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区经济增长对扶贫开发的带动性研究*

2016-07-18 08:12杨阿维图登克珠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牧区西藏区域

杨阿维,图登克珠

(1.西藏大学财经学院,拉萨 850000;2.西藏大学科研处,拉萨 850000)



·三农问题·

西藏农牧区经济增长对扶贫开发的带动性研究*

杨阿维1※,图登克珠2

(1.西藏大学财经学院,拉萨850000;2.西藏大学科研处,拉萨850000)

摘要贫困是困扰我国西藏农牧地区发展的一个长久以来的问题,虽然多年来我国西藏地区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目前贫困人口率仍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数。西藏农牧区是我国贫困面积最大的区域,且各地区之间发展状况相差较大,也给扶贫工作带来了许多难度。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增长与脱贫工作息息相关,经济增长对于脱贫工作的带动不仅仅在于增长速率,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项要素的组合利用状况,后者需要立足于当地的社会结构与区域特色,选择适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要求西藏农牧区根据县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对策。在农业优势区,适宜集中农业化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并以工带农,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在畜牧业集中区,要积极发挥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将牧民生产、企业带动及科技支撑结合起来,建立产、学、研、销一体化的畜牧业产业化模式;在特色资源区域,可以大力发展特色资源生产基地,建立全面有效的特色经济区域管理机制;在交通沿线区域与边境县,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地理优势。

关键词西藏农牧区贫困致因扶贫工作带动模式具体对策

贫困现象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在发展社会经济中所面临的严重困难与挑战,尤其是我国西藏农牧区,其贫困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西藏农牧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重要区域,其脱贫问题影响着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也影响着当地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多年来,西藏地区的扶贫工作虽然对当地贫困人口的减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都有着显著效果,但是与其它地区相比,西藏地区的贫困程度仍旧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对全国31个省7.4万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包括西藏在内的5个民族自治区与云贵青在内的少数民族集中地共有3 917万贫困人口,占8省区所有农村人口比重的26.5%,占全国农村扶贫对象的32%,高于全国平均贫困人口比例13.8%。其中西藏地区仍是我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密度最高的地区[1]。而多年扶贫工作的经验表明,西藏农牧区贫困状况的持续缓解,离不开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而西藏农牧区需要针对本区域特色,推行精准扶贫,才能更好发挥经济发展对扶贫工作的带动性作用。

1 西藏农牧区贫困状况与经济视角分析

1.1西藏农牧区贫困状况的分析

西藏地区的贫困标准在1994年以前与全国一致,1994年以后,考虑到当地居民基本温饱所需热量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区别,国家因此对当地贫困标准进行调整,将牧区人均年纯收入700元以下,农区人均年纯收入600元以下,半农半牧区年人均纯收入650元以下的群体作为贫困人群看待。2006年,西藏自治区发布了《西藏自治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以2005年为基础年,将牧民人均年收入在1 700元以下的群体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并将该自治区内200个乡镇纳入到重点扶贫范围中。2011年,该贫困线调整到2 300元。截止2013年,西藏农牧区贫困人口为7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8.8%,位居全国之首。而当年全国贫困人口为8 249万,贫困发生率为8.5%,西藏农牧区的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值整整高出20.3%[3]。

西藏地区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就被明确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其中日喀则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其次是山南地区,这2个区域的贫困人口加起来超过了西藏农牧区总贫困人口的一半。此外,所有农牧区中,林芝地区的贫困人口最少,仅占总贫困人口的4%左右[4]。

表1是“西藏县域贫困问题与扶贫模式研究”课题组在2011年对日喀则地区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调查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日喀则地区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2 300元的仅占所有人口的10.93%。

表1 日喀则地区家庭人均纯收入调查

1.2西藏农牧区贫困状况的经济视角分析

从经济视角看,宏观经济增长速率与方式将影响贫困的形成,经济发展状况下收入的分配、就业状况及消费结构等也将对贫困的形成产生影响。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陷阱理论说明了贫困地区存在一个低水平的循环怪圈,缪尔达尔 (Myrdal,1957)认为,由于初始禀赋,一些地区发展更快,另一些地区则发展相对落后,那么这种优势与劣势将会持续存在,形成一种“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cycle accumulation cause and effect law)[7],这被解释为低水平人均产出与资本存量的稳态。这种低水平稳态很难被打破。此种情况下,资本效应对于贫困地区的影响极其有限,而资本与劳动力的优势也会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靠拢,因此以往经济学中消除贫困的经济生产要素理论,特别是资本劳动,在解释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上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西藏农牧区“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以地区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储蓄额来进行界定。地区生产总值是直接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固定资产投资与人均储蓄额又是间接反映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因素,数据统计来源于2001~2014年西藏统计年鉴。

1.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978年西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75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8%;到2013年西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603 896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6% (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49 9万元),具体到西藏各区的情况见表2。

1.2.2固定资产投资

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29%,西藏地区为29.2%,这是2000年以后在固定资产投资上西藏地区首次超出全国平均比率。

表2 2013年西藏各区GDP与人均GDP排名

1.2.3人均储蓄额

以上数据表明,经济发展与贫困比率关系密切,而依据萨缪尔森的贫困分类,我国西藏农牧区的贫困类型仍旧属于老式贫困 (ancient powerty),总体上属于一种“稀缺中贫困”[10]。西藏农牧区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高寒农牧区,这些地方虽然贫困的形成原因各有具体差别,但是总体而言,其自然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是共性,也因此导致当地发展最基础的农牧业步履维艰,耕地产出贫乏且承载能力低下,这些都导致当地的农牧业发展水平始终处于较低程度,且难以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薄弱的基础设施,使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而当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牧民仅占总人口的43%,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3年,在全国处于倒数第一[11]。这导致了西藏农牧区劳动力素质的整体低下,劳动力数量实际不足。历史上,西藏地区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佛教带来的宗教宿命观念在当地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导致当地人口排斥先进的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其在脱贫问题上的被动情况较为严重,习惯于“等、要、靠”。

表3 全国2001~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 西藏农牧区经济增长带动扶贫工作的路径选择

针对西藏农牧区的贫困类型的脱贫战略在视角上虽然不局限于经济增长因素,但最终仍要以刺激经济增长为主线,以市场与非市场结合方式强化贫困人口的资本积累,而以人力素质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及加强社会保障等手段为辅。西藏农牧区的扶贫经验表明,西藏农牧民陷入贫困的主要外在原因是缺乏提升收入的主要产业与直接渠道,产业扶贫是当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12]。以往的扶贫工作往往注重物质、资金的直接投入,追求短期扶贫成果,而不重视当地农牧业的合理发展,缺乏长期脱贫战略的视角。这导致一些农牧民在短期内脱贫后,又很快返贫[13]。

表4 2014年全国部分省份人均存款排行

近年来,针对西藏农牧区这类老式贫困地区,亲贫式增长与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在发展经济学中被提出,并成为一些国家制定脱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亲贫式增长、包容性增长要求国家在制定脱贫战略时要以县域经济为基本对象,关注县域背景下部分质变对整体质变的影响,分析县域内经济增长的逻辑通道与实践路径,增长过程中经济主体的发展机会、区域流动、增收途径与就业机会等,站在微观层面对政府在当地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发展引导方向等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因此,西藏农牧区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要从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特点出发,注重长期脱贫战略的制定,着眼于当地的产业结构、市场经济环境及人力素养,制定长期的系统规划,特别是要注重精准扶贫的方式,使各项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具体来说,从经济因素的发展方面看,要通过对当地特色产业的带动发展,为农牧民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致富途径;通过推动中小企业在当地的落户发展,以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提升总体人力素质;从非经济因素的发展方面看,要通过经济发展加强信息、交通的建设,带动当地实现人力、产业的横向交流与对外交流,打破农牧区的内在封闭性,不仅加强农牧区内部彼此之间的互通,也加强其与外界的沟通。

如此,农牧区居民能够在脱贫致富方面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在扶持,并通过具体的发展机会对应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与自我能力。

3 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对扶贫工作的带动模式与具体途径

在2013年底,中央对此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其指导方针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西藏自治区政府在2014年的《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也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导方针,就要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要注重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特点与现状,因地制宜地构建不同的区域发展模式。

在西藏农牧区中,“一江两河”流域与东部“三江”流域是农业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该地的农业基础较好,交通相对发达,科技力量也较高,是西藏的精华地区,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因此,在该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的优势,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大力加强相关产业的培育。比如:利用丰富的原料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是该地区工业发展上的一大优势。目前,该地区的加工产品许多都是半成品或初级产品,其与市场的结合程度还不够高,未能较好地体现产业关联效益,产品的科技与技术含量也很不够。对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产业与种植结构的调整步伐,将粮油等种植调精、调优,对于区域特色作物如青稞、油菜等与名稀蔬菜花卉等大力发展做强;另一方面要在当地加强工业化与市场化的理念贯彻,以工业化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此外,也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与扶植鼓励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方式来完善产业模式,提高产业科技附加值。

西藏农牧区中分布着四大畜牧业区域,分别在藏北、藏南及藏东南地区。其中,藏北纯牧业区聚集了全区一半以上的牲畜量。四大畜牧区的生产稳定性较差,且到目前为止,其生产经营仍较为过分依赖自然环境,对于生态灾害抵御能力较差。与农区相比,牧区无论交通、能源、科技还是教育方面等,发展都较为滞后。因此,对畜牧区的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在于建立稳定的畜牧业投入增长机制,从而综合提高畜牧业的产出。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尊重农户的自主经营权,发挥农户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将农户的生产与企业的参与、科技的支撑结合起来,建立产、学、研、销一体化的畜牧业产业化模式,以科技力量与企业力量帮助牧民抗御生产风险。第二,要建立健全的市场流通体系。一方面,畜牧业的发展,要与国内外畜牧业市场的供求变化衔接,要能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畜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产品流通体系的完善,特别是要深化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加强畜产品的购销体系建设。第三,对于畜牧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要提供资金、防疫及土地等方面的支持与优惠,从而更好地促使畜产品的深化加工,最终走一条当地畜产品的“名牌战略”。

西藏农牧区也存在一些特色资源区域,如阿里、那曲地区出产绒山羊,其山羊绒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精纺原料,素有“软黄金”的美誉;林芝、米林县等出产西藏特有的香猪与香鸡,受到广泛喜爱等。对于这些具有特色资源的区域,发展特色经济将能极大带动当地扶贫工作的发展。对此,就要建立全面有效的特色经济区域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大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投入,由于当地的特色资源往往是单一产业,所以与农业大区相比,其基础设施往往薄弱不足,因此首先要保障交通基础设施与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该地区要争取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将所在区域建立成青藏高原的特色资源产品基地,也借此吸引更多外来资金的投入;最后,当地应充分利用国内与国际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调配作用,以引导当地特色产业的建构,使产业建构符合市场需要,从而推动当地特色产业的深加工与高附加值。

除以上的农业大区、畜牧业大区及特色资源区域外,西藏农牧区的一些地区属于铁路沿线区域,包括了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镇、拉萨等22个地方。这些地方由于属于铁路沿线区,所以相对人口较为集中,基础设施较好,是未来周边区域发展的核心地区。因此,现阶段应当对这些地区进行长远战略规划,发挥其作为交通运输通道与区域货物集散地的优势。另外一些区域,则处于西藏农牧区的边缘地带,也即边境县。这些区域一方面存在政治与社会治安上的不稳定,是国内外分裂分子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却在对外经济、发展边境贸易及边境旅游上有很大优势。对于这些地方,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为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措施。其次,亚东仁青冈边贸市场与亚东口岸的边境开放工作也要积极推进,从而推动我国与周边四国的交流合作。此外,该地区由于区域复杂性,国家的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很有必要,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也是政治与区域战略安全的必然。因此,该地区要利用国家现有政策积极向国家寻求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从而更好地兴边富民。

参考文献

[1]徐爱燕,李怀建,易啊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探讨——以西藏为例.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9)∶13~1

[2]李继刚.西藏农牧区扶贫攻坚的思考——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6)∶12~14

[3]刘洪军,陈柳钦.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跨越贫困陷阱的道路的思考.经济科学,2001,(4)∶12~16

[4]郭佩霞.经济社会学视野∶“少数民族贫困”的研究方法与重心建构.贵州社会科学.2008(9)∶34~36

[5]杨红卫.论西藏农牧区的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西藏大学学报,2010,(9)∶48~50

[6]刘北桦,詹玲.当前农业扶贫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5)∶67~69

[7]次顿.西藏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05

[8]高帆.新农村建设∶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析.当代经济科学,2007,1(4)∶48~50

[9]明拥军,陈彤.新疆贫困地区科技扶贫理论与实践的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5(2)∶25~28

[10] 西藏自治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两藏自治区特色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2006~2010年),2006

[11] 张献玲.关于西藏农牧区发展途径的几点思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5)∶35~38

[12] 葛全胜,方创琳,张宪洲,等.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创新对策.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5)∶48~50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POVERTY ALLEVIATIONOF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TIBET

Yang Awei1,※,Tubdan Khadub2
(1.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Tibet University,Lhasa 850000,China;2.S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bet University,Lhasa 850000,China)

AbstractPoverty is a serious challenge in China's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hampered agricultu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ffect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western region,especially i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Tibet.Poverty of local areas is still very serious mainly due to three reasons∶the natural environment,social factor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Tibet is unique,cultural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closed,and economic situation is relatively backward.Poverty alleviation i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Tibet is lack of direct channels,investment funds and high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it should coordinate planning,analyze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utual inte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rowth,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Tibet to the poverty alleviation.Meanwhile,it should tak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leading force to 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 necessary condition,raise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local people to seize market opportunities,and build the concept of modern market.

Keywords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Tibet;the cause of poverty;poverty alleviation;promotion mode;specif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04.8;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21[2016]01-0155-05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125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杨阿维 (1984—),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西藏经济研究。Email:yaw.123@163.com

*资助项目:2014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西藏农牧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研究”(14BJY005);2015年度西藏大学珠峰学者计划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农牧区西藏区域
都是西藏的“错”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分割区域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神奇瑰丽的西藏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一个人的西藏
区域发展篇
西藏:存在与虚无
内蒙古包头地区(城市、农牧区)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