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记者 陈玉兰
是遗产,更是财富
文丨 记者 陈玉兰
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工业化奠基时代渐渐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三线建设已成为距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三线建设还形成了“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三线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必需的正能量,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岁月渐行渐远,三线建设那段历史已逐渐融入了苍茫的历史之中。然而,它所留下的影响仍在发酵。
对此,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评价道: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没有当初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大西南、大西北的工业基础。
半个世纪前,无数儿女,响应祖国的号召,远离故土,从繁华的大城市,怀着满腔的热情和一颗炽热的心,来到“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黔北,结集在乌江之畔、娄山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忆那段历史,遵义老一辈建设者朱世德对“蒙蒙细雨湿黔岭,重峦叠嶂路难行。党发号召建三线,荒野扎营豪气升”日子记忆犹新。想当年,建设者们住草棚、干打垒,喝雨水,条件异常艰苦,但他们自豪的是,突破重重难关,筑起了通天的跑道。
遵义三线建设的成功既在于各方支援、通力协作,还在于有一支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科研、生产队伍。
林泉电机厂的李世安,在多年的拼博进取中参与设计了十数个项目,以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然而他自己由于忘我工作却积劳成疾,在住院单和去靶场试验“通知书”面前,他隐瞒了病情,忍受着癌症晚期的痛苦带队出征,一直坚持到试验成功,自己却含笑九泉,英年早逝。
302研究所的女工程师朱伟,因忙于某型号机动发射车的实验,中午在厂里没能回家、幼小的女儿跑到山坡上看妈妈,不幸从坡上滚落到桃溪河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朱伟抱着再也不会喊妈妈的孩子时,巨大的悲痛使她昏了过去。可当她醒来想到工作,依然忍悲含泪走上了实验台。
梅岭化工厂的陈敦祥,在我国1964年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目录里,就可以找到他的名字。为了航天电源,他如痴如醉,经常在实验室里一泡就是几天几夜。
……
三线建设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时代楷模,他们的事迹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和年度记忆。他们的精神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激励力量。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荒煤曾动情写下一段话:三线人的光辉形象时时清晰浮现在我眼前。他们是点燃我灵魂的一簇圣火。世上没有什么比一个民族灵魂的燃烧更壮观更有深远意义、更具美好的力量,那就是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三线人那种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比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簇点燃民族灵魂的圣火,从来没有熄灭过,如今燃烧得越来越辉煌了。
踏着历史足迹,穿越时光隧道,我们仿佛看到三线建设者们怀着“祖国要我守边卡,打起背包就出发”的爱国情怀、强国精神,听从祖国召唤,义无反顾奔赴西部的丛丛身影,远离故土亲人,从四面八方奔赴荒山野岭、戈壁沙漠等艰苦环境,扎根,为了国家的强大而不畏艰险、坚忍不拔、艰辛创业,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三线精神,和同时代广泛宣传的大庆精神,堪称当时我国工业建设一南一北的两面旗帜。然而,由于当时三线建设国防保密等原因,这面精神旗帜却鲜为人知。
拂去岁月的尘埃,这座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座精神丰碑,依然光芒闪耀。遵义文化学者曾祥铣先生说,三线精神是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获取的精神财富,是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引擎。它仍持续影响着西部大开发,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为加速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遵义市大力倡导、继承并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精神”,为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遵义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在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艰苦创业、敢打硬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文化”。
三线精神、三线文化,因其独特的时代内涵,历久弥新。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浩荡的历史长河里,三线文化、三线精神永远是一簇荡气回肠的激流。
近年,三线建设遗产日益受到各地的重视,关于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正在全面推进。三线建设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推进。2014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在北京成立。在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和研究中,学者强调应特别重视精神遗产的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武力撰文认为,从史学的功能和文化传承来看,应以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增进正能量、提高中国软实力为目的。
2015年1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三线建设研究院,这是省级学术研究机构成立的第一家专门研究三线建设史的科研机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表示,三线建设是贵州经济的增长点,是贵州文化和贵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精神与长征精神一样都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可喜的是,贵州已经把三线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列入全省“十三五”规划中。
对遵义三线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遵义人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努力。作为三线建设重要企业下属企业的长征产投公司,作出了大手笔,着力打造1964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对遵义的三线文化进行发掘、保护和传承,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荒废的厂房焕发新的活力,正是1964文化创意园诞生的初衷。
由于遵义大力实施退城进园,长征电器集团原有的厂房大多被作为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起了一幢幢高楼。将老厂房开发房地产,一下子就可以获得可观的资金,可是,从内心的情感出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长征人,渴望能保留下一片当年的厂房和记忆。
如何保留?从国际上来看,在保留工业遗址的前提下进行新的开发和利用有着不少的先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的曼彻斯特工业城市……都是将原有的工业厂房改造成为新的商业区、文化创意区成功的例子。从国内来看,北京的798工厂,被艺术家改造成为了艺术创作区、文化交流区、休闲旅游区;上海的M50、红坊、国际时尚中心、1933等文化创意旅游项目,都是利用原来老厂房改造而来。
这些现象启发了长征人,遵义也需要发展文化创意、艺术交流,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于是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要保留三线记忆、三线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工业遗产的潜力,助推遵义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长征电器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的建议下,2013年元月市政协委员罗德生联合50多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拟定了提案,希望保护三线文化、建立三线文化创意园。
这一提案引起了遵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帮助,排忧解难;市政府、市政协为此专门组队到上海、成都等地进行考察,并于2014年6月19日正式明确建设三线文化创意园,而项目的名称最后敲定为“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对三线建设的纪念铭记其中。
“1964文化创意园不仅仅有三线建设的记忆,也有创意产业、时尚产业、休闲产业。”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入1964文化创意园区,那些具有鲜明创意文化、时尚感受的项目才会成为我们招商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在长远,在于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创意、时尚、休闲、怀旧的城市新地标。
1964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汇川区西安路、温州路与南宁路交汇处,这里原是三线企业——长征十二厂旧址,红砖砌成的厂房高大整齐,让人不禁穿越时空,回到那激情燃烧的三线时代。这一难得的三线工业遗产,被1964文化创意产业园充分利用起来了,原来的老厂房,保留其外观不变,园区内规划建设三线文化展示区、文化创意区、旅游休闲区、艺术广场区等。1964文化创意园,于2014年6月被列入全市八大旅游文化精品工程项目。1964文化创意园的建设被定位为“遵义市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弘扬三线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心城区重要的文化地标”。人们对它充满期待。
城市发展需要留下记忆,1964文化创意园无疑会让人们记住三线建设曾为遵义带来的巨变。
传承三线文化的还有遵义师范学院教授王佳翠。在她的影响下,多名学生走进师院后就开始关注三线建设历史,甚至把三线命题作为毕业论文进行准备。六盘水籍学生陶光华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从师从王老师,才开始了解家乡六盘水和三线建设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的今天,昔日西南煤都六盘水曾经为新中国工业进程发展作出较大贡献,身为一名六盘水人,深感骄傲和自豪。不朽的三线精神,感人至深,激励自己搞好学业,有朝一日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年轻的00后,俨然已成为传承三线文化的接力者。
身为老三线人,已近80高龄的八五厂原计划生产处负责人高言常,谈及三线建设,原本情绪平和的他顿时激动起来。高老是《八五春秋》的主编,伴随八五厂在遵义兴建发展衰落的历史,高老也走过了自己近40年的八五春秋,浓烈的三线情结伴随他的一生。“如今关注三线的人多起来了,这是对默默无闻奋斗一生的三线人的肯定,这是对三线建设历史的一种‘精神朝圣’。因此我感到无比欣慰。”
地处深山的5707厂,是负责修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三线企业,由于特殊的保密性,5707鲜为人知。得知1964文化创意园要征集5707的相关资料,5707厂领导十分欣慰激动,积极委派相关人员,配合征集人员,对三线历史文化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重视。该厂宣传部负责人说,让身处深山的神秘三线企业,撩开神秘面纱,让世人去了解它的峥嵘岁月和不凡贡献,让三线精神得以广泛宣传、弘扬,那是我们三线人的荣光。
毋庸讳言,三线企业搬迁以后,不少原来的遗址也陷于封闭和荒废之中。如何利用这笔丰富的工业遗产,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挖掘的。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正能量探索,在遵义创造了不朽的工业传奇。同时,也铸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堪称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三线建设所留下来的遗产,正期待着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