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6-07-16 17:50
观察与思考 2016年1期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未来教训

董 建 萍



关于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若干思考

董 建 萍

提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浪潮澎湃,跌宕起伏,既有凯歌行进的年代,又有跌入深谷的暂息,既有山重水复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的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道路。针对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阶段、苏联改革机会的流失、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质,以及社会主义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的认识,展开探讨,提出见解。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 社会主义 发展 阶段 教训 未来

作者董建萍,女,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杭州 3100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困境的集中爆发点。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蔓延全球的战争将资本主义拖入几乎万劫不复的境地,资本主义的丧钟貌似已经敲响。谁也没有料到,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这场灾难的止损点,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将希特勒的虎狼之师挡在了莫斯科城外的冻土中。经过战争的洗礼,苏联不仅获得了世界承认,而且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性大国。战后,社会主义进入了它最辉煌的年代,从一国到多国,凯歌行进,两阵对垒。一方是老迈的旧制度,一方是生长中的新国家,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但不到半个世纪,情势逆转。资本主义柳暗花明,社会主义陷入苏东剧变带来的低谷。

关于战后社会主义发展的研究是重大课题,笔者就以下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战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大致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5年到1964年,为凯歌行进阶段。战后的苏东阵营和亚洲主要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这个时期建立,尽管出现一些问题,但主要的发展曲线是上扬

这一时期正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时期,模式化特征明显。它的固定模板当然就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它的历史合理性,它在调动资源、发展经济、设定理想、控制社会等方面效果明显。但是这一模式的生发机制,除了指导思想上的僵化之外,还有特定历史条件下反危机举措,是苏俄在内政外交特别困难情况下的制度创设。所以它的社会代价非常之大,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并不强。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

这个时期出现了赫鲁晓夫的不成功改革,改革留下的唯一成绩是终止了斯大林时期残酷的清洗式的党内斗争和阶级斗争做法。

(二) 第二阶段:1964到1991年,为改革和大动荡时期。社会主义经历了危机,出现分化,发展曲线总体往下

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许多苏联问题专家都有一个看法,即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是一个最不好的时期。这个不好主要不是经济上的。经济上其实还可以。当时由于第三次中东战争,石油天然气价格飞涨,苏联作为能源大国,获得了巨额的石油收入,很富有。所以勃列日涅夫宣称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了。这一时期苏联建设了约16亿平方米的住房,80%的家庭分到了新房。加上物价低廉,汽车普及,人人有工作。①参见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83-634页。小日子单方面看看真是还可以。它的不好主要是政治上的。从事实判断看,这是一个向斯大林体制全面回归的时期,它拒绝任何改革;从价值判断看,这是一个不具有任何进步意义、政策上没有任何可取性的阶段。对内压制,党内外民主越来越少;对外争霸,发动阿富汗战争等。

更可悲的是,勃列日涅夫知道自己没有斯大林那样的威信和决断,也没有赫鲁晓夫那样的魄力和干劲。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他只能给追随者高官厚禄,以换取对他的拥戴。笔者认为,在苏联前期,它的体制弊端的缘起,客观原因、历史局限性占了很大比重,有它的不得已之处;但对勃列日涅夫而言,已经嬗变成主观故意、利益交换。因此到戈尔巴乔夫这个政治低能儿执政时,根本无力回天。这个时期东欧即便有所改革和调整,但是由于他们与苏联的那种唇齿相依关系,要么改不下去,要么与苏联决裂。最后合力共振,互相拖累,导致苏东剧变。这一时期中国改革已经出发,也经历了变局,但是挺过来了,坚定不移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第三阶段:1991年至今,各国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时期

苏联解体尽管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但是也释放了各国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空间。俄罗斯和东欧、西欧以及世界各国各社会主义政党(共产党)仍然活跃在政坛上,尽管力量有所削弱,但是还在发声,阵脚大致稳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势头强健,理论不断创新且日益体系化,发展战略有很强的连续性,综合经济实力升为世界第二,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离我们这么近过。

总之,战后70年社会主义尽管发展曲折,但就目前态势而言,任何对社会主义抱悲观失望的态度都是目光短浅的。

二、苏联在战后至少流失了两次改革的重要机会

斯大林是世界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犯有严重错误的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在建立社会主义体制时,历史给他的选择空间很小,有一系列双刃性质的机制建构(如干部任命制,考虑了制度效率,但留下了少数人决策的弊端)。按理说,这样一种初创的特殊的模式,应该随着经验的积累、各方面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改革完善,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苏联多次流失改革机会。

战后,苏联至少失去或放弃两次改革机会。

第一次改革的机会出现在二战结束时。①沈志华:《这才是赤裸裸的苏联解体真相》,《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15日。二战改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它原来被排除在国际体系之外,斯大林有强烈的“孤岛意识”和不安全感。后来不同了,苏联不仅进入了国际体系,而且开始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战争打开了苏联社会封闭的窗口,为战后苏联内外政策改变提供了契机,苏共党内也出现了改革的“列宁格勒派”。研究表明斯大林确实也作出了一些调整。为了打消盟国的疑虑,先是主动宣布解散共产国际(1943),后又允许新成立的东欧各国有条件地保留多党制、议会制,鼓励中共与蒋介石政府和谈组建联合政府,等等。总之希望与外部世界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保持沟通、协调甚至合作。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战后不久西方国家率先发出遏制苏联的声音,“铁幕”重启,盟友又变成了敌人。斯大林被迫重新布局,对苏联国内出现的改革呼声不再容忍,坚决镇压,如列宁格勒派案件,是又一件冤案;对外精心筑起了防火墙,把精力放到建立“华约”和“经互会”上,致力于依靠社会主义体系的内循环发展自己。打开半条缝的窗口重新被关上,复杂的局势导致这次改革机会最终流失。

第二次改革的契机来自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1964)。赫鲁晓夫是乌克兰工人出身的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斯大林逝世前,他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兼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属于斯大林小圈子里的人。其实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在改变斯大林体制(至少是某些方面)上,苏共内部已有心照不宣的共识(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无论谁上台都会做) 。赫鲁晓夫当政后,党政军三权在握,主导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总体上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鲁莽。笔者给他的总结是“三无改革”:无政治智慧。比如在苏共全党、苏联人民以及全世界共产党没有任何精神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在苏共二十大做秘密报告,后秘密报告被美国中情局获悉,公之于世,导致共产党的被动局面。无理论准备。他批评、反对斯大林,把文章做在斯大林的个人品质上,但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和发展战略缺乏冷静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无合理决策程序。他喜欢个人独断、行政推动,行事风格随意,朝令夕改,搞得干部无所适从,怨声载道,不时有一些贻笑大方的决策和行为。

但是,赫鲁晓夫改革毕竟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苏联力度最大的改革,他也做了许多对的事情。比方在国际局势方面,斯大林讲战争不可避免,要与帝国主义决战。但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当时都认为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在核时代,核战争没有胜利者,人类的唯一出路就是和平相处。所以他提出“三和一少” (“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少支援世界革命)。他是第一个出访美国的苏联领导人。正是在赫鲁晓夫时代建立了美苏首脑会晤机制,使国际紧张局势在关键时刻有了减压阀。他主张发展农业,这是苏联经济结构的短板。他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案,极大地抚慰了苏联社会的伤痛,最重要是,他终止了斯大林时期处理党内矛盾的极端做法。他还主张降低高官工资,大幅度提高普通工人的工资,取消了很多干部特权。

赫鲁晓夫还试图对斯大林体制的核心干部制度发起冲击,改变实际存在的终身制,实行干部任期制与轮换制度。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在每次换届选举时,苏共中央委员会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要更换1/4,加盟共和国中央、边疆区委、州委成员至少要更换1/3,专区委、市委、区委、基层党委会成员至少要更换1/2,并且连任不得超过三届。这个“新政”在从未实行过任期制和轮换制的苏联干部中引起恐慌和严重的抵触。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经投票解除了赫鲁晓夫兼任的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军委主席一切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为总书记。“新政”被全部废除,改革夭折。

也许,有人会说,像赫鲁晓夫这样的改革也不一定能够成功。但历史证明不改革一定没有未来。赫鲁晓夫的改革毕竟苏共主动为之的,且开始试图规范党内权力的形成机制。一次又一次放弃或失去改革机会,使得苏共执政和苏联体制的弊端得不到改善,终至积重难返,并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的大局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三、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形态的总体规定性

这里的“战后社会主义”概念,有特定的时空界限。时间上,指的是战后70年来;空间上,指的就是苏东中越等15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中,苏联虽为“超级大国”,但是它的起点就是落后国家。民主德国虽为原先进国家,但是被战争破坏,有一个重新现代化的过程。其他国家,大部分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当代社会主义率先在落后国家产生,引发了被称为“世纪难题”的悖论,与马克思原来设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相径庭。这个问题在理论界曾经是一热点。但是以前我们或者把注意力放在论证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从而后来者居上;或者批评苏联把马克思对于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设想,前移到前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实中,从而超越(混淆)了阶段,犯了急性病。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根据“老祖宗”的设想,应该是超越资本主义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如果把资本主义认定为现代社会,那么社会主义就是后现代社会,有着自身的一系列机制特征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人,把人从资本主义异化(即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由本性,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但是“前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没有讨论过。在他们眼里,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讲“什么是社会主义”,其实更多追问的就是什么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换句话说,就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性是什么。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用他的语言第一次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笔者认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其本质就是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形态,就是要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体制和社会政策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有丰富的内涵和较高的要求。换句话说,现在我们还达不到社会主义,或者说只处于“初级阶段”。至于替代资本主义,并不是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所要考虑的问题。

苏联错误地理解了他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的性质,以为自己长得够大了,把与资本主义决战放到首要位置,在全世界与资本主义为敌,耗尽国力而趋之不悔。中国在毛泽东时代也有这个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性质也作了不切实际的想象,对内对外都要消灭资本主义,最后搞阶级斗争干扰了现代化进程。而邓小平的“本质论”,实际就是把现代化放在首要位置,在现代化过程中渐进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战后社会主义在很长时期内对现代化的理解也是失之片面,或以为经济方面的综合国力就是现代化的唯一指标,忽视政治体系、社会体系、生态体系的建设。更有甚者,还认为自己在文化上是先进的,把资本主义某些制度和文化精神当做垃圾,失去了对人类文明的鉴赏力和汲取力。

由邓小平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正是由于对自身定位日益接近真实,实行了正确的路线,所以才会有今日之进步。

四、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比如2015年9月28日,他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他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合国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21世纪更好回答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①《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9月29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了这一观点。他说,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②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

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过“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概念。

这一超越民族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共同体”表述,不仅是理解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点,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全球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无论社会制度如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既然是“共同体”,“和谐世界”、“合作共赢”就是最优选择。

强调“命运共同体”,在社会主义而言是一种新的境界和进步。这一思想,在战后70年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断断续续被提出过多次。比如最早赫鲁晓夫时期的“三和一少”思想,就是认识到各国命运休戚与共,战争只能带来毁灭,苏联需要在战略上调整武力对抗的对外政策。19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强调要共同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主动放弃“准备打仗”的战略思维。19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继承了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思想,在遏制核武器方面与美国达成一定共识。今天,中国进一步明确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表明中国是主流世界体系的参与者而非对立、破坏者。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定位的原则立场,是对阶级斗争思维的进一步否定。

倒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总是对社会主义和前社会主义国家心思复杂,对中国的发展时时使出牵制之举。今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重大节庆点,俄罗斯和中国高调庆祝,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暧昧,日本居然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在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保持中立”,这也反映了当前世界格局的某些特征:若隐若现的冷战思维和遏制迷思。中国绝对不赞成所谓的新两极格局之说,它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需要警惕,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给苏联造成的困境,会不会重新加诸于中国。

责任编辑:凌 雁

猜你喜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未来教训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二战对人类文明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二战对人类文明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教训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人权宣言》的影响
小动画·大威力
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电影业的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