相关。此山为临济宗禅僧赤松创建。康熙十一年,赤松行脚至贵阳西北的黔灵山,见此山松竹茂密,山明水秀,景色如画,决心上山驻锡,创建黔灵山寺。赤松置身于风景如画的黔灵山中,一面饱览大自然的美景,一面创建寺宇,撰写诗文,培养弟子。经过三十余年,将荒凉、隐秘的黔灵山创建为西南佛教名山。
黔灵山创建伊始,赤松常与文士名流登山作赋,砥砺诗文,一时间人文荟萃。“挥毫当得江山助”,黔灵山优美的景致时时跃于诗人笔下,诗人们透过美景窥探佛理。综观黔灵山写景诗,在展现自然人文景致的同时,隐然有着对禅宗哲学中本心本性澄明圆满的体认,对本心迷失缘由的揭示,对重现本心的开悟方法的探讨,以及对回归本心时的禅悟境界的追求。
一
见性成佛是禅宗的终极关怀。禅宗认为,本心圆满澄明,以般若智慧觉知本心,彻见本源,即是见性成佛。禅宗参悟,时时刻刻以明心见性为念,其公案机锋、语言提撕、诗歌偈语都指向本心本性。
花杰在《登黔灵山》中写道:“经楼百尺坐中峰,山外云山几万重。犀角又添新出笋,龙鳞不改后凋松。犹存古刹思前度,久别清泉照旧容。圆觉可能参妙谛,惊人谁打寺门钟。”①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等编:《黔灵山志》〔M〕.贵阳:黔新彩出(九六)内图资准字第零四三号,1996:108-109.诗人置身黔灵山,看到藏经楼巍然挺立于群山之中,寺中竹子已然发出新笋,恰似犀角一般,长青不凋的松树,枝干虬曲苍劲,斑驳的树皮犹如苍龙鳞甲。当此景致,古刹犹存,圣泉仍溢,泉中倒影,映我往日容貌。在不堪回首当中,诗人被敲门之声惊醒,念念不忘,如兹在兹。此诗尤可注意者为“旧容”,用象征的手法暗指本心本性,以泉为鉴,映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圆悟录》言道:“只为从无始劫来,妄想浓厚,只在诸尘境界中,元不曾踏着本地风光,明见本来面目。”诗人通过圆觉这种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去识取本来面目,体认本心本性。越英在《和杨金太监麒麟洞韵》中说:“风日晴和漾碧川,水光山色两相连。人间寻胜惟斯地,洞里乾坤别有天。野寺月明禅榻寂,崖阴春至薜萝悬。清流古洞无穷意,上智应能识本源。”①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90.诗中以“明月”自比本心本性,以此象征本心光明,不受污染,无纤毫情尘意垢。寒山诗云:“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②〔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9069.秋月映照碧潭,通体皎洁,犹如本心圆满朗照。故而诗人在结尾说道:“清流古洞无穷意,上智应能识本源”,通过明月禅榻映照本心本性,藉以使人明心见性,面对清流古洞,云水禅心,上智之人定能洞彻心源。赤松和尚《中秋示众》中也说:“云开玉鉴挂中天,万类同观照不偏。一道宝光无缺陷,空劳人世说亏圆。”③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等编:《黔灵山志》〔M〕.贵阳:黔新彩出(九六)内图资准字第零四三号,1996:36.依旧以明月象征本心本性,人人自性圆满,犹如宝光一道。了尘和尚《题黔灵山禅堂》中写道:“粉碎灵犀万点通,林泉山色画图中。朝朝觌面无相识,徒坐莲床死守空。”④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12.禅堂的基本功能就是参禅,通过参禅而悟道,明见自己的本心本性。你若能够通过对情尘欲垢的清除,就可以重现“本来面目”。了尘和尚不是一味强调你要如何认识本来面目,而是反用其义,你如不能体认你本身具足的圆明本心,那纵是坐穿禅榻也于事无补。
以此观之,黔灵山写景诗往往以“本来面目”、“明月”、“本源”、“宝光”等象征语汇来体认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的内涵与质性。
二
《圆悟录》说:“父母未生以前,净裸裸,赤洒洒,不立一丝毫。然生于世,堕于四大五蕴中,多是情生翳障,以身为碍,迷却自心。”本心本性清净无染,但随着相对意识的产生,受情尘欲垢的翳障,迷失了本心,失落了本来面目。
《游唐山洞次梧冈韵》中写道:“春游逢胜宇,坐久白云蒸。幻影摇孤壁,蓬心对古藤。”⑤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98.诗人春登黔灵山,畅游唐山洞,因缘殊胜,见一梵刹,随后作者以“幻影、蓬心”相对,道出本心的失落。幻影终非实在,但眼前亦是现实,妄相也是真相的反映,影印石壁,是我非我。所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⑥〔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323.故而只要休歇“贪赏”的心念,依旧能够重新得到本来面目,能够“蛮村见远灯”。李专在《殷梦臣先辈将归粤,诸在以留之同饮黔灵山》中写道:“共拟行觞政,相传有好山。春晴称人意,路险学猿攀。风特揽千里,别离偷一闲。只愁明日事,折柳向郊关。”⑦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94.诗人在大好春光中送别友人,同登黔灵山,道路虽然艰险,但山顶的风光可以一览无余。大好春光之中的短暂聚会之后,游子各奔前程,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禅宗将迷失本心追逐外物的人比喻为流浪在外的游子,因为追逐“明日事”,反认他乡作故乡。如唐诗所言“客居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依旧道出反认他乡是故乡的迷失。又如查慎行在《同赤松上人登黔灵山最高峰》中写道:“渡泸沟畔辟新阡,瘦棘荒苔半石田。渐有疏烟生郭外,那无一雁到天边。蛮方对景怜佳节,客路登高感去年。落帽台孤风雨暗,短裘长路又三千。”①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02.诗人以大雁自比,意在衬托自己远在他方之时的思乡之情,重阳已至,但自己却独自面对荒蛮远方的景致,忆想去年佳节与家人相聚的情形。凉风渐起,寒雨淅沥,明朝又要起身远行,漫漫长路,情何以堪!游子流浪在外,遥望乡关,但长路漫漫,难以归家稳坐。阎兴邦巡抚贵州,在《登山俯眺诸胜留题》中写道:“近来不复多饶舌,独挚鬓珠付法嗣。自叹劳劳役簿书,片刻清凉尤出世。恰比昌黎遇大颠,止耽解脱非求利。”②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01.诗人赞扬黔灵山的开山祖师赤松法师,弘扬佛法第一义谛,使正法久住。随后诗人自叹自己为俗务缠身,不得片刻清闲,此次登山暂得片刻宁静,能遇赤松法师,犹似唐代大诗人韩愈之遇大颠法师一般,实乃因缘殊胜。但诗人的片刻清凉却被“簿书”所伇,被俗务所劳,失落了“本来面目”,导致生命本真的斫丧。对这些诗歌中“幻影”、“游子”、“乡关”等词汇的解读,隐然可以看出黔灵山写景诗透过这些词汇反省本心失落的缘由。
三
黔灵山写景诗还探讨了重现本心的开悟方法。由于分别意识的生起,人们逐物迷己,失去了本来面目。禅宗认为要获得开悟,必须超越各种对立,“以铁石心,将从前妄想见解、世智辩聪、彼我得失,到底一时放却,直下如枯木死灰,情尽见除,到净裸裸赤洒洒处,豁然契证。”即要歇却妄念,断尽妄想,从而明心见性,彻见本来面目。
周起渭《春日游黔灵山示赤松和尚》诗云:“尘土无因到上方,亭念风日净年光。轻烟作阵扶杨柳,细雨如丝浴海棠。忽听鸟鸣天籁发,更闻禅语竹风凉。桃花作饭终须悟,曲几何因着漫郎。”③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95.诗人在微微细雨中登黔灵山,春雨景致沁人心脾。诗歌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在塑造山中宁静的同时用鸟鸣之声、僧人宣说佛法之声来打破宁静的画面,使人顿觉清凉之感,意在说明身处梵天佛境之中,当对佛法有所感悟,这一感悟的基础源自“尘土无因到上方”。神秀大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④〔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正是因为产生烦恼的“外尘”被拂拭、被放下,才有鸟鸣如天籁,禅语似风凉的清静出尘之感。又如曹维城在《初秋登黔灵赠瞿脉上人》中写道:“居与佛庐近,探幽不厌频。开来天外寺,隔离世间尘。檐敞风烟细,窗虚景物新。白云常在处,从尔问禅真。”⑤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04.正是因为隔离了世间凡尘,才能明心见性、窥问禅真。又如陈灿在《黔灵杂咏》中写道:“随着清溪得得行,野花多半不知名。绿阴深处红尘断,幽鸟时闻鸣一声。”⑥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88.诗人乘马进入幽静异常的黔灵山深处,似与红尘隔绝。此处的“红尘”原指繁华的都市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诗中指的就是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名利生活。进得山来,让人忘却了千车万马九衢之上的熙熙攘攘。名利之心休歇,本心本性既明,山中鸟鸣便似天籁。赤松法师在《水月偈示众》中写道:“翠嶂清溪跨白牛,乐眠水草已忘忧。横吹铁笛无腔调,水月松风一韵收。”⑦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等编:《黔灵山志》〔M〕.贵阳:黔新彩出(九六)内图资准字第零四三号,1996:39.禅宗著名的《十牛图》中之《骑牛归家》云:“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赤松借用诗意来比喻骑乘驯服的心牛回归精神的故里。心牛被驯服象征妄想被调伏,本心清明澄澈,充满喜悦。了尘和尚《题赤松祖师遗像》写道:“庭前梅树绿参差,正是吾师说法时。謦欬不留筌网在,传心未许语言窥。金瓶击碎飞无雀,宝鉴虚悬图有龟。一宿永嘉成借借,来参玉版现须眉。”①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16.诗歌起首即以庭前梅花来写,即有实指,亦有化用赵州禅师“庭前柏树子”公案之意。意在要学人去体悟眼前的活生生的存在,截断学人从别的途径寻觅佛法的思路。随后两句“謦欬不留筌网在,传心未许语言窥”,实指赤松法师在扬眉瞬目,举手投足间接引学人。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意在“不立名相”。语言文字只是作为所显义理的媒介,真正的义理是不可以语言文字来用表达的。故佛教提倡“依义不依语”,破除对语言文字上的执着,直指本心,让学人明心见性。
依此可见,黔灵山写景诗通过“隔尘渐修”、“骑牛归家”、“截断两头”等象征性话语,探讨了重现本心本性的开悟方法。
四
此外,黔灵山写景诗通过景致揭橥了禅者回归本心本性时的禅悟境界,表现为禅悟观照中的触目菩提、饥餐困眠。
触目菩提就是指一切现成,自然山水悉是佛性的显现。陈灿在《黔灵杂咏》中写道:“赤松白鹿访遗墟,诗卷犹存末阙如。谁把木樨禅悟透,夕阳塔影桂花疏。”②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06.诗人借用禅宗公案“吾无隐乎尔”来说明佛理。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耽于禅悦,曾向晦堂祖心禅师请教,乞求禅师指明一条解脱之路。祖师因材施教,方便说法,以《论语》中的“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来启发他。禅师的本意是用孔子的话让黄庭坚明白,佛法并不神秘,没有什么隐藏。但黄庭坚却囿于其中,考虑如何回答。鉴于黄庭坚的迷闷不解,禅师又择机开示。在岩桂盛开的路上,他问黄庭坚是否闻到了木樨花香,黄氏回答闻到了,禅师再次说:“吾无隐乎尔。”就在这一瞬间,黄庭坚迷雾顿散,心中豁然,原来参禅并没有什么诀窍奥妙,正如面对木樨花香,需要的是去闻,用直觉去感受体验,而不是去想。禅师希望黄庭坚回到“家”,这个家就是本来面目,就是最亲切的自然。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一切都是如此现成,如此直观。触目菩提同时也指本来现成,侧重本心本性的自足。花杰二十年后回归故乡,“偶携友人登黔灵山高处,见梵宇一新,山水如故”,写道:“拨云攀登践莓苔,小憩孤亭四面开。白鹿竟随老僧去,青山依旧我归来。千声佛释千层塔,一首诗成一树梅。到此风尘机已息,置身高处即蓬莱。”③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95-96.诗人攀登黔灵山,山中小憩,看到梵刹一新,遥想当年赤松祖师开山之时,所驯养的白鹿已经杳无踪迹,但时隔多年的我依旧归来。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言道“到此风尘机已息,置身高处即蓬莱”,诗中所言的“机”是指机心。世人为了争权夺利,机心百出。“息机”是说把得失荣辱的机智巧诈之心都忘记了。置身黔灵山巅,机心全无,本心自足,犹如身处蓬莱仙境一般。如淳藏主诗云:“无心闲淡云归洞,有影澄清月在潭。此景卓然超物外,本来呈现不须参。”
饥餐困眠的实质就是“平常心是道”。陈灿在《黔灵杂咏》第三首中写道:“淡泊寒儒韵事饶,山中风味乐陶陶。烹茶呼弟烧红叶,拾橡供亲煮素膏。”④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05.禅的体验离不开日常生活,山行之中能够体悟到烧叶烹茶,拾橡供亲的山中风味韵事,就是体悟了自然的心。同时他在《黔灵杂咏》第六首中写道:“拈花妙谛两相忘,镇日长消一炷香。钟磬无声僧意懒,萧萧竹影落禅床。”⑤王路平、杨锋兵著:《黔中禅林——黔灵山佛教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88.诗歌起首便引用禅宗公案“拈花微笑”。宋代普济在《五灯会元》中写道:“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①〔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10.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槃”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诗人在整首诗歌之中以平常之心看待寺院僧人的简单生活,禅榻、心香、钟磬、竹影,几种意象为我们展示了僧人们宁静的生活,这是内心的一种宁静,这种宁静实际上来自黔灵山对人心的陶冶,来自黔灵山无私的馈赠。
观乎此,黔灵山写景诗,在展现自然人文景致的同时,以“本来面目”、“明月”、“本源”、“宝光”等象征语汇来体认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的内涵与质性;以“幻影”、“游子”、“乡关”等词汇反省本心失落的缘由;以“隔尘渐修”、“骑牛归家”、“截断两头”等象征性话语,探讨重现本心本性的开悟方法;以“一切现成”、“拈花微笑”的禅悟观照,揭橥禅者回归本心本性时的禅悟境界。
责任编辑:黄万机
The Buddhist Tenets from Description of Scenery for Qianling Mountain in Qing Dynasty
YANG Feng-bing
The features of Qianling Mountains are Buddhist culture and magnificent natural landscape. The poems from Description of Scenery in the Qing dynasty show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se poems recognized the heart's clarity with the symbol vocabulary like “Moon”and“ glory”;they reflected on the reason for the loss of heart;they explored the methods returning the nature of enlightenment with “the ride home”、“ truncated at both ends”;and they advocated returning to the heart of Zen nature with the words “All are existed, picking the flowers and smile “ as the Buddhist's opening viewpoint. .
Qianling Mountain;poetry; Buddhist tenets
I207.22
A
1000-8705(2016)02-105-109
杨锋兵,生于1980年,男,汉族,陕西凤翔人,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禅宗诗歌的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贵州佛教诗文整理与研究”〔编号:14XZW03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