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辉一家三口的三种生活

2016-07-15 16:45燕子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园长妻子女儿

燕子

2016年3月初,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和妻子董静、女儿许尔茜合著的散文集《咱家三口的三种生活》出版了,书中描绘了他们一家三口三种不一样的生活,文笔生动,内容丰富,情趣盎然。

油盐酱醋的生活也很美好

1982年7月,安徽怀远县的许辉从安徽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宿州市人民政府上班,并在工作中与后来成为其妻子的董静相识相恋。许辉性格内向,不善言语,董静却有着皖北女子特有的爽朗,两个人性格互补,相互吸引,很快步入婚姻殿堂。次年春天,女儿许尔茜出生。不久,许辉被调到合肥市文联上班,妻女也跟着来了合肥。为了汲取更多的素材,许辉常常徒步走乡串镇,一走就是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董静只能靠书信了解丈夫的踪迹,照顾女儿的重担更是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可她从未在女儿面前抱怨过丈夫半句。

每次做饭的时候,董静都会搬个小凳子给女儿,让她坐在厨房门口,既是陪自己说说话,也是母女俩最佳的聊天时间。有时,她会用现有的蔬菜给女儿做只小动物把玩,或者把烧好的菜给孩子尝一口,更多的时候,她则会给孩子说起丈夫在外的工作和生活。在董静的巧心经营下,简陋的小家笑声不断。每次,许辉从外面回来,老远就听见妻女的笑声,这让他觉得踏实、幸福。

许辉在家的日子,对许尔茜来说就像是过节,她常常缠着爸爸问东问西:“爸爸,你在外面能看见很多萤火虫吗?你遇见过很厉害的狗吗?它会咬人吗?”许辉总是摸着女儿的头,跟她说着外面的世界。他说有一次,他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采风,借住在一户老人家里,老人姓田,村里人都喜欢叫他“老田叔”。老田叔一个人,无儿无女,生活很贫穷。可老田叔特别喜欢喝酒,即使没有下酒菜,也能喝上两杯。一次,他邀请许辉陪着他一起喝,唯一的下酒菜,就是刚从菜地里摘回来的两根黄瓜,新鲜带刺的那种。老田叔喝了一口酒,咬了一口黄瓜,对许辉说:“别人都觉得我很可怜,可我从来不这么觉得,一个人生活有好处也有坏处,而我尽可能地去寻找好处,这样心里才不会觉得空,你看我一个人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挺好。”

听爸爸说着这一切,许尔茜似懂非懂。许辉轻声告诉女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由油盐酱醋组成的,到处都是烟火味。聪明人能把油盐酱醋的生活过得诗意,而笨的人则只感觉到枯燥无味。”在爸爸的影响下,许尔茜聪明懂事,生活中很多细微平常的事,都能让她高兴半天。

2002年9月,许尔茜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徽大学对外汉语专业。2006年,已上大四的许尔茜面临两个选择:保送读研,毕业后留校任教;报考北京语言大学的研究生。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准备,她终于如愿拿到了北京语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把妻子培养成作家

女儿去北京上学后,许辉夫妻俩的生活一下子空了下来。为了不让妻子闷在家里,许辉每次出去采风都带着妻子,权当是散心。

2006年10月底,董静和许辉一起去外地探亲,看到一家农户门前一块不大的土地上,种满了瓜果蔬菜,看上去十分诱人。回来后,董静看着自己家中50多平方米的大露台,只是种着几盆病恹恹的花草,不由得感叹说:“咱家露台这么大一片地方,还不如种些菜更实用。小时候,在乡下跟着老人在田里种这种那,亲手种植的,味道想起来都甜。”许辉觉得妻子的话有道理,孩子大了,总会离开他们,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让二人生活更多姿多彩。

第二天,两人就开始整理起来,他们先淘汰了一些花草,腾出空地。接着买了些蔬菜种子,顺便又买了一些肥料以及营养液。

等到许尔茜放暑假从北京回来,露台上郁郁葱葱,甚至连下脚的空都找不到,散养在园中的17只野生乌龟在菜叶子底下悠闲散步、穿行。当天晚上,董静从园子里摘下鲜嫩的黄瓜、红透的西红柿,给女儿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她自豪地说:“尝尝我这城市农妇的成果,这些菜味道正宗,口感好,绝对绿色无污染。”许辉一边给女儿夹菜,一边乐呵呵地自嘲道:“以前我是园长,你妈妈是看客。现在她是园长,我是个打散工的,闲来就帮园长干干活,或偶尔来收获一些园长的劳动成果……”正聊得起劲时,屋外下起了小雨,听着雨水打在花架和花草上沙沙作响,许辉一时兴起,给露台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听雨花园。

照顾听雨花园的日子,忙碌且充实。每天晚上,董静都会跟丈夫说起菜地里的变化,茄子花落了,或是辣椒已经能吃了,这些事都让她感到兴奋,常常一说就是半天,像一个快乐农妇。听多了,许辉建议妻子,可以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留着以后慢慢看,人的记忆是会遗忘的,而写下来的东西则能永久保存。听说让自己写东西,董静连连摆手:“我的手只适合拿锅铲,拿笔杆子不行,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能见人。”许辉劝妻子道:“这样,你负责给我做好吃的,我负责教你写作,给你当老师,怎么样?”丈夫劲头很足,董静不忍驳他的好意,便决定试试。

写作之前,许辉让妻子先看书,慢慢地看,古今中外的书都看。刚开始,董静很难静下心来看书,但慢慢地,她便能看上一两个钟头。等妻子的书看得差不多了,许辉便鼓励她动笔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别有顾虑,也别怕写不好,文学这东西,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你觉得好就行。”于是,董静开始用笔记录听雨花园里植物和乌龟们的成长,记录外出旅游时的见闻和感受。慢慢地,董静笔下的文字逐渐变得生动起来。

2011年,在许辉的支持下,董静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自己学车的经历和拿到驾照时喜悦的心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给一家报社投稿,没想到文章居然发表了。拿到报纸,开心的董静立马给女儿打去电话。许尔茜为母亲高兴,感叹道:“没想到,爸爸这个作家,当老师也有一套,这样下去,咱家马上就要出第二个作家了。”

董静在丈夫和女儿的赞赏、支持下,创作了很多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她的文字简单干净,没有华丽的修饰,却朗朗上口。受妈妈的影响,许尔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也会抽出时间写作,以此作为对自己一周辛苦学习的犒劳。

咱家三口的三种生活

2012年年底,董静的作品《三只小鸡》在报刊上再次发表,许尔茜也不甘落后,写了《我的超级妈妈》并发表。

董静拿着自己和女儿的作品,在丈夫面前炫耀道:“你看看你这个知名的作家,还不如我和女儿高产,你得抓紧时间喽。”为了追赶上妻女的脚步,许辉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飘荡的人儿》《三五个朋友》《夏天的公事》《尘世》等,作品曾获得上海文学奖、《萌芽》文学奖、安徽文学奖。2013年12月,许辉当选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2015年2月,董静出版了个人散文集《有一种爱叫放手》。许辉在博客夸赞妻子道:“这几年老婆很辛苦也很努力,像个小学生一样,一点一点开始学起,有今天的成就不容易,为老婆点赞!”为了祝贺妈妈,许尔茜给妈妈买了一部iphone5手机,这样董静时时都能记录下身边的新鲜事物。

就在董静夫妻俩的作品一篇接着一篇出炉时,女儿那边也频传喜讯。如今年龄不大的许尔茜已先后执教于北京语言大学、清华大学、澳大利亚科林伍德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同时兼任美国《学语文》杂志主编,还是哈佛大学的中文老师。

2016年3月初,许辉和妻子董静、女儿许尔茜合著的散文集《咱家三口的三种生活》出版。4月中旬,出版社给许辉打来电话,通知他一个好消息,《咱家三口的三种生活》销售一个月来,销售量已经有上万册,遥遥领先同期出版的其他散文集。这让许辉一家三口感到十分欣慰。晚上,给女儿打电话时,董静笑着说:“看样子,我们这两个半路写作的人沾了你老爸的光。”许辉听后摆摆手:“咱家三口各有风格,缺一不可。”三人约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合作一次,让这个家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猜你喜欢
园长妻子女儿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海的女儿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女儿福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