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的荣耀与遵义的自豪

2016-07-18 11:31文丨
遵义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

文丨 记者 龚 琴

“三线”的荣耀与遵义的自豪

文丨 记者 龚 琴

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一个蒸汽机车头吸引市民参观、拍照。

曾几何时,呼啸而来的火车,承载着遵义这座红色城市的几多记忆、几多光荣与梦想。

2016年5月7日,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开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此参观、怀念。

三线建设不仅从未淡出遵义人的记忆与目光,还以一种强硬且柔软的姿势闯入遵义人的视野。

时光回溯到1964年。

正是从那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三线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军工企业建设,历时17年,总投资额几乎占了国家投资的三分之一。

贵州是三线建设重点省份之一,而遵义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也承担了大量的三线建设任务。超过8万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们,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背起行囊,告别亲人,跋山涉水,来到遵义的城市、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肩挑背驮,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在遵义建起了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和科研单位,它们共同构成了遵义的“三线厂”。

由于历史的原因,三线建设曾经是个神秘的字眼,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见诸报端,如今也鲜为人所知。当人们畅想未来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回首往事。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过往,每一个当下也都有着过往的影子。容颜会老去,记忆会褪色,但谁也不能抹灭曾经的存在。对于三线人来说,那是一段回不去的时光,是他们的青春岁月,对于遵义这座城市而言,那是过去的荣耀,也是当下的自豪。

尽管三线建设涉及到13个省区,但被群山环绕,自古以来就交通不便的贵州,才是较为理想和重要的大后方;而黔北重镇遵义更因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成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地点之一。从地理上讲,遵义地处大娄山腹地,整座城山地面积接近七成。从历史上讲,抗战时期,遵义就是大后方,长征时期在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更是力挽狂澜,不少国家领导人对遵义有着特殊的感情。遵义具有的历史地理优势,深深地吸引了决策者的目光。于是乎,遵义成为三线建设的主战场。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第一、第三、第四、第七机械工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部及高等教育部、卫生部、商业部等,组织勘查小组到遵义实地勘查后一致认为,遵义不但具有建成战略后方的条件和进行大规模三线建设的基础,而且符合中央所确定的“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是建设战略后方的较为理想的地方。最后,经国务院批准,在遵义地区原遵义市、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赤水县建设061基地、长征电器基地和隶属011基地的天义电工厂、隶属083基地的新南风无线电厂、东风机械厂,中国人民解放军5707厂、赤水天然气化肥厂以及遵义医学院,油料配备库,战备物资储备库、乌江渡水电站、川黔铁路等重点建设项目。

为确保三线建设尽快上马,遵义专署和遵义市、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政府迅速组建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对辖区内因三年自然灾害影响而停缓建项目、关闭的厂房、闲置的学校和可以利用的楼堂馆所等建筑物,以及可以利用的闲置土地等进行登记造册,供三线建设单位选用。同时,征拨土地1万余亩,划拨借用民房5.6万平方米,用于三线重点项目建设。随着重点建设项目的展开,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沈阳、大连等地的筹建人员和河北、四川、上海、福建等省(市)及贵阳等地的勘测、设计、施工队伍2万余人,成建制开赴遵义,投入建设之中。遵义地区各县(市)政府抽调数万民工帮助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开采山石、烧石灰、砖瓦,筑路修桥、架设电线、铺设水管、平整场地;调集牛马板车、人力车1000余辆,运输建筑材料、生活物资;组织物资、粮食、商业、邮政场、保障各类建设物资、粮油、副食品和日用品供应及通信畅通;安排近郊农村种植蔬菜、发展养殖业和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业,为三线建设提供后勤保障。一场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在黔北大地就此拉开了帷幕。

遵义,自古交通不便。这一困境严重制约着遵义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三线建设也极大地改善了遵义的交通状况。

因为大连医学院的南迁,遵义少了一条环城北路,多了一条大连路。原遵义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谢龙驹清楚地记得,当时大连医学院南迁主要有南北两路。北路从大连坐火车、一路经沈阳、郑州、西安、成都到遵义。南路从大连坐船到上海、再从上海坐火车到杭州、南昌、桂林、柳州、贵阳进遵义。无论南路还是北路都需要四五天的时间。1969年5月13日,他第一次踏上了遵义的土地。遵义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就像北方的小县城,大连路也只是一条泥水路,一下雨连下脚处都没有,两边基本全是农田,一路也没有市场,如果要买菜,得走到茅草铺才有菜市。随着医学院在此落户,大连路也逐渐成为了遵义最为繁忙和热闹的一条街道之一。

上海路是现今遵义市的一条城市主干道,最初叫青年路,是1958年大跃进时代修建的一条泥结碎石路。1965年2月,长征电器公司第一批先遣人员到达遵义,来到了还是一片荒芜的青年路,在这里规划设计、平整场地、修建厂房、开辟道路,开始了长征电器公司的征程。1986年,随着凤凰山麓长征电器公司这片新兴工业街区的建成,几易其名的青年名正式更名为上海路。

在20世纪60年代,“要准备打仗”、“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旋律。梅岭厂也在宿舍的后山上,挖了防空洞。当时,遵义市为了备战,也规划了几条备战公路,其中一条从原运输公司(现澳门路口处)经梅岭厂后门到红军山,也就是现在的红梅路。如今,这条备战公路也成为了遵义人民的休闲之路、锻炼之路。

三线建设使交通道路得以改善。1964年9月,国家把川黔铁路列为三线建设重点工程、恢复施工,于1965年10月1日建成交付使用。为满足三线建设重点企业和全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的需要、先后沿川黔线建成专用铁道和铁路专用线18条,线路总长44.5千米。与此同时、拓宽改造和新建各类公路34条922余千米。为配合、支持三线建设,还专门为061基地设置了“凯山”邮电局。新建新舟飞机场,整治和开辟航道各1条、重要码头6个及市区人防工程等设施。不仅满足了当时三线建设重点企业和全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调配、运输以及战备工作的需要,而且为后来遵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遵义三线建设陈列馆展品(潘义军/摄)

繁忙的医生、护士来回穿梭,消瘦的病人穿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服装端坐在诊室门口的木质长椅上……这是不少三线职工医院中常见的一幕场景。

三线建设不只是促进了遵义地方经济,也为遵义医药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春天。上世纪60年代的遵义,缺医少药的现象十分严重,民间巫医盛行。

在653厂退休医生毛朝敏的记忆中。在653厂职工医院修建之前,附近的村民因为缺医少药,路途遥远,生病了基本不去正规医院医治。因为没有基本的医疗常识,一些妇女认为生孩子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因难产而死的故事更是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直到职工医院的出现才有了明显的好转。

大连医学院的南迁更是为注入了活力和希望。1965年,国务院安排教育部、卫生部将辽宁省大连医学院内迁遵义。1966年春节刚过,长城之外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连医学院派出了南迁先遣队30余人,来到春意盎然的遵义,在火车站附近租下一间小旅社,挂出了“遵义医学院筹备处”的牌子开始办公。也是从这时开始,遵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开始大跨步前进。1969年5月,更名遵义医学院,填补了遵义地区无本科院校的历史空白。10月,为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遵义医学院组织医生、护士、学生和教工,成立多支“毛泽东思想巡回医疗小分队”,分别到遵义、铜仁、毕节、安顺、黔南的乡村开展巡回医疗,这些巡回医疗小分队为患者带去了治愈的希望。

1969年7月20日,遵医附院门诊开始接待患者。当时医务人员严重缺乏,连教授都要上阵给病人打针换药。时至今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集医疗、预防、医学教育及医学科研为一体,成为遵义地区乃至贵州省诊疗科室齐全、设施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因为历史原因,不少三线企业自然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城镇和小社会。它不仅有着工厂属下的多所职工医院和子弟学校,还有着自己管辖的招待所,商店,煤店,粮店和菜店……三线建设期间,内迁入遵的企业根据“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原则,在生产厂房建设竣工并投入生产的基础上,先后修建了三四一七、三四二七医院、航天医院和企业职工医院及技工学校、子弟学校、幼儿园等,不仅解决了职工就医,子女入学(入职)、就业等问题,同时解决了企业驻地周边城镇、农村居民“就医难”和子女“入学难”“就业难”等问题,商店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但这些学校、医院,直到今天都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遵义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到1978年基本结束。规模之大,时间之久,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遵义建设史上是空前的,对遵义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65年至1978年,国家在遵义投入三线建设资金20余亿元,占全省同期工业建设总投资的近二分之一。重点新建国防7项,中央、省、地和市级投资的民用重点项目建设24项。

三线建设点亮了遵义现代工业之光,1978年与1964年相比较,遵义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8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16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提高14.3个和4.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比重提高15.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提高66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支出分别增长1.86倍、3.66倍;通过三线建设,遵义从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

通过三线建设,大批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医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一批先进设备设施入驻遵义,使遵义的科研结构、科技队伍素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地区科技力量得以不断壮大,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一路走来,三线企业收获了无数荣光:

061基地某种型号航天产品的研制,承担30多种飞行器和卫星的配套研制任务和多项以型号发展为背景的重点单项预研任务,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及国防科工委的表彰;

遵义化工厂的高纯度针状高锰酸钾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产品享誉国内外;

遵义钛厂研制的符合日本M-10金属硅标准的特级硅,填补了国内空白;

遵义碱厂与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的高效低毒农药“杀虫双”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遵义铁合金厂和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氧气顶吹转炉炼制中低碳锰铁》获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梅岭电源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的运载火箭配套电源;

长征电器成为“遵义第一股”;

……

历史总会被翻过去,但新的历史是在过去的历史的延伸与继续。三线建设点亮了遵义现代工业文明之光,开启了遵义通江达海开放互联的通途,传承了遵义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薪火”。

时代不断向前,陌生又熟悉。对过去的建设和努力充满敬意,对今天的城市化进程充满理解。曾经的繁华荣耀,随着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

随着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的盛大开园,我们看见了逝去的岁月,那些曾经的荣耀与自豪化为今天的淡然与从容。我们不是要怀旧,我们只是要记得。关于这座城市,关于那段岁月,那些远去的昔日荣光,这个时代的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医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遵义医学院学报》编委会成员名单
南京市口腔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