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霞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兽(猪、牛、羊、鹿等)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头、蹄叉及附蹄周边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的一种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
一、口蹄疫在规模猪场中的发病原因
猪口蹄疫多为间接接触传播,常由人员、引种及生产物质的流通等传入规模化猪场。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外伤传染,也可远距离通过空气或飞尘使猪群感染。无季节性,但以春秋及寒冷季节多发,多从秋季开始,一直到早春流行,夏季一般较平稳。
1. 口蹄疫病原血清型多
口蹄疫病毒属于单股的RNA 型病毒,有7 个血清型(A、O、C、南非I、南非Ⅱ、南非Ⅲ和亚洲Ⅰ型),每一个血清型又可分为若干个不同数目的亚型。各个血清型引起的口蹄疫,虽然临床症状没有差别,但各型之间的抗原性不同,不能交叉免疫。口蹄疫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出现新亚型。因此,在规模化猪场中,口蹄疫免疫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疫苗保护率较低。
2. 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病毒(裸病毒),对外界温度、酸碱度、光辐射及干燥等环境因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温度在-20 ~ 37℃范围内,口蹄疫病毒均能存活;口蹄疫病毒在4℃、pH值为7 ~ 7.6时十分稳定,当pH值小于4和大于9时,可被迅速灭活;紫外线(波长256毫米)可使该病毒迅速灭活;干燥不能杀灭该病毒,因此被其污染了的垫草可传播疾病。自然条件下,高温、强烈的阳光照射可使口蹄疫病毒丧失活性。因此,夏季口蹄疫流行比较平稳,一般不发病。
3. 猪易感口蹄疫病毒且潜伏期较长
在所有易感动物中,猪对口蹄疫病毒的敏感性是最强的。自然感染时,潜伏期一般为18 ~ 20小时(也有人认为1 ~ 2天或是3 ~ 5天)。处在潜伏期的猪感染性强,特别是在水疱出现前的24 ~ 48小时,经过排泄物、分泌物甚至呼出的气体中都会有感染性病毒向外排出,并感染健康(假定)猪只。猪一旦患病,口、蹄部水疱皮排毒量就很大,甚至从呼出气体中就能向外排出大量的感染性病毒,因此,患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即便康复后,口蹄疫病毒仍然在其体内存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使之长期隐性带毒。当从疫区引进猪只时,非疫区可能会突然暴发口蹄疫。
4. 霉变饲料的影响
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可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或免疫失败,机体抗病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疫病传播。
二、防控措施
1. 一般性防控措施
①强化免疫。联合使用O型口蹄疫疫苗与外购A型口蹄疫疫苗对各种公、母猪及商品猪进行普免,每年2 ~ 3次。为减轻疫苗应激,配种30天内的母猪、临产母猪应避开高风险期后再免疫,配种30天以上及临产母猪先进行小范围试免疫,观察猪群无异常后再全群免疫。对自繁自养的规模猪场,后备母猪、空怀期母猪、30 ~ 40日龄仔猪、70日龄生长猪可各免疫1次。
②严格消毒。在口蹄疫易暴发的季节,使用过氧乙酸、高锰酸钾、氢氧化钠等强酸强碱类消毒剂,对猪舍、装猪台、拉粪车等经常进行预防性消毒。生产区工作人员在疫病流行时期,不得随便外出,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需洗澡、更衣、消毒;外来人员必须进场时,要进行喷雾消毒或紫外线消毒,换外衣、鞋和消毒液洗手后才能进场。尽量少用现金交易,对流通货币可采用环氧乙烷、甲醛熏蒸或紫外线消毒,防止货币带毒,引起感染。
③预防保健。在寒冷季节,为了增强猪的抗病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扶正解毒散,每10 ~ 15天添加1次,每次每吨饲料中添加3 ~ 5千克,也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
2. 紧急防控措施
原则上,猪场暴发口蹄疫病后要全群扑杀、销毁,并对猪场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在全场空置半年后再处理。对疑似口蹄疫疫情,需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待确诊后,由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相关程序对发病猪场及猪群进行合理处置。
①全群防控。猪场暴发口蹄疫后,要全面封锁,实行专人、专舍管理,禁止外来人员与场内人员相互流动。同时,猪场内划分疫区与非疫区,建立猪场内疫区、非疫区人员专用通道,所有物品实行专门分类清洗与消毒。消毒液应选择强酸、强碱、过氧化剂等。每吨饲料中添加扶正解毒散3 ~ 5千克。
②分群治疗。发病猪群的治疗原则“处置创口,强心,防止继发感染”。对水疱创口,可用温水冲洗,用酒精消毒,撒上青霉素粉或涂布红霉素软膏、冰硼散。强心可用安钠咖、洋地黄或樟脑磺酸钠,并同时使用敏感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此外,要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舍内加铺垫料或垫草,保持圈舍地面干燥舒适,适时、适当提高舍内温度2 ~ 3℃,保证足量饮水,使饮水温度保持在20 ~ 25℃,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和葡萄糖。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沂南县湖头镇兽医站 邮编:276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