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碧华
这一两年,电商扶贫突然升温,写入了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文件,电商企业负责人也成为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密集会见的对象。
关注扶贫领域多年,诸多贫困场景定格在脑海。2011年,武陵山区的夯来村,村庄在数十米悬崖之下,映入眼帘的是“百年木屋”。走进屋内,阴暗、潮湿,杂物满地。当地百姓生活、居住与耕作方式仍停留在上个世纪。
在此前的调研采访中,类似这样的村庄,不少,多因交通不便。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随着“村村通”逐渐落实,类似这样极端贫困的村落在减少,到现在已为数不多。但贫困地区要真正发展起来,离不开产业的带动。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扶贫方式上更加注重产业扶贫。
数年耕耘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贫困地区有了自已独具特色的产业,有些甚至做到了“一村一品”。
有了产业,村民自然期盼着丰产。然而,丰产可能并非意味着丰收,或许让农民更揪心。如蔚为壮观的橘林里,成片腐烂的橘子;路边挂满枝头熟透的果实,却无人问津……
相比第一种场景,后面这样的场景更让笔者深思。为什么明明丰产了,老百姓却笑不起来?如何摆脱丰产不丰收的尴尬?
笔者认为,电商扶贫能做到。因为分析贫困地区产业丰产不丰收的原因不难发现,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渠道缺乏及物流不通畅。
农产品通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时间耽误不起。一旦延缓,可能变得一文不值。
也有很多地方,根据农产品的特色,因地制宜去延伸产业链条,注重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发展产业的方式,但这需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大部分产业难以做到这一步。
如此一来,只有从渠道、物流等方面做文章,而电商平台成为绝佳选择。尤其是大的电商企业,一方面具有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另一方面,自身具有强大的销售能力。
比如电商企业京东,不仅拥有覆盖城乡的物流网络,同时平台有强大的消费群体,成为地方农产品的一个重要出口。
电商为贫困地区架起了一座桥,有效解决了渠道难题,但电商扶贫的作用不止于此。
诸多失败的产业扶贫案例显示,在发展产业时,信息往往是滞后的。如某地看到了今年荔枝行情不错,就大力发展种植,而等到几年后丰收时,却可能各地种植太多,价格一落千丈。多年来备受关注的“猪周期”也是如此。
通过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或许还可以对市场判断更为精准,并能及时预警。
此外,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品牌,或者是品牌没有知名度、美誉度,而电商平台可以助力。比如立足“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凭借丰富的品牌推广经验和能力,京东集团通过为贫困地区开辟线上“中国特产”频道、地方特色馆等形式,提升了当地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还有,贫困地区要发展产业,资金一直是瓶颈。一些电商平台,专门开发出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
如此种种,体现了电商企业“互联网+”的更多含义,而不局限于架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