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让学生“读”起来

2016-07-16 15:07程礼玲杨欣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6期
关键词:导语读书文章

程礼玲+杨欣

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居多,留守儿童就多,以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跟不上。加上家中的课外读物匮乏,阅读量自然就少。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了《同步阅读》这本书,让每一位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人手一本。《同步阅读》一书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内容与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的内容同步。那该如何让学生爱上《同步阅读》,爱上阅读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大量地诵读文章,对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的理解是一种文字的训练,使语言素材得到积累,写作素材得到积累。在阅读中,不仅培养了语感,还能培养较好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也为听、说、读、写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可有些学生对读书没有兴趣,觉得读书枯燥无味。作家杨石头曾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其实是志业(喜好)、职业(吃饭)、事业(成就)的组合,起步时就要注意培养兴趣方向,因为兴趣是我们内心的原动力。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应注重兴趣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呢?

1.上课前的导语。老师上课的导语很重要,一段好的导语,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作为小学老师,我觉得课堂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营造阅读氛围。“人可以选择环境,甚至改变环境,可是一旦住进去之后,环境会反过来改变我们。”是啊!学生的情绪容易受老师和周围环境的感染。因此,老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去读。在朗读中要声情并茂地范读,配上动作、表情吸引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有了这种乐趣,学生就能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比赛读。每个星期我都要利用早读课来读一些文章。学生看我读,看我讲,也开始慢慢有了兴趣,这方面的积累渐渐也就多了起来。阅读时,我流露出的热情和欢乐之情,对孩子们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他们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拿起那《同步阅读》,拿起那《童话故事》等一本本课外读物,美美地读起来了。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在读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受到熏陶。让他们养成读的习惯。读的书多了,语文能力就会提高,阅读兴趣就会养成,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语言积累也会更加丰富。课余,我又将比赛推行到孩子们之间,大家共享乐趣。在同学们地努力下,班里建起了班级图书角,同学们变枯燥乏味的读书为有趣地交流,孩子们兴趣盎然,视野也达到了开阔。令人欣喜的是,他们从《同步阅读》和其他读物中得到了源头活水,写起文章也意到笔随。俗话说:“没有老底子,就没有新文章。”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班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如我班赵方可同学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材料。她从一年级到如今从未停止过课外与课前阅读。每次发《同步阅读》这本书时,她都能积极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书中的经典文章、词句。她还把《同步阅读》中的文章与课本中的文章联系起来读,不仅读出了兴趣,读出了感情,还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以至于她的作文写的总是那么鲜活、独到。在她的影响下,同学们对阅读越来越有兴趣了,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现在,我除了读别人写的文章外,还要读自己学生写的文章,真是乐趣无穷。

二、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读

语文学习中只有阅读的兴趣还不够。作为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一定的阅读方法。让他们有目的,有要求地去阅读,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

1.由浅入深地读。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提出合理的阅读要求,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征。提出的要求过深,学生回答不出来,会挫伤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出的要求过浅学生不用思考就能答出,容易使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因此,阅读要求一定要合理。我在上低年级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语,简单的语句读懂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两句话的意思,我就给予表扬。三四年级不仅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词语,读通读懂一段话,还要求有一定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话较为准确地理解语句的意思。五六年级我要求学生读懂一篇文章,能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语句中体会文章的感情。对于学生阅读的次数不同,我也有不同的要求。

2.形式多样地读。读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读好读懂一篇课文,就必须反复地去读。但单调的读书方法,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会根据课文内容的安排变换不同的读书形式。如:范读。孙蒲远说过:“学生会模仿你说话的语调,说话时的动作,走路的姿态,甚至会模仿你的字体……”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当听到老师富有生动、形象等感情的语句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而且是一个比一个声音大;指名读和领读,长时间的朗读训练,学生从胆小到大胆的展现自我。每到这一环节,学生们都涌跃举手,有的学生为了争取到机会甚至举起双手;默读,给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读,逐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分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和齐读。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动力,还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精神。只有每个人读的好,配合好,他们这一组、这一队才能读出整齐、响亮、有感情的声音。

3.读写相结合。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抄一遍。”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日常上课的内容记得快,忘得也很快。让他们完全用读去记,去复习,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的。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阅读时手不离笔。每篇文章学习前,我都会给学生时间阅读,随时进行勾画、批注。其次我还培养学生“四动”的阅读习惯,“四动”即:眼动、口动、脑动、手动。阅读不仅只是用眼睛去看,用嘴巴去读,还要动脑认真去思考去体会。动手动笔把文章中你所喜欢的、认同的、不理解、理解、有深刻体会的内容画出来、写出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会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随之提高,读一本好书,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是突飞猛进。由此可见,“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生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没有“读”就不会有语感;没有“读”就不能体会文章的色彩;没有“读”,就不会写出优美的文章;没有“读”,就学不好语文。可见,语文学习中“读”之重要,“读”之迫切。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语读书文章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阔腿裤的小秘密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