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襄阳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湖北襄阳 441000)
基于高铁站核心区域功能布局规划初探
张娟
(襄阳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湖北襄阳 441000)
随着高铁建设的逐渐发展,我国迎来了高铁时代。我国的城市高铁站以及周边区域的规划建设正在火热的进行中。较大规模的区域性建设就需要对高铁站周边区域的功能布局进行很好的规划。本文初步探讨了高铁站核心区域功能布局规划情况,希望对有关人士能有所帮助。
高铁站;核心区域;功能布局;规划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造成已有大型铁路枢纽以及相关区域的改造,更会增加全新客运站以及周边区域的重新规划布局。高铁站的规划建设一定会造成周边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并且会成为所在城市的经济性副中心,并将作为城市新建中心的面貌在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相关人员要对高铁站区域开发建设发展目标、新建高铁站和现有主城区的关系、高铁站核心区域的基本功能形式、区域布局的主要特点、高铁站核心区域交通设施的布局等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以便完成城市整体的功能布局规划建设。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及发展的比较晚,对于高铁站核心区域建设来说还是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本文选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以及北京南站区域进行规划建设概况介绍。
1.1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介绍
(1)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是将不同类型车辆的站场以及线路等进行综合的规划排布,包括:高铁站、磁悬浮轨道交通、原来的虹桥国际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站、长途客运站、出租车以及社会车辆等,从而形成了各种交通设施紧密连接,乘客比较方便换乘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2)交通枢纽按照发展等级的不同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枢纽型、综合型、人性化以及高能级。所谓的枢纽型就是指可以服务到长三角区域、长江流域甚至覆盖到全国;所谓综合型就是指规划设置各种形式的交通功能,从而将内外部的交通进行比较紧密的连接,形成不同的交通方式可以进行集中换乘;所谓的人性化就是指以人为本,方便旅客的换乘,使旅客可以无缝换乘,提升运行效率;所谓的高能级就是指可以成为人、物、信息等内容的汇集地,成为具有较高能级的经济发展区域。
(3)由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距离市区较远,所以其周边还处在发展的前期,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其具有的交通优势对于汇集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非常有利,可以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商务枢纽,可供旅游、物流、会展以及商业办公等用途,从而提升上海市的服务质量。
1.2 北京南站核心区域介绍
(1)从功能定位方面来看,北京南站最初的规划地点是建设在城市东南方向的堡头地区,主要是想通过建设高铁客运站的时机来对堡头工业区进行同步性改造,从而建设出以铁路客运站为中心的新城中心。但是由于实际的拆迁改造难度非常大,会严重影响建设时间,铁道部最终还是坚持在南站原有区域进行新客站的规划建设。
(2)北京南站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和城市进行连接,一方面利用环形匝道连接城市的交通道路,实现地面交通的便捷连接;另一方面在北京南站的地下也具有地铁4号线以及14号线,从而实现大输送量、节约土地以及可达性强等特点。
(3)现阶段南站周边主要的建筑还是多层或者高层的民居,商业性建筑较少,相对比较大型的也较少。但是随着南站的开通使用,其周边的商铺市场价值凸显,租金率上升的较快。之所以造成租金急剧上涨主要是因为:周边的可以商业面积较小,没有办法满足租用的需求。另外,原有的租金价格起点相对较低。
(4)随着南站的开通,其周边的酒店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在南站2km范围内单单2008年开业的经济型酒店就有4家。在办公方面,虽然南站已经包括了很多的居住社区,现还不具有较大规模进行商业开发的条件,但是距离南站一公里范围内还是具有很多的商业地产开发空间。后期会在南站的周边形成中高档写字楼以及酒店的商业聚集区,这一点从周边的商务写字楼开发上可以明显的表现出来。
2.1 高铁站周边开发的必要条件
(1)要和城市中心建立快捷便利的交通联系
要确保高铁站和城市中心具有较便捷的交通联系,即保证高铁站的可到达性强,这样一方面可以便于当地居民的出行方便,另一方面可以给外来人员到本市进行商业活动提供较为便利的交通服务。
(2)加强对微观发展因素的关注
微观发展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所在区域综合活力的实现,因此要对土地的混合使用、区域整体形象、空间多样性以及塑造步行环境等微观因素足够重视。
(3)加强公共政策以及政治力量的扶持
从国外成功的开发案例可以得出,高铁周边区域开发成功除了得益于和中心区域交通联系增强之外,政府的扶持计划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对于我国来说,政治力量以及公共政策的扶持对于高铁站核心区域成功开发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政府扶持下,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才能顺利建设。
2.2 高铁站区域发展的目标定位
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城市高铁站区域要从单单的交通集散地转变为城市活动中心,要承载更多的城市活动,应将其定位到以交通功能作为主导,和城市的其他功能相互推动、促进共同发展的功能。其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交通枢纽层面:此特性是高铁站核心区域的共有特性以及基本的属性。高铁站作为高铁客运的集散地,可以为城市内交通的换乘以及外部交通的换乘提供服务。另外,高铁站的核心区域还可以为旅客提供足够的停留以及车辆停放的空间。
(2)现代产业层面:现阶段高铁主要进行的是客运,对于货物的运输还不能提升效能。但是第三产业相比于第二产业具有更大的流通性,所以,在高铁核心区域的产业层面,高速铁路影响更多的是第三产业,特别是对于需要快速运输、咨询传递商业以及服务业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3)城市地区定位层面:高铁区域要距离城市中心有相当的距离,要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这样可以为后期城市新中心建设提供更多可用土地。同时要与原有的中心具有较为方便的联系,可以通过轨道交通或者城市干路连接,加强区域可达性。
2.3 高铁站核心区域功能布局规划
现今高铁站核心区域功能布局的特点主要是具有复合性功能,就是将用地功能以及建筑功能进行混合,主要体现在商业、公共服务、居住以及娱乐等功能的融合方面。
高铁站核心区域的功能布局可以从多种维度进行考虑,在横向上,对于所利用的土地地块要规划出至少两种具有较高收益的用地类型,就是说要与商业、办公、居住、零售以及旅游等方面进行结合,同时要进行相互间的穿插布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使得土地的利用率最大化;在纵向上,可以设置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对于建筑单体来说,从建筑功能上看,最为典型的结构就是将地下的两层作为大型购物区域、车库、酒吧、仓库以及机房等等,将地上的1、2层作为大型购物区域、银行或者餐厅等,对于3层以上的建筑可以作为商务办公场所、住宅或者旅馆等等。通过这种建筑的多功能复合,除了可以增加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区域活力之外,还可以很好的聚集人气,将城市所具有的物质功能以及精神功能进行融合。另外,还可以为区域开发创造较好的环境,给投资商以及开发商提供更大的开发信心,将传统意义上的高强度开发提升为城市空间的高强塑造。
随着高铁建设的逐渐加快,对于高铁站核心区域的开发建设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相关人士要加强对于高铁站核心区域的功能布局规划,使其充分发挥区域综合效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1]袁锦富.高铁效应下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对[J].城市规划,2015(07):85~87.
[2]刘俊山.基于TOD模式的高铁站区规划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15(06):46~50.
[3]王兰,王灿,陈晨,顾浩.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发展与规划—基于京沪高铁的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4(04):69~70.
U238
A
1004-7344(2016)01-0327-02
2015-12-25
张 娟(1979-),女,本科,主要从事规划编制、规划研究、咨询技术论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