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洋
明初,济南成为山东省会,省、府、县三级的各衙门在济南城中交错罗列。从那时起,省政府大院作为政府机关驻地就备受人们关注。岁月流转,省府大院经历多次变迁。5月6日,本刊记者亲历省府大院,探寻千年历史在这个大院里留下的痕迹。
“只有三处没变”
省府大院的地理位置极佳,北邻大明湖,南望千佛山。从北门走进去先是一座砖砌的高大影壁墙挡住了视线,使这个自明末就存在的政事要地略显神秘。没有这个影壁墙的话,省府大院的北门就能直通南门,直至南门外的省府前街。
省政府大院占地面积9.07公顷,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有东区、西区两条建筑中轴线。自宋代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挥毫泼墨,曾巩曾在济南任职期间撰《齐州杂诗石刻序》来记叙大院里的建筑。至抗战前,大院内仍有古代石碑数百尊。如今,大部分古代建筑以及记录历史沧桑的石刻都已不复存在。
省府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宝峰从1976年就在大院工作,至今已经有40年。他告诉本刊记者:“现在省府的北门是后期建的,最初北门很窄,通着一个小上坡,一般车过不去。”建了北门之后,根据山东建筑的特色,又修建了现在的影壁墙。
刘宝峰保存了一张2003年制作的省府大院平面图,十余年时间,如今的大院已发生很大变化。在刘宝峰印象中,只有三处没有变:其一是省府南门,即明末所建布政司大门,红柱青砖,古朴庄严。同一风格的明代布政司二门以及贡院的一道内门已在1992年大院改造时被拆除。其二是南门内原布政司二门的两处方水池子,东西互通。其三是南门外东边松树跟前的一块大石头,“自我小时候记事起,就记得这块大石头,但是没有人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
曾经的省府大院以四合院为主,上世纪70年代末,大院的工作人员只有三百多人,“发工资用现金,一个上午就发完了。”现在的省府政务机构繁多,人数也大大增多,于是大院在建国后数次扩建,办公楼不断增多。
消失的“鸟笼子”和“玻璃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省府大院西侧尚有一座幽静雅致的“西花园”,那里古树参天,泉水丰沛,溪流潺潺,乌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80年代初,机关大院改造时,砍掉了古树,搬走了假山,填平了泉池,在此建起了数排宿舍楼。刘宝峰回忆,“这些宿舍楼后来用作办公。”刘宝峰的办公室就位于其中的一间。
“高台房”是历届省长办公的地方,之所以成为“高台房”,是因为在普通层高的房间下设计了一个地下室,地下室部分通风口露出地面。从地面要修建台阶才能上到屋内。刘宝峰告诉本刊记者,当年解放济南的时候,王耀武曾把高台房的地下室当做指挥中心。“高台房”经过加固,沿用至今。
在“高台房”西南侧,曾有一座俗称“玻璃房”的小型建筑,因南北两墙大面积使用玻璃窗而得名。这座建筑为民国年问所建,造型为立柱结构,中西合壁,小巧而沉稳,典雅而庄重,可惜在1982年绿化整修大院时被拆掉。
清朝末年在贡院北区西部号舍旧址上建设的山东省咨议局,主体是一幢下方上圆、环周叠出、错落有致、造型精巧的圆形木结构建筑,人们称之为“鸟笼子”。1962年之前,这里曾作为政协山东省委员驻地,原议会大厅改称政协礼堂,后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办公处所。1973年,这座70多年历史的建筑被拆掉,旧址上建起了省政府机关宿舍楼,俗称“八座楼”。
提起省府大院中最有“年头”的,刘宝峰说非两棵树莫属。其中一棵老槐树已经500多年了,记者看到并不茂盛稍显飘零的树冠斜斜的倚在古老的树干上,有三支支撑架加固在树干周围。但还有一棵树比老槐树更老,刘宝峰介绍到:“在高台房的西北侧,一排C形平房前,有一棵宋代的海棠树。老干已朽,新枝茂盛,围在青石砌就的多边形花坛中。花坛刻石‘宋海棠3个行书大字,出自已故书法家高启云的手笔。”
大院里的泉池
省府大院内,现在还存有三处著名泉池:华笔池、凤翥池和玉乳泉。
位于原布政司二门内侧的“凤翥池”,池周饰以石栏。东池北壁嵌“凤翥池”石刻,西池北壁嵌有题记。由此向东,至大院东南隅,又有一池,池壁嵌“华笔池”石刻。华笔池池水与珍珠、芙蓉两泉一脉相通,涓涓细流,注入凤翥池,最后流进大明湖。
凤翥池北原有太湖石一具,形状奇特,翼然而立,如凤起舞,故名“凤翥石”。这具见证了此地数百年历史沧桑的凤翥石,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仍保存在大院内,今亦不复存在。如今,凤翥池虽经重修,但池水静谧灰暗,难见昔日风采。
华笔池处,明清时代为贡院。1792年八月上旬,山东布政使江兰到这里主持科考事宜,使人分别在贡院和布政使署内,凿成“华笔池”和“凤翥池”。江兰撰写《新浚凤翥池记》,并书写刻于石上。题记对华笔、凤翥两池的挖掘做了概括叙述。“华笔池”因在附近建设机关宿舍,于1992年被埋于水泥路下。刘宝峰还记得当初未被掩埋的“华笔池”年久失修,池水极深。“现在架空了被埋在地下,去它的上方踩一踩,还会有空洞的回声。”
玉乳泉位于大院西部,凤翥池西北,雪泉以东。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济南大观》有载。因泉滴滴如乳汁而得名。泉池原长40米,宽30米。1999年修复后,呈方形,长宽各7米,深2米,以块石砌垒,呈不规则状。水涌出后与众泉水相汇沿暗渠流入大明湖。如今的池水当中畅游着几条锦鲤,旁边的小方池不断将水涌入大池子。
承载着岁月变迁的省府大院,省府前街游人络绎,被济南最繁华的泉城路和大明湖夹在中间,隐藏在现代化城市的“丛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