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务局 贵州都匀 558000)
城市水资源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姜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务局 贵州都匀 558000)
我国城市不断发展,进程越来越快,日益显现出了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在研究水资源利用问题上,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重视,可以说,加强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实现有效管理,是当前最紧迫的一件事。本文通过城市进程问题的讨论,提出城市水资源利用问题,对城市水资源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原因,以此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实现社会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城市水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原因;对策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瓶颈之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提高到2011年的50.2%,城市用水从1985年的15%增加到2011年的41%。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地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变得日益重要,实现城市水资源的严格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1.1 现行的水管理体制
水资源的使用→城市给水→污水再生→排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循环过程。但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水管理采取多部门、多系统的管理体制,将这一循环人为的分割,由不同的管理部门独立管理。其结果造成水资有效利用率低一城市缺水一水污染治理滞后一水源污染的严重局面。
1.2 区域性的管理方式
长期以来供水、排水均被视为区域性管理,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分布统一调配水资源的利用。但排水却完全是区域性管理,各地的污水排放仅受当地的环保部门监管,而环保部门作为政府的监督机构,往往以当地的利益为重,致使我国几大流域严重污染,而其污染的结果使流域沿岸地区的饮用
1.3 水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饮用。
曾有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城市在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时只考虑厂区服务范围的污水收集,结果曾因一个淀粉厂的污水排放污染城区地下水源,致使该城市停水2d,等到该厂修建排水管道后,才恢复整个城市的供水。
据了解,我国城市水资源极度短缺,但城市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现象却较为普遍:①由于工业企业快速发展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工业与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大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偷排进入河道、湖泊、水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②城市水资源管理不到位,城市污水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严重破坏了城市供水的总体规划。
2.1 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对水资源的管理是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人们还没有摆脱计划的阴影,而在对水资源和问题上,也还保留着许多计划色彩,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贸然还在制约着管水、用水观念。可以说,当前情况下,我国水资源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这就使城市用水问题不断呈现。在城市管理中,水利、城建、污水归口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这种多头管理,就造成了水资源管理上的不协调,各管一段,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不能形成统一的关联词,整体系统被人为分割、条块分割,各个部门说了都要算,又都说了不算,各自为政违背水循环自然规律。
2.2 水资源管理体制中产权制度
水资源具备一定的公共属性,全民所有的水资源是公共性质的,那么人们就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可以随意开采利用水资源,那么就直接导致了对水资源利用时,产生低效开发、过度开采等不良现象。水资源有一定的产权,但当前情况下,我国水资源产权制度模糊不清,更没有一个完全的表达,使水资源经营权与所有权混乱,不同的部门与不同的团体有着各自的权利,形成了我国水资源缺乏一个明确的界定水资源出现了权责不明晰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使用权和支配权形成了纷争、水资源保护不当、开发不完全,将至于水资源过度开发、效率极低。只有通过科学的需求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利用水资源,那么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把水资源看作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通过价格杠杆作用控制好用水量,进一步解决供需矛盾问题。目前,中国水权制度基本框架已部分框定,把各地水量责任分清,明确了各地分配水量自有权。其后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省市之间水权交易制度,通过市场规则进行交易,形成水资源效益,进一步灵活的开发利用不水资源,盘活全流域水资源,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的配置机制。
2.3 城市规划
我国各个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但在城市发展中,水资源分配问题却没有跟进,特别是人与自然、人与洪水的矛盾问题,城市防洪、排水建设严重不足。可以说,经济的发展,使各个城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张,洼地、水塘被填埋,挤用了原有蓄洪地、绿地,这就导致了农田变高楼、道路不透水,从本质上改变了暴雨产流汇流的下垫面条件,形成了城市积涝现象。城市防洪建设投资不力,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防洪标准。全国约有40%的城市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272座有防洪任务的地级城市,对外河洪水防御能力达到标准的只有65座,近年来我们不断看到,不少城市一场较大的降雨就积涝成患。
3.1 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使用科学合理
由于城市用水种类较多,使水资源浪费空间较大,这就需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通过把地表水、地下水、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等各种用水途径统一管理起来,达到合理调剂城市丰水期与枯水期的用水紧张问题,通过国家层面,拿出一个能够统筹各方面资源的水利规划,通过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严格控制好各种用水途径,特别是对地下水资源,要严格审批、严格限制、严格审查、严格执行,在规划中,一定在明确国家方向,发展什么、限制什么、审查什么、执行什么。
水资源是一种生态资源,国家投入要讲求的就是价值和效益,投入与产出是否正比,才是审批限制的根本意图。不同的用水单位要有不同的管理办法,比如农业、工业、商业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生产领域,他们有用水量、用水方式就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的生产单位有的用到地下水,有的用的是地表水,有的用优质水,有的用劣质水,那么这在执行的时候,就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3.2 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可以说,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需要用到这种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和防洪论证工作,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取水计量设施的安装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只有统一的把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统筹兼顾科学管理,才能形成城乡统一的用水政策,保证人们需求。水资源管理需求由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制定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把江河、湖泊、地下水、地表水等进行有效分配,划分出不同的水利资源功能,对有排污的单位进行治理,控制好排污口。
3.3 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优化配置水资源
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水是用不完的旧有观念,这个概念被许多人误传,认为只要下雨就会有用不完的水,不用但心水资源会缺失,这种观念就直接导致了人们严重浪费水资源,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尽管主管部门一再下文件、搞宣传,但人们依然我行我束,很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所以说,在今后对水资源管理上,一定要科学的探索建立水资源有偿占有制度,合理调整水价,改变目前水价偏低的现象,对保护水资源、巩固水利设施、充分发挥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3.4 政策法规做保证
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的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为约束条件做保证。通过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构,强化其行政职能;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展各项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水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等是城市水资源实现科学管理的必要条件。
总之,水资源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只有采取统一管理的模式,才能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水资源短缺问题必将更加严峻,所以说,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对现有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创新,最终达到保护好水资源和利用好水资源的目的。
[1]曾维华,张庆丰,杨志峰.国内外水环境管理体制对比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13(01).
[2]曾群.国外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我国的启示[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04).
[3]王利冰.关于城市水环境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水利科技,2014(03).
TV213.4
A
1004-7344(2016)01-0120-02
2015-11-18
姜 程(1985-),男,汉族,贵州都匀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和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