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姐姐
上一期,咱们欣赏了钦州坭兴陶的窑变之美,本期,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二小学三(4)班、四(2)班、六(2)班的同学们要向大家介绍刚刚过去的热闹非凡的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一起来看看吧。
悠久的历史
闫冠宏:我的家乡武鸣是壮族始祖骆越人的祖居地,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即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就是为了纪念壮族的祖先而举办的。其中对歌是“三月三”节日里的主要活动,所以“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三”歌圩。据说,壮族歌圩形成于唐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
丰富多彩的活动
闫冠宏:“三月三”里的活动可多啦,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对歌。看,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赶来参加歌圩,他们三五成群地对唱山歌,歌圩顿时成了歌的海洋。
梁琪:是呀,每年“三月三”都堪称武鸣山歌年度总决赛。这一天,各乡镇的山歌爱好者穿着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江滨路公园、灵水、罗波潭等风景区对唱山歌。武鸣山歌分府城调、甘圩调等曲调,歌词多是现场编创,所以有“自古山歌从口出”的说法,非常能展现一个人的智慧和口才。为了传承山歌文化,学校每年都组织我们收集山歌、学唱山歌、创编山歌呢。
刘琬莹:听,“咚咚哒哒,咚咚哒哒……”多么富有节奏的竹竿敲击声呀。瞧,人们伸长脖子,探出脑袋,正在看什么呢?哦,原来是在欣赏气势恢宏的千人竹竿舞啊!竹竿舞是“三月三”里十分具有壮乡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我最喜欢的活动。跳竹竿舞时,持竿的人半跪在地上,有节奏地敲击长长的竹竿,跳舞的人随着竹竿的开开合合,从第一根竹竿开始,边做优美的动作边跳到对面。看,姑娘们头戴牛角帽,身穿百褶裙,裙摆随着她们的动作摇曳,真是好看极了!跳竹竿舞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找对了节奏,就可以跳得很优美。
梁小叶:我也觉得竹竿舞最有看头了。跳舞的人穿着漂漂亮亮的民族服装,有的提花篮,有的撑阳伞,还有的捧着香甜的五色糯米饭,在“咚咚哒哒,咚咚哒哒”的竹竿碰击声中敏捷地进退跳跃,同时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瞧,持竿的人和跳舞的人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笑容。千人竹竿舞一直是武鸣“三月三”中的传统项目之一,而且每年的竹竿舞都很有新意呢。
黄奕:我要介绍一个更热闹也更激烈的活动——抢花炮。参赛队员要由各村寨的全体村民推选,因为抢花炮的人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毅力、快速敏捷的反应等优点。花炮总共有三个,据说抢到头一炮的寓意是“福禄寿喜”,抢到第二炮的寓意是“升官发财”,抢到第三炮的寓意是“人丁兴旺”。一旦花炮分清得主,顿时唢呐声、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人们尽情地享受胜利的喜悦。
垂涎欲滴的美食
王兰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吃货,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三月三”里最具壮族特色的美食——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有红、黄、白、紫、黑五种色彩,这五种色彩象征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每当“三月三”到来时,家家户户就会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做五色糯米饭。忍不住尝一口,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味——糯米的清香让人久久地回味。
刘佳佳:对,五色糯米饭又叫“乌饭”,是“三月三”里的传统美食。瞧,它色泽鲜亮、清香可口,寓意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梁丽欣:五色糯米饭是壮家人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传统食品,我知道它是怎么做的。首先用枫叶、蓝草子、黄芩子、紫蕃藤这些植物的汁液分别浸泡糯米,蒸的时候再加一部分白色糯米,然后把它们放入蒸笼中蒸约一个小时,就可以蒸出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的糯米饭了。这样做出来的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糯米独特的柔软弹牙的口感、鲜美清香的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黄俊铭:用鱼生搭配五色糯米饭是“三月三”里武鸣每家每户待客的特色菜肴。武鸣鱼生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八宝鱼生了。八宝鱼生主要选用花鱼、鲫鱼、罗非鱼等吃起来肉质筋道、味甜的鱼肉为原料。将切好的鱼片加上配料,如花生米、木瓜丝、姜丝、鱼腥草、香茅草、葱白、胡椒、醋等拌在一起吃,真是美味无比。生鱼片制作简单,并且没有经过传统的炒、炸、蒸等烹饪过程,因此营养物质完全没有流失,是一道极富营养的菜肴。
覃淑盈:你们说的美食我也爱吃,不过我觉得都比不上我妈妈做的艾叶馍馍,那才叫好吃呢!三月一到,郊外的艾叶就会抽出新芽,妈妈把它们采摘回来洗干净,捣碎挤出菜汁,接着把菜汁和糯米粉混合搓捏成拳头大小的馍馍,然后包上红糖花生馅,再蒸熟或煎熟。哈,尝一口艾叶馍馍,真是清凉香甜,而且吃多了也不会上火呢!
(指导老师:潘兰香、韦素萍、刘丽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