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对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启示

2016-07-18 00:37:47蒙静敏许译尹
大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法研究者儿童

蒙静敏 许译尹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行动研究对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启示

蒙静敏 许译尹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行动研究在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从行动研究和特殊儿童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出来,试图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从这一关系就行动研究本身的特征提出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影响和启示。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师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行动研究;特殊儿童;教育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一词是由美国柯立尔氏首次提出。继而,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Lewin)把行动研究策略直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上,并在《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1946)一文中指出了实践者与研究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后,他还把行动研究定义为“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的能力结合起来的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1]柯雷(S·M·Corey)在1953年出版的《改进学校措施的行动研究》一书中,把行动研究介绍到教育领域。因此行动研究在教育界开始兴盛。发展到现在,行动研究的概念一直在变化当中,以下是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王坚红认为: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在总目标的指引下,经历预诊、提出问题、收集与讨论信息、拟定具体计划、行动(实施计划)、评价总结和再诊断等步骤,解决实践中的一个个问题,并在整体上形成多重反馈循环体系的过程。[1]

张燕、邢利娅认为: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或教育活动,同时又依据教改研究计划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二者相互反馈,反复无穷。[2]

1.2 特殊儿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认为对特殊儿童进行分类,就等于给他们贴上了标签、扣上残疾的帽子,容易给他们的生活和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对特殊儿童下一个适切的定义十分必要,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界定如下所述:

朴永馨在《特殊教育词典》中指出:特殊儿童是指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因而需要给予区别于一般帮助的特殊服务的儿童。包括高于正常的超常儿童,学习困难儿童,有视觉、听觉等各种残疾的儿童,在某一方面某个时期在发展或学习中需短期或长期的各种特殊服务的非残疾儿童。[3]本文的特殊儿童指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儿童。

2 行动研究与特殊儿童教育的特点

2.1 行动研究的特点

2.1.1 行动研究具有直接针对性

行动研究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设计、计划随后进行研究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目的很明确,因此具有直接针对性。

2.1.2 行动研究具有参与性

行动研究法强调教师要成为研究的参与者,亲身参与到研究中,此时教育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具备灵活应变能力,能够悬置自己的先见,做到“出”“入”自如。

2.1.3 行动研究具有合作性

行动研究的合作性要求教师不要单枪匹马对儿童进行研究,而要与外部群体和制度合作,积极交流方法和思想,才能取得更佳的成绩。特别是对特殊儿童进行研究,不但要与儿童日常学习生活相关各科任老师进行合作,还要与儿童治疗师、儿童家长(或惯常照顾者)或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及交流,实时、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资料与能力发展状况是教师行动研究取得成功的一大帮助。因而行动研究从单一性走向群体合作性是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一大趋势,更有利于解决实践问题。

2.1.4 行动研究具有改进性

行动研究强调在研究中不断改进研究计划和方案,以便更好地对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准确的教学策略,它是一个不断探索寻求最优化的过程,因此本身具有改进性,这样既可以为学校的实践工作提供导向性思路,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儿童的生活与学习质量。

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此科学的方法"就是系统论方法。也就是说研究者不能凭借个人主观臆断为儿童提出研究方案,一定要做到切实可行,因为任何一个研究对象都不是我们的试验品,保证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就一般情况而言,行动研究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五大特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行动研究。

2.2 特殊儿童教育的特点

2.2.1 对教师具有独特的要求

由于特殊儿童本身的特殊性,因此要求教师一定要拥有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意识,集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为一体,目的是不断提高特殊儿童身心发育水平。

2.2.2 教学方法具有随机性

由于特殊儿童不像正常儿童那样,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就能取得良好收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性非常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换自己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适应特殊儿童个别化差异,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能力发展为导向。

2.2.3 教学内容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特殊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自身学习态度的掌控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作出临时的调整,不能忽略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

2.2.4 教学过程具有灵活性

在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过程模式为主,不能一味追求结果模式。应做到适时地调整教学时间、适当地变换教学环境、灵活地处理一些教学环节的过渡和多方向引导特殊儿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地教育效果。

2.2.5 教学评价具有多层次性

在评价过程中,对待不同的特殊儿童要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尽量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公平。其中评价主要以表扬、鼓励、肯定为主,要多方面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由以上论述可以推断出,特殊儿童教育的五大特点体现了特殊儿童教育的特殊性所在,这样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既要以教师的身份存在,也要以研究者参与教学,只有做到边教育边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才能更可在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成效。由此可见,行动研究毋庸置疑便成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首选教育方法,这也是特殊儿童教育的大势所趋,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两者是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的。

3 行动研究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启示

3.1 行动研究是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因此在行动研究中要求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研究者,而特殊儿童教育的特殊性刚好契合这样的要求,所以行动研究在特殊儿童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予以行动研究足够的重视,让广大特殊儿童教育的学校和教师参与到行动研究中来,尽可能使行动研究方法的实效性得到最大适度的发挥。

3.2 行动研究可以更好地转换特殊儿童教师的角色

在普通学校的教育中,教师一般作为一名教学的参与者而存在,教师此时的身份仅仅是一名教师。而在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即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那么教师此时便是以教学参与者及教学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同时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既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也要做一名研究工作上有所获得,此时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教师,还是一名肩负重任的研究者。所以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师要更好地转换自身的角色,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任务,明白自身工作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灵活处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多样性,对儿童的评价尽可能多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想儿童所想,为儿童所为。

3.3 行动研究可以更直接地帮助特殊儿童取得进步

使用行动研究法,教师可以一边对特殊儿童实施教学,一边研究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更好、更直接、更有目的性地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随时作出修改,以便更好地为特殊儿童量身订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满足儿童的个别化需求。另外,由于行动研究法具有直接针对性、参与性、合作性、改进性和系统性五大特征,所以在特殊儿童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针对儿童的某一行为或某一缺陷提出最适用于儿童个体的独有方案,要求家长及社会的苟同参与与合作,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改进儿童的能力发展。

综上所述,行动研究对特殊儿童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正所谓"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行动研究法为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与空间,更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效果提供了确切而实用的保障。

[1]戴长和,许天英,陈振兴,周静.行动研究概述[J].教育科学研究,1995.

[2]张燕,邢利娅.学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朴永馨.特殊教育词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刘良华.行动研究:是什么和是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

[5]和学新.行动研究法简介[J].教育改革,1994.

[6]许家成.特殊教育领域中的行动研究-兼评全国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参赛论文[J].现代特殊教育,2008.

G40

A

1004-7344(2016)11-0035-02

2015-12-16

猜你喜欢
研究法研究者儿童
坚守与通融——《中国画学全史》传统史学研究法探微
国画家(2023年1期)2023-02-16 07:57:00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40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中华手工(2018年6期)2018-07-17 10:37:42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15期)2016-03-25 04:12:42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0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
在社会政策研究中使用生活史研究法:“第三部门”/公共部门跨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