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016-07-18 16:05范维胜
今日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学校老师

范维胜

2015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每一个学生成功法》,这标志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终结。然而,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到“每一个学生成功”,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立意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曾有机会到美国学习和考察过一段时间,在那里,我深深地感受到,美国的基础教育是真正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写在文件里。

课堂是学生的天地,而不是教师的舞台

我在美国考察了一所公立高中——莱恩奎特中学。学校共有三千多名学生,二百五十多名教职工。开设的科目十分广泛,有英语、科学、数学、社会学、法医解剖、物理、美术、几何、新闻、烹饪学、社会经济、美国历史、健康与生活等等,课外活动也十分丰富。学校追求和关注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养成。

我们考察的主要是该校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的,在这所学校尤其凸显。

第一节课是英语课。老师重点是教学生怎么演讲,怎么做演讲的幻灯片,教给学生在社会上实用的东西是老师的追求。

第二节课是美术课。老师几乎不说一句话,只是将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临摹一幅静物画。有的桌前摆着一幅画,有的是电脑上呈现一幅画,有的甚至是手机上显示一幅画。

我们观察的第三节课是新闻课。学生有着自己充足学习的空间。他们都是自己在网络上编辑新闻,设计排版,这就极大地满足学生张扬个性的愿望。第四节课是建筑设计科学课程。我们走进教室并没有发现老师,只看到学生在电脑前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未来的建筑,老师则在教室一个角落的备课室里。

第五节课我们走进了学生的烹饪课堂。教室里摆放着各种烹饪的器具和用料。老师的讲桌设计特别巧妙,在讲桌的上方设计了一面镜子。老师示范时,学生坐在座位上也可以从镜子里看到老师操作的全过程。这很值得我们设计实验室时借鉴。

第六节是数学课。学生随性自由,三人一个小组,自由讨论,甚至有的学生坐在地上也可以听课。说话间,数学老师也坐到了地上,和学生一同交流。在观察数学课的时候,我发现一位学生单独将课桌搬到教室外面在做试卷。我们询问校长是怎么回事,校长说,这位同学昨天的数学考试没有参加,他必须参加数学补考,那他只能在教室外面考试,否则别的学生会影响他。

其实莱恩奎特中学有着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屡教不改,学校可以责令让其父母领回家,反思三天;或者周六要到学校做义工,用以反省自己的行为。对于吸毒、暴力的学生,学校将他们送进州立的专门学校,接受三十天至四十五天的教育,达到学校的要求标准,学生才可以回到学校上课。

考察的最后,校长给我们请来了一位来自青岛的交换生。我们和这位学生交流,感触很深。他说,来到美国学习,你要选修难的课程,它就有难到极点的课程;你要选择容易的,也有很容易的课程,主要看你自己的学习状况。国内有很多同学把课外活动的选修当作是玩,其实不是这样,课外活动选修课,你不认真对待,一定不能获得学分。他说自己选修的足球、乐队等课外活动,一站要站三个小时,说不苦是不可能的,但没有人逼你去学,这是你自己的责任。有责任什么事都能做成。

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行为素养,而不是考试成绩

我们考察的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共有五百多名学生。

由于该校是教会学校,尽管学生入学的背景不同,但《圣经》是必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学术、艺术、社交、健康、心理等课程。学校里的任何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都是公开的。小学生也实施选课制。小学生的选课需要老师指导,所以学校专门配备了心理辅导员、家教辅导员。心理辅导员主要帮助学生选课,和学生沟通交流。家教辅导员的职责是,学生成绩跟不上,可以帮他补课。学校的高中有些科目相当于大学预科,学生在学校修完,大学也算学分。

这所学校的小学阶段不太重视知识的学习,却重视读书习惯的培养,重中之重是行为习惯教育:规则意识、礼仪养成、尊重权威的理念、服从管理的意识得到反复强化。但同时鼓励学生尝试、探索、质疑、不迷信权威。

学校的学生守则、规则特别严谨,管理精致。譬如学生迟到四次就关禁闭半个小时反思。学生不准带手机,如果学生玩手机,学校就没收。然后学生要用10至15美元把手机赎回来。在这所学校,从幼儿园至高中,不管是哪位老师发现学生犯错误,老师都可以直接开出罚单,关你禁闭半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违纪违规必须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这就是社会规则。因此,在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会受到老师的极大关注,教师人人都是学校的管理者。

在美国学校考察学习期间,我们看到规则被张贴在很醒目的位置,以便于让学生经常看到。如“在学校成为好学生的十种方法”:1.每天都到校学习;2.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3.整理好各种材料,使之有序;4.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5.按时完成功课;6.紧跟教师的指导;7.及时寻求帮助;8.积极参加班级活动;9.遵守学校的制度;10.竭尽全力去尝试、去努力。

“以人为中心”, 以自由培养自律

在美国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领会了我的指导老师弗雷伯格教授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是提升学生多元智能最核心的理念。这个“人”不仅仅指的是学生,还应该指的是老师。“以人为中心”的课堂,其关怀的情感、合作的意识、参与的行为和团队的支持,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驱力,让人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这样,人的多元智能就会得以互补,人的智慧和能力就会大大提升。因此,我们在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中都应该关注学生,以人为本,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其基本的形态,建立多元评价的机制,尝试多元评价的方法,让“人”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生命力的中心元素。

我也深深领会到美国学校“自由”的深层内涵。正如弗雷伯格教授所说:“理想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就是通过自由来培养纪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进行自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虽然是难免的,但“错误是最有价值的学习途径”。构建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所以,美国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学校管理松绑,要把学校这个“笼子”改造成为适合学生自由学习的场所。“如果学校被困在笼子中,就没有能力进行长期的、真正的改变。”弗雷伯格教授教授认为,要建立一个个学习型的社区。这样的社区有着合作性的网络,使社区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用来为学校服务,使所有社区成员都关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立人中学校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学校老师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学校推介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