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赶潮:互联网+土地流转

2016-07-16 09:28严碧华吴冰寒
民生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流网金昌小岗村

严碧华++吴冰寒

73岁的严金昌又做了件“冒尖儿”的事,他通过刚成立的土流网小岗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带头在土流网上发布了土地流转信息,开启了小岗村土地流转的互联网时代。

38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严金昌和其他17位村民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开启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首次重大创新。

38年后,73岁的严金昌又做了件“冒尖儿”的事,通过刚成立的土流网小岗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他带头发布了土地流转信息,开启了小岗村土地流转的互联网时代。

小岗村“触网”

6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土地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考察小岗村后整整两个月的日子。

在小岗村干部管理学院报告厅里,当着近百位村民的面,18位“大包干”带头人之一、73岁依然精神矍铄的严金昌老人从土流网首席执行官伍勇手中接过聘书,当上了土流网小岗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总经理。

严金昌还用伍勇的手机,亲手把一宗500亩待流转土地的信息发布到土流网。

现场发布的一块500亩土地当天就得到了响应。土流网湖北随州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人谌先生向严金昌提出,有客户需要在小岗村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黑豆。

“办公室就设在我家,既然今天做官了,就把这个官干好,谁想流转土地可以到我家直接联系。”严金昌兴奋地说,“乡亲们放心,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只流转经营权,承包权永远是我们农民的。如果哪天合同到期了,土地可以收回来。”

“只流转我们的经营权。”严金昌又重复了一遍。

集约化经营让土地增值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透露的消息让伍勇嗅到了商机,他从政策中捕捉到了土地流转市场化变革的方向以及民间力量参与其中的可能。

2009年6月25日,第19个全国土地日,伍勇创办的土流网上线了,经过7年艰辛创业,从中国互联网土地流转市场当初的拓荒者到如今的深耕者,伍勇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成长。在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伍勇看来,土流网的成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从改革的大潮、政策的大势中发现和培育市场的空间。

从2009年到2016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就可以看出,无论宣传主题表述有多少变化,但宣传的核心可以浓缩成一句话:节约用地、简约流转、集约经营,只有在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实行简约流转、集约经营,才能让中国农村土地更增值。

“我们在促进土地流转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变废为宝,保护我们的每一分耕地,而且要‘点土成金,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节约用地。”伍勇笑称:“我们一介入,垃圾场变身蔬菜园了。”

伍勇所说的趣事发生在河南新乡。由于长期以来权属不清,这块位于新乡县郊区的20多亩荒地一直未被合理开发利用,附近村民将其当成了生活垃圾场。

这样的消息让土流网新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升倍感震惊。去年夏天,张升与土地评估师一起前往实地勘测,发现它在交通、价格及周边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潜在价值较大。信息核实整理后,张升将土地的基本信息通过土流网进行全国发布,很快,来自郑州的一位农场经营人表示有流转意向。加上有了之前确权工作的铺垫,流转中心与村民的沟通也格外顺利,很快就成功流转了土地。

经过近一年改造,如今已成功打造成为现代化的蔬菜生态观光园。

“在我看来,简约流转就是简单、快捷、高效、安全,相比于杂、慢、差的传统流转模式,我们土流网就是专、快、好。” 在伍勇的印象中,有的企业想租用一块地,传统做法是流转企业和村委会协商,由村委会派人看地、量地,企业派人监督,如果租客想租用一块归属不同承包户的连片土地,需要专门的人员挨家挨户地征求各承包户的同意,只有全部承包户都同意后才能签署流转协议书,并最后在村委会同意签字之后,这块连片的土地才能最终被成功租用,费时费力,有时甚至半年都流转不了一块地。

从原来完成一单土地流转交易时间最快7天,到现在由于全国成立了176家地方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土流网如今快速流转能做到“三个三”,即三分钟发布流转信息,三小时前往现场核实,最快三天就能完成土地流转。

依托土流网,刚成立不久的山东费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不到10天就流转了一宗150亩山林地。

费县薛庄镇王林村村民范学勤,年近七十的他不再适合长期上山劳作,种了600多棵板栗树的果园找了半年多,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后来他儿子范长华将土地信息发布到土流网上,第二天,网站工作人员就打来电话上门了解情况。信息通过审核发布不到3天,就先后来了4拨看地的客户。

最后,范学勤和日照市的刘玉和签订了流转合同。“把地租给他,我不仅可以拿到24万的转让费,而且后期在他农场帮忙管理板栗树的话,一个月还能拿到1200元的工资。以前即便通过熟人介绍,最高的租金也只有18万元。”范学勤高兴地说。

如何进行集约经营?伍勇认为,“互联网+”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劳动密集型的集约经营中解脱出来,而要助推实行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农业集约化,换句话说,解决了大户钱的问题,就可能实施新农艺、新技术、新机械,帮助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湖南汉寿县珍珠养殖大户宋成刚就是互联网模式下的集约经营受益者。为了扩大规模进行珍珠养殖,宋成刚今年流转了540亩水塘,这次流转土地光租金就要300多万元,加上后续珍珠养殖的成本,虽然他四处筹钱,可还是有1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

在土流网作为第三方介入后,从提出申请农地抵押贷款到土地确权,再到最后发放150万贷款,仅用了10个工作日。有了新资金,宋成刚投入养殖新技术,淡水珍珠养殖亩产量较往年有望增加20%。

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让农民增产增收。在小岗村,如今土地流转面积已有8400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的58%。“大户投入资金改造高标准农田,购买农机实行机械化,便于耕作管理,产量大,保证了粮食安全。村民有流转收入,又可以外出务工,老百姓收入只增不减!”严金昌说。

经营大户“跑路”咋办?

在传统流转模式中,一般都是在村支两委的介入下,流转方和农民直接洽谈流转,虽然流转成功,但流转企业要么对流转经营方式和种植项目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或者因为资金短缺问题,企业经营无法持续下去,因此往往和村民造成了许多纠纷,导致一些流转企业一“跑”了之,最后利益受损的还是农民。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绝不能把农民的利益损害了。”严金昌说。

在小岗村,虽然大部分土地已被流转,一些村民还是有自己的担忧。一些村民反映:“土地被流转走后,我们手里没有了地,万一流转企业、种粮大户经营亏损了,租金不能及时收回怎么办?”

此前,也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找过严金昌,但严金昌婉拒了。严老说:“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有些合作方式不靠谱,我们不放心。”但是,经过对土流网的详细了解,严金昌愿意合作。他表示:“土流网我非常放心,而且土流网在村里开设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心中更有底,就在眼皮底下,不怕跑了。”

严金昌的这种底气缘于土流网上土地流转的安全性:土流网有自己的种植大户资源库,如果一块土地到期未能支付租金,土流网能凭借网站资源以及自己的种植大户资源库将土地以最快速度进行再次流转,收到新一年的租金,使农民不会因租户租金违约发生损失。

去年年底,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木山底村,因种地大户规模经营陷入困境“跑路”,村民们的流转租金也没有了着落。在当地政府的调解和土流网的介入下,终于在今年春耕生产前化解危机,为降低农业规模经营风险增添了一份保障。

2014年10月,拥有5年蔬菜经销商工作经验的周振君来到木山底村,同当地100多户村民达成流转协议,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芥菜。村民们也认为这是件大好事,既能收租金,还能去周振君那儿做事赚钱。

岂料,2015年11月连日大雨,摧毁了即将丰收的芥菜,大部分芥菜烂在地里面。一时间,周振君不仅无力支付部分未付工钱,连来年的土地租金也拿不出来了。焦急之下,他在接下来几个月里把电话关机,四处筹钱。

僵持之下,富家桥镇党委副书记张仁和出面调解,引入土流网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做担保的方式来解决困局。经商议,周振君保留其中200亩地继续蔬菜种植,租金则由土流网进行担保提前支付;另外300亩放在网上进行再次流转,在一个月内很快流转给了湖北的一位种粮大户,由此村民被拖欠的租金全部到手。

这桩土地流转纠纷为何能得到快速解决?

湖南省农委经管处副处长戴安华认为:“要防范规模经营风险,除了政府的监督、指导之外,就要用好改革这关键一招,启用市场化机制,引入第三方是最佳途径,因为专业性的流转机构才能更好地对土地规模经营的风险做科学评估,以保障、维护流转双方的权益。

正是看到了这些,严金昌吃了“定心丸”。

猜你喜欢
流网金昌小岗村
工作流网频繁子网挖掘研究进展①
张金昌简介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利用Excel进行流网的简单绘制
某工程黏土心墙坝渗流场流网数值模拟计算
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排流网投入运行研究
人民的好村官沈浩
驾驭各式击球点(一)正手击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