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探究

2016-07-15 10:30王慧
人民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重点特征

王慧

【摘要】党的制度建设改革不仅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力地推动“四个全面”战略的贯彻实施。当前“五结合”的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着力于完善民主集中制、改革党的领导和执政制度、推进党的制度的系统化。因此,以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改进作风的常态化、以权力制衡为重点深化党的反腐制度改革,成为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特征 重点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25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只有不断深化和创新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才能推动党的建设工程取得长效进步。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始终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水平,始终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保证,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措施,是提高党的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党内建设制度改革必须与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相结合。全面深入调研党的制度改革的综合因素和总目标实现的途径,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制度建设虽然只是党的建设中的一部分,但是其他党地建设与之融为一体并依附于它得到具体实践。党的制度建设的内容具体是指党在思想、作风、组织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良好经验和方案以制度规章的形式保留下来,并继续沿用。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党的自身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健全,是改革党内现况与新形势下的不协调的部分,从而达到利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化党领导的改革事业。党的建设制度层面的改革充分展现了党在现阶段制度建设自我创新的良好作风。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特征和着重点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都必须以服务于党的核心任务和中心思想为原则,不管是发展党员还是党风建设。这种统筹全局的政策制定被称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并不是凭空臆想而来,真理来源于实践,制度也同样产生于实践的需求并不断被实践所检验,其中有些制度产生于党政管理的基层创新,因此只有当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效而实际的结合起来,国家的各项制度改革才会有显著的成效。

第二,长期性、阶段性和回应热点问题相结合。党内建设中有许多基本制度,有些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是党内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关于民主集中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具体实施民主集中制、科学决策的具体方案、党内选举如何有序进行等等,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与现阶段的社会条件、社会各方面运营规则的科学化息息相关。在民主集中制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平衡上,根据我国《实施方案》的各项规定,建立基层党委民主决策制度,改善党内的选举制度,建立民主集中制下的规范性和引导性制度就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合理衔接。

第三,继承与改革相结合。党内的各项制度改革是继承我国长期发展的科学理念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制度改革中是集成和改革相结合的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在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寄希望于各级干部领导的觉悟与人民群众联系,难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这就要求改革的力度需放在建立党内领导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继承与改革的结合上。

第四,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党的各项制度改革不仅包含统筹全局的宏观制度,还包括具体实际的微观制度。宏观性方面的制度非常重要,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制定,不仅影响着党内的政治生活,甚至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形态也有深刻重大的影响。微观制度的修订也同样重要,它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基层党建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只有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才会为党内政治生活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五,制度规范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党内的任何制度都是一定特殊价值取向的体现,简而言之,党的所有制度规章都是党的宗旨和理念的体现。党内制度相应功能的最大发挥需要科学的强制性和必要的教育引导相结合。教育的形式不是单一的,教育产生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包含干部培训教育制度,也存在着其他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只有把制度规范和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才会对所有制度本身产生深刻的认同。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主要应从党的制度本身入手。第一,逐步完善党的根本制度。我国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谓的民主集中制就是将原则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处理。然而当在群众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时却常常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发生,例如权利失衡、群众并未获得充足的民主权利、政府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对党的制度建设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内容改革,与现有内容相比,改革后的内容要突出全国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地位及其最高立法权、决策权、监督权;二是民主集中制的程序改革,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落实就是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首要的程序制度,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也对我国的选举制度进行了完善;三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范围的改革,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就必须要处理好个人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四是民主集中制在监督方面的改革,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求监督机制不仅仅要落实到实际中,也应该抓好思想、纪律等方面的监督。只有党的根本政治制度得到了完善,才能不断提高我党的政治水平。

第二,逐步改革党的领导与执政制度。党的领导和执政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必须要不断深化党的政治制度和执政制度,充分发挥党的执政作用。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党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思想问题即“四风”问题,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亟需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首先,要理清党内部门之间的关系,例如党和人大的关系、党和政府的关系、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等等;其次,要将党政职能进行分离,形成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工作机制;最后,对于各项制度的完善与实施都应有完善的配套制度,使制度改革更加严谨化、有序化。

第三,逐步提升党的制度的系统化。逐步提升党的制度的系统化是对党的制度进行严密性改造的具体方法。从制度系统化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以党的章程为根本,其他各项制度都不得与政党制度相冲突,各制度间要相互统一,共同为党的章程服务;二是党的制度的确立要符合国家法律的标准,使法律成为党的制度执行的重要保障;三是国家制度的确定必须要立足实践,一旦出台就必须严格执行下去;四是将党的具体工作经验适时以制度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调整和补充党的制度体系。以上几点为党的团结统一提供支撑,是实现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意义

新时期,改革与创新党的建设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党内相关制度,以适应新时期党所面临的难题。

从理论上来讲,党的制度建设的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政党,因此党的制度建设必须要遵循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和原则。随着社会与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在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着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潮激荡的时局。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党制度建设的改革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一是在党的十三大上,针对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二是在党的十六大上强调要从思想、作风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制度建设;三是在党的十七大上,民主集中制成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新方向;四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这一概念并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纳入其中;在理论上对党的制度建设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

从实践上来讲,党的制度建设改革与创新推动了新时期“四个全面”战略的大力发展,切实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并将其与党的建设相结合。在加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同时又促进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等。党的制度建设改革有助于巩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治理能力,从而推动政治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我国一直提倡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就必须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深化党的制度建设的改革。现阶段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包括对执政实践中党的自身建设经验的丰富与发展,又包括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使命和责任的理论逻辑探索。例如我国现阶段的民主集中原则的落实还存在一系列弊端,因此在民主集中制的改革上,习近平指出要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促进民主集中制的建设与完善。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

新形势下,我国正在紧抓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其中重要部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改革总目标的实现与否。为了保证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相关领导人在研讨工作会上提出:要想矢志不渝的推进我党的深化改革就必须要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做起,在改革过程中要有计划、有重点,坚决取缔不合理机制,努力完善制度建设,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供新的方向。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有以下几点:

从意识形态方面出发对党的思想建设制度进行改革。优先把意识形态的改革放在首要位置,主要是因为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当前混乱的国际形势下,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出现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因此为了保证党的思想建设的正确性,必须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思想建设有两大鲜明的特征:包容性和创新性。通过思想建设的改革将马克思主义推向大众化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在进行思想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尊重人民的选择,形成以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心,以群众利益为目的思想改革。通过党的思想建设制度的改革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促进党和人民的共同发展。

以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重点深化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党的组织建设的改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党的组织建设改革主要包括:

第一,科学用人制度的建立。该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促进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建设。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用人制度的重中之重,在进行人才选拔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部考察,并将群众意见与个人业绩结合起来作为考察的对象,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与辨别能力。

第二,建立严谨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以前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主要是以经济增长的力度和速度来对员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必须要对干部考核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以资源、环境、安全、社会保障、人民生活素质等多因素一体化的考核体制。

第三,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干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干部部门化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干部管理部门的有序化发展。因此在干部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主要是打破干部部门化,不断拓宽干部的视野和升迁渠道,实现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改进作风的常态化为重点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制度改革。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作风问题也在人民群众中显现出来,作风问题主要体现在“四风”问题上,“四风”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党的作风建设制度改革的步伐,因此必须要解决出现的“四风”问题。解决的根本路径是建立常态化的机制。该制度主要是激励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意识,逐渐改善“四风”问题,促进领导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形式主义是“四风”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作风问题,因此要切实反对形式主义以改进文风。勤俭节约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在政党伦理方面,勤俭节约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倡导领导干部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和工作作风,对工作生活作风不正行为进行严惩。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政绩考核体系。目前党内存在着官员运用职务之便搞特权化,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我党的宗旨,因此为了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建立反特权相关制度,并对党员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的监测,防止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特权思想和作风,才能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制度改革。

以权力制约和权力制衡为重点深化党的反腐制度改革。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腐败制度将成为制约国家进步的强大阻力,因此必须要进行彻底的反腐制度的改革。深化党的反腐制度改革不仅是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也是确保总体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党的反腐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反腐制度的建立,确立反腐的相关法律法规是进行反腐改革的重要保障;二是以小见大,从部分到整体进行改革,优先改革和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反腐败协调小组,然后逐步深入改革;三是抓紧落实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不断强化上下级的工作关系,对有严重违纪行为的特别是在反腐改革中查到的违纪行为要坚决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四是由部分领导组成考核班子,不定期的对各级领导进行考核。这是纪检机关领导干部管理权限的重大调整,是实现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的组织保证。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注释】

①“习近平:在十八大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②潘立魁:“十八大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梳理与展望”,《探索》,2012年第6期。

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责编 /苏娜(见习)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重点特征
存在感
抓特征解方程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