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大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分区侧重发展

2016-07-16 12:31:49陈晓龙
运动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

陈晓龙,袁 锋

(长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重庆 408100)



重庆市三大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分区侧重发展

陈晓龙,袁 锋

(长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重庆 408100)

摘 要:重庆市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直辖市,与其他地区相比,重庆市体育产业的起步较早,但是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直到被划分为直辖市之后,才步入了发展的正轨,此后,重庆市体育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但是,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体育产品数量与质量不理想、无形资产的开发不到位等,本文主要针对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分区发展策略。

关键词:重庆市三大经济区;体育产业;分区侧重发展

投稿日期:2016-01-02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将体育产业纳入到了重点发展范畴,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之下,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重,体育产业也开始成为各个地区关注的焦点。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经济的发展下,体育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是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实施体育产业的分区侧重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重庆市体育产业的成绩分析

1.1.1 体育彩票行业发展迅速 重庆市最早从1997年开始发行体育彩票,截止到2015年底,重庆市体育彩票销售终端已经超过了1 000个,为重庆市创设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体育材料不仅为社区体育健身场所和体育中心的建立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也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重庆市的很多杂志与报纸都设置了体育专栏,购买体育彩票的市民数量也越来越多。

1.1.2 体育赛事有着巨大的冠名潜力近年来,各类市场化运作的体育赛事与体育表演越来越多,组委会可以通过邮品的开发、奖杯的冠名、场地广告的征集以及标志产品的出售来筹集资金。而体育协会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市场手段来举行活动与比赛,这些多样化的比赛与活动不仅促进了重庆市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也让人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1.3 娱乐性体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近几年来,重庆市的休闲体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类形式的健身房与俱乐部相继成立,从业人员超过了5 000人,其主要分布在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汽车、高尔夫球、探险、漂流、旅游等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从重庆市娱乐性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其类型主要为运动休闲业,其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

1.1.4 相关产业得到了稳定性发展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重庆市民选择参加健身活动,对于运动服装、健康器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高。重庆市在很早以前就成立了体育用品专业市场,有效促进了重庆市体育用品消费市场的发展,以体育为主的中介行业、信息传播行业相继出现,这从侧面证实,重庆市体育产业已经开始朝着更加宽广的领域来发展。

1.2 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就现阶段来看,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发展集中在彩票发行、健身市场、体育赛事、体育用品等几个方面,虽然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1.2.1 体育产品数量与质量不理想 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因素的限制之下,重庆市体育产业依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整个经济水平的发展步调无法保持一致,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小,机构实力差。此外,重庆市体育产业的机构数量主要集中在个体经营上,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也不大。

1.2.2 无形资产的开发不到位 就现阶段来看,重庆市在发展体育产业时,都将重点放置在了有形资源的利用上,对于无形资产的开发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赛事的会标、指定产品、冠名权、队名价值的开发度不足。

1.2.3 体育产业的发展结构不合理 调查显示,在重庆市体育营业收入中,体育彩票的占比是最高的,其次就是体育用品和体育纪念品以及其他的参与性和娱乐性体育收入。虽然各类中介机构和信息传播机构开始发展,但是相关机构的数量并不多,规模也非常小,这一产业结构的发展缺乏潜力。

1.2.4 缺乏必备的人才 任何行业的发展,人才都是其中的重要力量,由于重庆市体育产业机构不健全、组织形式不规范,因此,也未形成专业的人才队伍。此外,体育中介市场的发展速度缓慢,缺乏必备的体育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真正懂经营和懂体育的人才非常匮乏,这无疑严重地制约着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情况

根据重庆市各个县区的经济特征、地理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经济区。

2.1 都市发达经济区域

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区域位于明月山与缙云山之间,嘉陵江以及长江的交汇位置和附近河谷区域,包括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等9个行政区域。重庆市都市经济发达区域总面积共计5 473km2,占重庆市总土地面积的6.6%,人口数量共计538万,占重庆市人口比例的17.4%。

2.2 渝西经济走廊

渝西经济走廊由成渝、渝黔、遂渝、渝合交通干线区域组成,这一区域仅仅围绕都市发达经济区域,其区县有万盛区、南川市、璧山县、江津市等12个,总面积共计18 828km2,总面积占重庆市的22.8%。

2.3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域处于重庆市发达经济区东部位置,包括大巴山与武陵山的部分区域,有长寿区、垫江县、丰都县等19个区县,面积共计58 102km2,人口数量占整个重庆市地区的51%。

在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下,重庆市三个经济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发展规模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济发达区域体育产业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优于其他2个地区.近年来,个别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绝对差距甚至逐年在扩大。

3 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体育产业侧重发展的对策分析

优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不能够采取同样的发展策略,需要在协同整体的基础上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出体育产业的互动效应与互补作用,注重各类体育项目的协调开发与配合,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解决现阶段下效益低下以及市场分散的开发现状,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1 都市发达经济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策略

这一区域是重庆市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中心,综合实力强。目前,在这一区域已经确立了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形成重庆市经济发展制高点,这一区域属于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心,无论是在信息、场馆还是在资金上,都有着先天的优势。为了促进都市发达区域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其中心区域位置充分地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出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这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注重体育竞技观赏也的发展,注意引进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育赛事,另外还可以与地方的赛事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开发本土体育经营产业。作为著名的汽车与摩托车生产基地,重庆市可以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多举行诸如汽车和摩托车的相关赛事,这既能够丰富赛事内容,还可以为重庆市引进大量的无形资产,提升体育产业的综合实力。第二,重视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快,有大量的中高收入群体,他们都有着良好的体育和健身优势。为此,可以先固定目标顾客群,再加强与其他2个区域的协作与交流,开发出一系列的休闲体育产业,如旅游、探险、漂流、高尔夫球等。此外,在重庆市高校集中区域还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优势,注重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3.2 重点开发渝西经济走廊的体育用品产业

渝西经济走廊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接近西部平均水平,为了促进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重庆市政府确定了渝西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发展目标,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利用城郊旅游产业与商业流通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注重卫星城镇功能的建设工作。关于这一地区,可以充分借鉴地方区域资源的优势和政府的政策,加强与大型体育用品公司的合作,利用剩余劳动力与物流中心重点发展体育服装、体育器械、体育运动鞋等体育用品制造产业。

3.3 打好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自然”牌

这一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经济水平的发展相对滞后,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与西部滞后地域,但是地区交通要道,有着显著的区域优势。这一地区的整体发展主要集中在挖掘矿山资源,有着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与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为此,可以集中开发健身、探险等休闲娱乐体育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产地,满足他们对于生活的追求。

开发山地竞赛项目,利用特有的山地资源,适当发展体育竞技,吸引更多的选手、观众,从而进一步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已成功举办4届的“重庆市武隆国际登山挑战赛”,不仅吸引国内外各路高手参赛,还以此为契机做足了宣传,大大推动了武隆的旅游、休闲以及相关宾馆、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开发水上项目,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竣工,该区将拥有巨大的三峡水库资源,可以创办各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水上比赛项目。依托自然资源发展重庆市的体育旅游、体育竞技欣赏产业都是“无烟工业”,消耗能源少,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利于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可以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产业。此外,库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为可安置库区移民、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李跃华,张晋玉.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2).

[2] 张世威.重庆市区域中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效应分析[J].重庆市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6).

[3] 曹锋华,赵东平.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快速增长点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

[4] 梁建平,董德龙.重庆市体育产业现状及快速发展增长点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

[5] 罗勇.我国体育产业链构建下四川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5).

通讯作者:袁锋(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体育产业。

作者简介:陈晓龙(1993~),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基金项目:重庆市体育局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201510)。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3.069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2-146-02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 08:57:54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冰雪运动(2021年1期)2021-07-28 07:13:08
体育产业之篮球
世界博览(2019年19期)2019-10-18 02:24:56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08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加强体育产业法治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公民与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 04:11:35
关于中国体育产业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思考与对策
电子测试(2015年18期)2016-01-14 0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