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神经生理学疗法与高压氧联合治疗颅脑损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周斌
目的 探讨神经生理学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颅脑损伤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及生活能力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神经生理学疗法治疗,治疗时间为90 d。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使用Barthel评分)。结果 经3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使用Barthel评分,并按照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自理能力的恢复程度)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χ2=12.134 8(自由度υ=2),查表得P<0.005,表示两组治疗前后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生理学疗法结合高压氧能够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所致肢体功能障碍,宜在发病后早期进行。
神经生理学疗法;高压氧;颅脑损伤综合征;肢体功能障碍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也逐步升高,而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高处坠落、失足跌倒则成为产生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颅脑损伤不仅仅死亡率高,其致残率也高。残疾的种类有多种,有肢体障碍,也有精神心理障碍。还有的颅脑损伤患者伤后长期不活动导致关节挛缩畸形、褥疮、肌肉无力等症状,造成二次致残[1]。各种的残疾均会直接影响伤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脑外伤的康复治疗技术也逐渐完善起来。现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治疗颅脑损伤所致肢体功能障碍,并观察疗效。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10—2016-03住院的颅脑损伤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92例,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和辅助检查,诊断明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人,其中治疗组男32例,女14例;对照组男34例,女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有可比性。选择标准为: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为首次发病,并存在偏瘫、共济失调等肢体功能障碍、平衡障碍、步态不稳者。②颅内压持续24 h稳定在正常水平,无高颅压表现(恶心、喷射样呕吐、视物模糊等)。③Barthel评分:21~40分。④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7分,无严重交流障碍、意识障碍者。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肺疾患者。②存在严重精神心理症状。③不愿意合作者。④有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的其他疾病患者。⑤高压氧禁忌者,如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结核、中耳炎等。
所有入选患者均需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表示愿意参与该研究治疗。本次试验已经过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以肢体无力、生活不能自理为主诉,表现为偏瘫、四肢无力、单肢无力、行走困难、平衡功能差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药物治疗、良肢位摆放、定时翻身、生活能力训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24 h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及神经生理学疗法治疗。
1.3.1 高压氧治疗 压力0.2 MPa(2ATA)下戴面罩吸纯氧,30 min 2次,中间吸空气10 min,加压20 min,减压30 min,舱内总时间120 min,1次/d,一般治疗20 d。一疗程结束后,休息10 d后可进行下一疗程高压氧治疗,可连续进行2~3个疗程高压氧治疗。
1.3.2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24 h后给予各个大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及适当肢体牵张,防止关节挛缩。生命体征稳定1~2周后,利用神经生理学疗法着重对运动功能障碍、平衡能力、步态训练进行康复。
具体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给予神经生理学疗法治疗(主要使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和Rood疗法)、肢体牵张治疗、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治疗。①对于肌张力相对偏低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和Rood疗法。用PNF的治疗手法行神经肌肉促通治疗,以缓慢被动引导和节律启动的方法,以促进运动功能启动,提高肌力,增加运动的稳定性,45 min/次,2次/d,上下午各1次,10次/周,4周为1个疗程[2]。用Rood治疗方法促进运动感觉的恢复,用冰水混合物(约0℃)和温水(约30℃)交替浸泡四肢末梢,每1~2 min交替1次,并用软毛刷沿神经传递的方向刺激四肢末梢神经,早晚各一次,30~40 min/次,14次/周,4周为一疗程。②对于肌张力相对偏高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和牵张治疗,降低肌张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用PNF的治疗手法行神经肌肉促通治疗,以节律稳定和缓慢增加阻力的方法,提高控制力,但要避免快速牵张,45 min/次,2次/d,上下午各1次,10次/周,4周为1个疗程[2]。对大关节的各个活动方向进行牵张治疗,降低肌张力,防止关节的挛缩。③在提高肢体功能恢复的同时,进行生活能力训练,逐步进行翻身、爬行、跪行、坐起、由坐到站、站起和行走等基本日常活动训练,45 min/次,2次/d,上下午各1次,10次/周,4周为1个疗程。④对于患者肢体肌力达到Ⅲ级以上者,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治疗,以加大阻力和离心收缩训练为主,提高肌力和控制能力,逐步完成日常精细动作训练,达到自理。⑤对弛缓期患者强调正确的姿势,被动活动和主动-被动活动、翻身、侧卧位→坐位训练;痉挛期强调痉挛肌的放松练习,抗痉挛手法和非痉挛肌肌力练习及诱导分离运动训练。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生活能力训练贯穿其中,其训练强度由易到难,鼓励患者尽早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使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保持一定信心。逐步掌握基本生活能力,如自己进食、穿脱衣服、洗漱、如厕等。⑦平衡训练及步态训练,首先进行电动起立床的体位适应性训练,2次/d,上下午各1次;同时逐步进行坐位平衡、立位平衡的功能训练;最后进行平衡杠间步行训练、平地步行训练及上下楼梯的训练,逐步提升运动功能。
1.4 疗效标准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3个月结束后进行复查。将患者症状进行分析,并将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分为以下3组进行比较。①显效:Barthel评分大于60分。②有效:Barthel评分41~60分。③无效:Barthel评分21~40分[3]。
1.5 统计学意义 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自理能力的评分,分别计算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按照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分组,统计各组人数,量表采用χ2检验。
2.1 两组疗效比较(表1)
表1 两组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n)
2.2 不良反应 有1名患者因左侧跟腱挛缩,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多因外伤后脑血管及脑组织的机械性损伤,而引起永久性或暂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往往遗留有肢体功能障碍和平衡步态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高压氧治疗通过高于大气压方式给颅脑损伤患者吸氧,提高脑组织氧代谢率,减少脑组织乳酸盐含量,有效提高血氧弥散率和增加组织内氧有效弥散距离,改善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减轻钙超载。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能够改善脑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对颅脑损伤患者具有康复治疗的作用[4]。
神经生理学疗法是一类改善脑组织病损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技术,是依据神经系统正常生理机能及发育过程,即由头到脚、由近端至远端的发育过程,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逐步学会如何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方法。神经生理学疗法则着眼于神经功能的重建,通过抑制异常运动模式,调节肌张力、平衡、协调步态及各关节功能,提高全身运动水平。
脑损伤康复治疗的主要机制是利用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对机体进行再学习和再适应的康复训练,从而促进脑损伤后机体功能的改善和功能水平的提高[5]。
在本次治疗3个月后,经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评定、分析和统计,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因此,神经生理学疗法治疗结合高压氧在早期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有明显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1]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08.
[2]霍明,秋山纯和.康复治疗技术——神经肌肉促通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8,51-91.
[3]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32-434.
[4]曾年菊,姚兴发,李灿.中国基层医药[J].2015,23(22):3549.
[5]Itoh T,Imano M,Nishida S,et al.Exercise increases neural stem cell proliferationg surrounding the area of damage following rat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Neural Trasm,2011,118(2):193-202.
2016-06-22)
1005-619X(2016)12-1252-02
10.13517/j.cnki.ccm.2016.12.008
045000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