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刻字儿

2016-07-15 07:57王一冰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6年6期
关键词:印泥刻字刻刀

说到篆刻,我只是爱在石头上刻刻字儿而已,人慵手懒,远远够不上专业,甚至连合格的业余爱好者都不算。

水平这种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个中因缘,是一些很久远的往事。

起初,我是爱画画的。不仅父亲喜欢舞文弄墨,表兄们也会提笔画猛虎,用各色圆珠笔画经典战役。我则从小画《变形金刚》,画《圣斗士星矢》,画蔡志忠,画素描书,画一切自己感兴趣的形象。父亲从不强迫我如何,只是在大约五年级的时候,扔给我笔纸墨砚和一本书,让我画点正经的东西,也不检查,也不过问,一切都由着我的性子,而我所画的无非白菜、螃蟹,自得其乐。有阵子,小学生集体闹电视书法热,我也跟着凑趣写了几天大字,后来不了了之了。

少年时,总以为自己多知,掌握了全世界的常识,每每谈及图画,我便油然而生先知先觉的优越感。升上初中之后,美术课的内容远比小学丰富。我凭借着从小到大的濡染,主动要求做了美术课代表。美术老师教我们素描、速写、水彩、国画,他日常办公的美术组办公室,在学校老旧的红砖楼的二楼。一扇不大的窗,临窗两张木头办公桌堆满学生作业,门边深色天鹅绒上面错落的静物,卷柜上刚刚临完的《西泠印社记》,信手戳在墙边的水彩、水粉,随意悬挂的《洛神赋》行书……这一切,对我而言,充满了琳琅满目的诱惑。

美术老师搞国画作品展,我画了一幅自出机杼的所谓山水,以为有墨有绿便是“青碧”了。隔壁十二班有个男生交了一幅工笔的小品《蟹爪兰》。使我震惊和羞赧的,除了工笔这种精细清丽的画法,还有钤在画幅上的朱红的印章。

自以为是的常识,也有不够用的时候。

我怀揣着对印章的好奇,找到了美术老师。这个和蔼的老人周末的时候把我叫到了他的家中。打磨印面,写印稿,印稿上石,刻制,修整,钤印,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完成了篆刻的启蒙。

所幸,家里找出了一小块巴林素章,还有好友送我的一方机器雕钮的青田。砂纸倒是有,但是并没有刻刀。我把钢钉磨尖了,胶合在两根木片中间,缠上棉线,便做成了一把不合规制的急就的刀。我用这把“刀”,刻了平生最初的两枚图章。家中没有专门的篆刻印泥,就用广告颜料兑面粉,调和了自产的“印泥”。自己的印,首先出现在了临摹的邮票《桃园三结义》上,我以为这幅涂满了厚厚的水粉的人物画,就叫做“工笔”。

初中除了日常的课业,我一面照着俞致贞的书画工笔,一面摸索着刻石头,自得其乐,这是我当时能想到的最美丽的生活。上了高中之后,工笔画不怎么画了,倒是印章一直在刻着。从早先连冲刀、切刀都不知道,到在电视广告片惊鸿一瞥的镜头里学会了执刀法,再到照着高中美术老师惠我的《青少年篆刻五十讲》进行系统临习,自学篆刻“纠缠”了我这么多年了,还爱着。

早已用上了专业的平口刻刀和书画印泥,每天把这套家伙装在书包里。那时候的石头真便宜,一两块钱就可以买到质地优良的青田和寿山,但是少年时的口袋,空的时候总比富裕的时候多。把七八厘米长的石头锯成两块双面用,今天想来,也算是一片痴心。

1999年,在老师的怂恿下,我参加了“双龙杯”全国少年书画比赛,一朱一白,参赛的两枚作品获得了书法类的一等奖。看着加盖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大印的奖状,我天真地以为自己终于有所成就了。

到了大学,刻刀、石头更是如影随形地跟着我,我把刻印章的风气又带到了大学。始终无师自学的我,尽情享受着“雕虫小技”带给我的沾沾自喜的快乐。我也曾把作品拿给美术学院一位颇有印名的老师求教,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还是要夯实基础,学习汉印才是正道。然而,我哪里把这话放在心上,哪里懂得其间的真谛呢?信马由缰,奔跑在纯粹兴趣和快乐的草原上,久而久之,便迷失了通向风景的方向。

其实,我也自知不足,一来全凭热情和冲动,二来确实不重基本功,缺少对古印和明清以来流派印风的学习。还有,就是书法不佳的拖累,治满白尚可,经营朱文,便倍觉吃力。

时间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一去不回,转眼,捉刀二十多个年头了,但是进步和成绩却始终如蜗牛一般,并不比原地踏步快多少。看着网络上那些晚生于我者,三五年就练成了扎实的面貌,羞赧之情无以言表。于是,在工作之余,找时间多动笔和刀,回到传统,回到基本功,重新系统学习。

在石头上刻几个字儿,看起来真像一门高大上的手艺,但是只有自己才知道,我于篆刻,还远远没有上路。真想回到二十年前懵懂的年华,那个用全部生命去轻狂和痴迷的年纪。只是,我依然兀自爱着在石头上刻字儿,这样一颗小小的匠心。

我想,就这样吧。

所希无他,唯愿小朋友们有志斯业的,少走一些弯路。

(王一冰,辽宁锦州人,现为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业余爱好篆刻。)

猜你喜欢
印泥刻字刻刀
智海急流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刻刀风骨:秦胜洲作品选
趣图
趣图
“老外长城刻字”该如何面对
昂贵的“印泥”
胡同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