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探析

2016-07-17 02:42:07方华
大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电力部门闪络电力工程

方华

(国网安徽马鞍山供电公司 安徽马鞍山 243000)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探析

方华

(国网安徽马鞍山供电公司 安徽马鞍山 243000)

配网是电力资源输送中的关键,但从配网运行现状中可以看出,其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到了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而在此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配网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应通过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来应对传统配网运行过程中凸显出的故障因素,最终由此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且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本文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内容可靠性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对策。

配电网;电系工程;可靠性

前言

在配网实际运行过程中过电压、闪络等是工程技术事故的主要故障因素,且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配网运行的可靠性。因而在此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电力工程技术水平,最终由此为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并就此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以下就是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电力部门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达到稳定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1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内容可靠性分析

1.1 过电压

过电压是电力工程技术事故的主要影响之一,而导致此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环境中,配网电气设备需承受工频电压、大气过电压等,但由于传统配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质量问题及爬距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配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渐凸显出相应的安全事故问题。此外,在传统配网运行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始终秉承着针式瓷瓶的绝缘手段,继而在雷击的状况下,配网设备极易引发闪络问题而形成不稳定的运行现象。另外,孤光节点过电压也是引发电力工程技术事故的原因之一,即弧光在电流超过定值的运行环境下其过电压幅值会随之增长为原有的3倍,继而由此达到不安全事故现象的频繁发生,为此,应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

1.2 闪络

在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绝缘设备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即其决定着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但由于绝缘设备常处在暴露空气中且需要承受相应的电压,从而导致其在积垢后绝缘能力被相应削弱,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配网运行的安全性。此外,由于绝缘设备中的积垢常含有一定浓度的盐量,继而致使绝缘设备处在潮湿的环境中时会引发闪络现象,且就此形成不稳定的运行状态。另外,积垢的产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绝缘设备冲击性能的发挥,同时极易引发多相现象,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配网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由于积垢现象发生后两项电压会随之形成2.5倍相电压,最终将影响到电网的可靠性运行。

1.3 外力破坏

外力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配网的可靠性运行,而其问题的产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电力部门在配网操控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原有以架空线为主的树枝放射式供电模式,从而导致其供电质量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生活需求,且就此引发了配网可靠性运行问题,为此,在现代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强调以环网供电的形式来提升整体配网运行的安全性;②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生产过程中逐渐凸显出用电紧迫的问题,因而部分电力部门为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其以临时接线的形式解决部分用户用电问题,但此行为的产生也给配网运行的可靠性造成了相应的威胁;③外界环境也是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之一。例如,某电力部门在配网操控过程中即在建筑工地的影响下而引发了电力工程技术事故现象,最终形成了不稳定的配网运行状态。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外力破坏对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力较大,因而应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

2 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措施

2.1 优化供电模式

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为避免不安全运行问题的凸显,要求当代电力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优化供电模式的形式来提升配网运行的可靠性。对于此:①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全面掌控电网易受外力破坏的运行特点,并基于分段处理的基础上来应对传统配网电力工程中凸显出的不安全运行问题。同时,在分段处理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确保在区域线路中设置多个电源节点,继而以此来避免某段线路故障问题的凸显影响到其它线路的正常运行,且达到较为可靠的电力工程运行状态。②基于分段处理的基础上,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配网操控过程中为提高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应注重完善电力工程检测、探索及维护等环节,继而在此基础上全面掌控电力工程实际运行状态,且对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故障问题展开有效的处理。例如,某综合大楼在供电模式优化过程中为满足负荷供电可靠性需求,共设置12个环网柜,并采用SM6型环网柜、IMC配48V直流电动操作联络柜的方法实现了用户专用变电所供电模式,提升了整体供电质量。

2.2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是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在此背景下,当代电力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培训的形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线路检修及发现危险因素的能力,继而促使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合理调整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运行。此外,基于培训的基础上依据电力工程实际发展状况对工作人员素质层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强化对其的有效实施。另外,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落实评价制度来提高工作人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水平亦是至关重要的。

2.3 解决污闪问题

2011年4月22日某地区遭受了几十年未见的浓雾天气,继而导致其乡镇220kV千立Ⅱ回路断路器发生跳闸事故,且于2011年4月23日重合闸动作成功。后经数据收集等工作调查得知,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为污垢问题。污垢是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对污闪问题展开有效的处理。同时结合电力工程实际发展状况避免由闪络诱发的短路及电压烧坏设备等现象的凸显,继而达到较为稳定的系统运行目标。此外,在污闪问题解决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全面掌控到配网设备运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配备相应的开关室,同时保障连杆瓶、穿墙套管基于加用防污罩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运行状态,且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现象的发生诱发闪络问题。另外,基于提高配网防污能力的基础上以破坏污闪条件达成污闪问题处理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依据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运行需求合理改变空气湿度的形式,即使用加湿器亦可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并就此解决污闪问题。

2.4 完善配电网结构

配电网结构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我国电力部门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摒弃传统的“三主”供电模式,以“手拉手”即环网结构来达成配电网结构完善目标,且就此解决传统供电模式下凸显出的供电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最佳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状态;②在应对电量需求量较大的用户时,应注重以“双电源”供电路径来满足其用电需求,且在供电线路半径及负荷选择过程中依据电力工程实际发展状况确定适宜的数值,最终由此达成缩小故障范围的供电目标,达到高质量供电状态;③简化电压等级亦有助于提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因而在此背景下,当代电力部门在配网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此方法的应用,继而由此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并就此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提升其生活质量。例如,某城镇在配电网规划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即将用地面积控制在22km2,同时划分为6个区块,且结合该地区2030年最大负荷约为212MW的特点,以简化电压等级的路径满足了配电网稳定运行需求。

3 结论

综上可知,当前配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配电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到了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因而在此背景下,为避免配网故障问题的频繁发生,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配网操控过程中应从完善配电网结构、解决污闪问题、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优化供电模式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供电运行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达到较为稳定的配网运行状态,并就此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配网电力技术数据的安全性需求。

[1]钟良亮,张一鸣,赵剑.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相关思考[J].华东电力,2014,11(09):1986~1988.

[2]李树威.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5(33):55.

[3]张程.配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安全可靠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5,32(17):151.

TM73

A

1004-7344(2016)01-0046-02

2015-12-1

猜你喜欢
电力部门闪络电力工程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消费电子(2022年7期)2022-10-31 06:18:16
发变组断路器断口闪络保护改进措施
湖北电力(2021年4期)2021-11-15 09:47:14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论架空输电线路220kV复合绝缘子闪络故障分析
电子测试(2018年14期)2018-09-26 06:04:46
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浅谈新时期电力部门党务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
基于GIS内部放电声压特性进行闪络定位的研究
电测与仪表(2016年9期)2016-04-12 00:30:02
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