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洁
(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公司上海200235)
基于案例分析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陈依洁
(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公司上海200235)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力能源作为社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建设,更关系到民生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生活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力能源的发展,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面对时有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断改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解决并防止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将针对我国电力安全管理的现状,对实际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案例的经验教训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案例分析
电力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电力集团虽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不可侵犯的地位。但是,在各种新能源行业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的情况下,电力集团想要保证自身地位的稳定和长久性,必须创新自我,在推动电力集团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并针对时有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重视电力安全的生产管理[1]。
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家、社会以及人民对于用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时有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在暴露了现今电力安全存在隐患的同时,更是增加了电力集团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压力,使得电力集团在新时期进行转型的重要节点的时候,不得不更全面、慎重的去考虑电力安全的生产管理[2]。
2.1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回顾
2015年x月x日,某省电力公司的电业局电厂留守处,根据作业计划针对110kV变电站部分设备进行年检,并按照要求办理了电力第一种工作票,其工作任务为:小修10kV开关柜(216、214、210、208、206)、例行试验和保护全检以及小修电压互感器(3×24TV)本体与例行试验等工作。当天上午10时20分,运行人员作业完成,并布置好相关安全措施,允许开工。10时30分,工作负责人与现场的9名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交接,接着开始对10kV第Ⅱ段母线设备进行年检作业,并根据作业人员分工指导书进行分配工作,开关检修的工作由开关班的4人负责,例行试验和保护全检的工作由其余5人负责。工作开始,开关班成员甲(死者)负责216小车的清扫工作,成员乙负责214间隔检修,成员丙到屏后使用专用扳手打开206、208、210、214、216这5个间隔的后下柜门,成员丁负责屏后的柜内清扫工作。接着,工作负责人又回到屏前安排例行试验人员的相关工作。成员丙打开后下柜门后,随手把专用扳手随手放在了214间隔后下柜门边的地上,并回到屏前协助成员乙检修214间隔。成员甲(死者)清理完314小车后,擅自走到屏后,准备对电压互感器后柜门进行清扫,并移开拦住电压互感器后柜门的安全栏,同时使用214间隔后下柜门边地上的专用扳手卸下电压互感器后柜门的2颗螺丝,10时57分,开关柜内的带电母排B向成员甲(死者)放电,10时28分,成员甲抢救无效死亡。
2.2 电力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①成员甲在没有经过工作负责人安排和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走到屏后,并无视安全规范和“请止步,高压危险”的警告移开电压互感器后柜门的安全栏,完全忽视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因而造成触电的严重后果;②工作负责人在安排工作人员所属的工作任务时没有观察到工作票上所注明的“电压互感器后柜门设备带10kV电压”的字样,且没有全方面的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监工,没有完全发挥负责人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也是导致成员甲触电身亡的原因之一;③进行工作票签发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屏前和屏后的不同区域的工作情况增添工作负责人,且未能及时提醒工作负责人作业场地具有的特殊性,需要注意安全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为成员甲触电留下了安全隐患;④成员丙在完成工作后,并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范,将相应的作业工具放回工具箱,而是随意放在地下为成员甲卸下电压互感器后柜门螺丝提供了条件,使得成员甲可以在不知会任何人的情况下,直接工作;⑤电压互感器开关柜的闭锁功能有问题,没有严格按照“五防”的规定进行布置,只是象征性的进行隔离,但并没有起到防止工作人员误入带点间隔的功能,因而成员甲才能轻松移开,误入危险地带发生触电。
3.1 树立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
强化安全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首先需要电力集团的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时刻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万无一失,具有居危思安的忧患意识[3]。同时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上,能够预先发现、鉴别和判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将其消除在萌芽阶段。
3.2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和责任制度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规范,保证工作人员、工作设备以及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贯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理念的基础上,真正的将安全生产规范落实到企业员工的个体上,通过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增强工作人员安全作业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4]。
3.3 重视安全管理中“人”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作为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思想,需要电力集团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同时,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的切实需求,吸收员工所提出的正确建议,并解决员工在安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有计划、针对性的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加深员工对于安全作业的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5]。
3.4 加强现场管理和器具管理
一方面,落实安全监督的职责,坚持服务意识、从严意识以及协调和创新意识,完善安全生产的监督体系,真正的将安全生产现场监督的工作落到实处[6];另一方面,加强现场器具的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规范使用工具,并对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加强现场工作安全性评价,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对于电力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生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因素,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和企业的发展的关系,在源头上遏制安全隐患,坚持“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加大现场管理的监督力度,贯彻落实各项安全制度规范,减少并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集团的企业形象,加快电力集团在新时期的转型,推动国家建设和民生发展的蓬勃发展。
[1]朱涌涛.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广东科技,2014,16.
[2]王兰英,戴宗峰.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通讯世界,2014,11:122~123.
[3]刘观喜,张春芳.基于安全生产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性[J].河南科技,2014,20:231~232.
[4]刘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煤炭技术,2013,11:88~89.
[5]张险峰.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通讯世界,2014,21:77~78.
[6]李倩.西柏坡发电公司NOSA安全管理项目实施及效果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TM08
A
1004-7344(2016)30-0130-02
20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