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给粉机出粉不均的原因分析及处置措施

2016-07-18 10:33杨守华冯仁海
发电技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处置

杨守华,冯仁海

(十里泉电厂,山东枣庄277103)



燃煤电厂给粉机出粉不均的原因分析及处置措施

杨守华,冯仁海

(十里泉电厂,山东枣庄277103)

摘要:针对十里泉发电厂#5锅炉因给粉机出粉不均,严重影响机组机安全经济运行和正常接带负荷的问题,通过对该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系统设备和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并结合现场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使该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关键词:给粉机; 出粉不均; 处置

0 引言

十里泉发电厂#5锅炉为上海锅炉厂制造SG—400/13.73-M413型,为单汽包自然循环,具有中间再热、悬吊全露天储仓式煤粉锅炉,于2014年5月完成低氮燃烧改造,汽轮机组实现高背压、双低压转子互换,高背压循环水供热。该锅炉为四角切圆燃烧,共设置有16台叶轮式给粉机,分4层布置,为配合低氮燃烧改造,将原燃烧器改造为水平浓度分离型,实现分级燃烧。配置两套制粉系统,为中间储仓、乏气送粉,每套配置一台低速钢球磨煤机和一台离心式排粉机。

1 给粉机出粉不均的现象及影响

1.1给粉机出粉不均的主要表征

自2015年5月以来,#5炉的部分给粉机先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出粉不均现象,出现出粉不均的给粉机主要集中在丙3、丁3和丁4三台粉机,其中丙3给粉机的一次风由甲排粉机供给,丁3和丁4给粉机的一次风由乙排粉机供给。

当给粉机出现出粉不均时,在排粉机出口风压、给粉机转速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一次风压较其它下粉正常的给粉机(如丁2)波动较大,且不出粉时一次风压比正常出粉时一次风压降低约410Pa左右,出粉正常时给粉机的一次风压变化不大,该变化是因给粉机转速或排粉机出口风压发生变化影响所致。(如图1所示)。

若将排粉机出口风压自动控制解除,给粉机间断出粉,会导致排粉机出口风压产生较大波动。当锅炉主汽压力控制方式为“自动”时,即依靠调节给粉机转速来实现跟踪主蒸汽压力设定值时,给粉机间断出粉会造成投自动的给粉机转速波动大,使主蒸汽压力、汽温及炉膛负压等运行参数会随之出现大幅波动现象,在较短的时间内主汽温度会从额定汽温545℃降低至506℃,波动达42℃;炉膛负压上下波动达203Pa,主汽压力波动1.42MPa。(如图2所示)

就地观察出粉不均给粉机其对应的燃烧器出口,煤粉气流浓度、着火点位置及出口处的烟温变化大。当给粉机不出粉或出粉较少时,燃烧器出口处的煤粉气流浓度明显降低,使着火推迟、烟温降低,当再次出粉时,又恢复正常,且频繁重复出现。

1.2给粉机出粉不均造成的主要影响分析

因部分给粉机出粉不均,会导致“自动”方式的给粉机转速、机组的主汽压力、主再热汽温等参数出现大幅波动现象,给锅炉的稳定燃烧和经济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当给粉机转速快速升高接近其最高转速(临界转速)时,会使给粉机出粉量大量减少,而影响煤粉气流着火迟延、甚至出现脱火现象,严重时可能造成炉膛灭火。主再热汽温的大幅波动,会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同时,主汽压力的变化,还会影响汽包水位的大幅波动,若给水“自动”控制性能不良,就会导致因汽包水位异常触发锅炉MFT保护动作。

若多台给粉机同时出现下粉不均,该异常出现叠加时,会使以上影响结果进一步加剧,在机组稳定运行的可靠性大幅降低的同时,还会使机组的接带负荷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在部分时间段,机组被迫偏离调度给定的负荷计划曲线运行。

因送风机无法实现“自动”调节,当给粉机不出粉或出粉较少时,送风量调整不及时导致氧量升高且频繁波动,造成脱硝系统入口NOx浓度升高,为确保机组烟气能够达标排放,就需要增加脱硝系统的喷氨量。

2 给粉机出现出粉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处置

针对#5锅炉部分给粉机出粉不均的问题,主要从系统设备、运行方式及入炉煤质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2.1系统设备影响

可能影响给粉机出粉不均的主要设备有给粉机、煤粉汇合器和煤粉仓等。

(1)一次风管中煤粉汇合器因运行长时间,其中的隔板冲刷磨损严重,会出现密封效果变差,使一次风通过缺失的隔板空间经下粉管道反串至给粉机下部,阻止煤粉的正常向下流动,导致给煤机出现出粉不均。

针对以上原因,组织对存在该异常现象给粉机的煤粉汇合器进行割管检查,结果发现丙3给粉机的煤粉汇合器上隔板靠近左侧和下隔板的迎风面磨损严重,使上下隔板之间密封隙变大,密封效果较差(如图3所示)。当打开给粉机下部的检查孔检查时,发现一次风通过该处向外喷出的风量较大,也进一步证实该煤粉汇合器密封效果变差,于是对该煤粉汇合器进行了同类型更换,通过对其它煤粉汇合器检查未见异常。

(2)给粉机的叶轮、转向及其上部的下粉插板开度等,均会对给粉机的正常出粉产生影响。给粉机叶轮、拨板的磨损或断裂,会影响煤粉的正常输送;因给粉机上部的拨板带有约30°的倾角,若转速不正确,即使在相同的转速下也会影响给粉机的下粉量;给粉机上部的下粉插板实际开度过小,同样影响给粉机的下粉量。

通过对下粉异常给粉机停运后的检查,给粉机叶轮、拨板均正常,给粉机对应的下粉插板关动作正常,实际开度与显示一致。通过与相邻给粉机的转向对比发现,丙3和丁4给粉机转向与其它相反,联系检修人员对其转向进行切换调整。

(3)煤粉仓密封不良时,正常运行中保持负压状况的煤粉仓会漏入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使煤粉温度降低、受潮产生结块,煤粉的流动性变差。机组停运后煤粉仓内未被烧烬的少量煤粉堆积在其内部,或因机组停运时间较长,当机组再次启动前未对粉仓进行彻底清理,使这部分煤粉因受潮后出现贴壁现象。

通过咨询,在该机组上次停运后未对粉仓进行全面清理,且机组停运近1个月时间,结合以前的检查经验,判断在煤粉仓局部出现了煤粉结块、挂壁现象。为消除因粉仓密封不严产生漏风的影响,组织人员对粉仓人孔门、给粉机法兰等处的结合面及给粉机检查孔进行封堵,对粉仓裸漏的外壁面等进行保温处理,杜绝或减少粉仓漏风,减缓煤粉温度的降低速度。

为消除因受潮已产生结块煤粉流动性变差的不利影响,组织对出现出粉不均的给粉机,通过其上部的检查孔进行人工放粉,清除粉仓下部壁面及给粉机腔室内的积粉,直至煤粉的温度和流动性恢复正常。通过放粉发现,这些给粉机存在煤粉结块、粘性大和流动性较差的现象。

2.2系统运行方式影响

系统运行方式可能对给粉机出粉不均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磨煤机出口温度和排粉机出口风压等。若磨煤机出口温度保持偏低,就会降低煤粉在煤粉仓内的保存温度,增加煤粉结块的风险,使其流动性变差。排粉机出口风压(即一次风压力)保持过高,因煤粉汇合器的密封效果不良,通过该处向上窜入下粉管的一次风量增加,增大煤粉的流动阻力。

针对该影响因素,对照运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发现磨煤机正常运行中出口温度保持偏低,基本控制在65℃左右,而对应粉仓的煤粉温度在46~62℃左右,尤其是粉仓上部温度会更低些。同时发现两套制粉系统运行时间存在较大差别,甲侧制粉系统基本保持全天运行,而乙侧制粉系统每天平均运行只有2.5h左右,但乙侧粉仓对应的给粉机出力远大于甲侧,为满足该运行方式下的煤粉需要,就通过输粉机从甲侧向乙侧煤粉仓输送煤粉,因输粉机保温性较差,该过程使煤粉产生5℃左右的温降,进入乙侧粉仓的粉温会进一步降低。发现出粉不均的给粉机也多是布置在乙侧煤粉仓。

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对磨煤机运行方式进行合理优化,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在68~70℃,减少输粉机使用时间,增加乙侧磨煤机运行时间。

为减少一次风压过高对给粉机正常下粉的影响,在确保一次风管不发生堵管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排粉机出口风压,由原2.5kPa降至2.2kPa左右。

2.3入炉煤质变化影响

煤粉的水分和灰分含量,会影响煤粉的流动性能。当煤粉中的水分、灰分含量升高时,会使煤粉的流动性变差,对给粉机出粉的均匀性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对给粉机出现出粉不均现象前后的入炉煤质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入炉煤的水分和灰分含量较之前升高较多(见表1、表2),对煤粉的流动性影响较大,也是导致给粉机出现出粉不均的原因之一。

表1 给粉机出粉异常前入炉煤主要指标

表2 给粉机出粉异常时入炉煤主要指标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及时联系燃料专业对入炉煤掺配方案进行合理优化,调整不同煤种的掺配比例,力争使入炉煤的主要指标接近设计煤种,且要求长期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出现较大范围的偏离设计值。

2.4采取的其它辅助措施

在采取以上综合处理措施的同时,还在给粉机上部的粉仓壁上安装了电动振打装置,当对应的给粉机出粉异常时,可启动该装置对其进行振打,增加煤粉的流动性能和下粉量。

3 通过治理取得的成效

(1)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和综合处理后,给粉机出粉均匀性明显改善,在给粉机转速、排粉机出口风压同步变化的条件下,原出粉不均的丁3、丁4给和丙3给粉机的一次风压与出粉正常、相邻的丁2给粉机变化基本相同,变化趋势一致;一次风压自行频繁波动现象基本消除。(如图4所示)。

表3 给粉机出粉不均前后汽温、烟温变化比较

(2)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主汽压力、炉膛负压及主再热汽温度等主要运行参数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因发生出粉不均的给粉机主要集中在主燃区的上层,对炉膛火焰中心位置高度及炉膛出口烟温影响较大,所以在给粉机出粉恢复正常后,机组的主、再热汽温度得到较好改善,汽温明显升高,在锅炉蒸发量等运行工况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机组的主汽温度较之前平均升高6.23℃,再热汽温度平均升

高8.29℃,炉膛出口烟温平均升高21.92℃,而排烟温度影响不大。(见表3)。

4 结语

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针对#5机组部分给粉机出现出粉不均问题,及时组织生产技术人员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全面深入剖析异常产生的真实原因,群策群力,从系统设备排查治理、机组运行方式优化及完善入炉煤质掺配方案等多方面综合治理,给粉机出粉异常现象得到及时消除,为机组的安全、经济、环保运行和机组的正常接带负荷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QW/04.17.00.0101-2014.140MW机组集控运行规程[S].

[2]黄新元.电站锅炉运行与燃烧调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修回日期:2016-03-15

DOI:10.3969/J.ISSN.2095-3429.2016.02.005

中图分类号:TK22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429(2016)02-0022-04

作者简介:杨守华(1968-),男,山东枣庄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轮机以及电站锅炉的经济性运行;冯仁海(1972-),男,山东滕州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电厂集控运行主管。

收稿日期:2016-01-19

Cause Analysis of Uneven Flour From the Powder Machine and Disposal Measure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YANG Shou-hua, FENG Ren-hai
(Shiliquan Power Plant,Zaozhuang 277103,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uneven flour from powder machine which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unit and normal contact with the load in#5 boiler of the shiliquan power plant.By perform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in terms of system equip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s,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Combine the site conditions,the problems were resolved effectively.

Key words:pulverized coal feeder; flour uneven; disposal

猜你喜欢
处置
一起外源仔猪暴发猪瘟的诊断与处置
陕西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研究
融媒时代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特征及处置
供电企业舆情的预防及处置研究
建立高效有序的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机制
加大污泥处理力度 提升固体废弃物科学处置水平
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
综合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居家医疗废弃物处置中的应用
探析危险固废处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