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雪峰
恰同学少年
文—邹雪峰
前段时间收到同学短信,说要搞一次同学聚会,因有公事在身无法赶回,只好遗憾地报以歉意。谁知公事顺利得以提前回京,心情激动不已,赶紧联系同学,同学告之地点,并通知聚会的形式要改革一下,不再围桌吃饭、胡吃海喝,而是搞成“轰趴”的形式。“轰趴”是什么?上网一查,原来是英文“home party”的音译。对着电脑笑笑自己的落伍,但对同学的用心表示极大的钦佩。
到了聚会的地方,大家正投入地看一段当年的录像。在看的过程中,笑声、调侃声、叫骂声此起彼伏,看完后,大家更多的是唏嘘感叹。曾经流行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每一次听到,都会让人禁不住自问: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想想当年的大学时光,虽已过去近20年,却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那4年是那样清楚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时间去哪儿了其实并不是根本的问题,因为时间是个载体,你不管它,它依然会“逝者如斯夫”。但时间用来做什么却十分重要,如果你虚度光阴,你当然说不清楚它去哪儿了;如果你用它来交了有意义的朋友、做了有意义的事、处了有意义的感情,你永远都不要害怕它去哪儿了。它会永远藏在你心里的一个角落,一有合适的机会,就像同学聚会似的,猛然间跳出来,甚至你都来不及咋舌和惊讶。
同学们有的依然在从事本行,有的已经改行到其他方向,有的风声水起,有的平淡无奇。回忆毕业时,谁不是“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那时的我们经过大学的学习,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都希望一展身手,有所作为。十几年过去,境遇迥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我们是否会经常忽略,那就是在这十几年里,你生命的厚度和韧度有变化吗?有增加吗?说到底,与其跟那些先辈们在生命的长度上比高低,不如去掂量一下我们自己生命的韧度和厚度,如果想明白了,那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分界线也就很清晰了。
责任编辑 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