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会(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兽医局 276034)
浅议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王兰会(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兽医局 276034)
1.1 猪场哺乳仔猪死亡数据的采集 某大型猪场坐落于鲁南地区,属于现代化程度较高,实行订单饲养的繁饲一体的示范性养殖企业,为全力解决好哺乳仔猪饲养过程中所出现的系列问题,自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猪场对哺乳期仔猪的死亡统计共达738例,经分类分析,其致死原因及占比大致如表1:
表1 不同致死原因的死亡比例
1.2 统计数据分析的原因 由表1可知,哺乳仔猪压死、弱死、饿死占整个死亡猪只的80%。也就是说,仔猪死亡原因与猪场整体管理的疏忽和不当有着必然的联系。由此,要想提高猪场的整体饲养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强猪场整体的管理水平,做好出生后的饲养管理,切实提高饲养员的责任心,采取照顾分娩等方式,将对哺乳仔猪的饲养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规模化饲养猪场所追求的目标 确保哺乳仔猪获得理想的成活率和较高的断奶重,是猪场都要努力达到的。通常,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在6.0kg以上,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在7.0kg以上,一直都被猪场视为仔猪养殖的基础性指标而广为重视。然而,在一些规模化养殖的猪场内,哺乳仔猪成活率偏低、腹泻较严重、断奶窝重不够等问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与营养和管理有关,其中饲养管理不当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长特点,进行精心养育,是快速育仔的基础工作。按照仔猪的出生时长,哺乳仔猪的培育阶段可大致分两个:第一阶段为出生后至7日龄,这个阶段的培育关键是抓好仔猪的成活率;第二阶段为8日龄—断奶,此阶段的培育关键在于以抓好奶膘为中心,训练仔猪早吃料。
2.2 哺乳期仔猪的管理操作要点(1)照顾好分娩,做好接生,防止仔猪被压死、冻死或因难产而死在腹中,降低仔猪死亡率。(2)仔猪出生后2h内要保证吃上初乳,尽早获得免疫力,必要时采用人工辅助措施进行仔猪固定乳头。(3)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过哺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得超过3d,挑选个头较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4)新生仔猪要在24h内称重、打耳号、剪牙、断尾。断脐以留下3cm为宜,断端5%碘酊消毒;打耳号时,尽量避开血管处,缺口处要5%碘酊消毒;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弱仔不剪牙;断尾时,尾根部留下3cm处剪断、5%碘酊消毒。(5)仔猪出生后3d内注射100~200mg/头铁剂,预防贫血;对生长较快的仔猪,在断奶前应考虑第二次注射;仔猪出生3d内和断奶时,分别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1.0ml/头,防止仔猪出现僵猪和断奶后患水肿病、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同时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2ml等,以预防下痢。(6)3~7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术后5%碘酊消毒。(7)控制好产房温度,产房要保持干燥,产栏内只要有小猪,便不能用水冲洗。同时要保暖防压。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4~10日龄为28~30℃,11~30日龄为26~28℃。一般采用红外线灯进行保温,防压措施主要是保持母猪安静,设护仔栏或护仔箱。(8)补料、补水:出生后5~7日龄开始诱食补料、补水,方法是在干燥清洁的木板上撒少许乳猪颗粒料,让其强制吃料3~4d,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便可采用料槽。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勤添少添,晚间要补添一次料。每天喂料5~6次,防止饲料浪费。(9)仔猪平均21~25日龄断奶,一次性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前后连喂3天开食补盐以防应激。
自2013起,鲁南地区的该大型猪场加强管理以来,通过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对科技投入,强化饲养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管理,科学饲养”已经成为该厂的日常行为规范,因此,该场在哺乳仔猪的繁饲方面较以往有了大幅的改善,经过为期一年的跟踪统计显示,在143例仔猪死亡样本中,其死亡原因及占比如表2:
表2 改善管理后仔猪不同原因死亡比例
由表2可以看出:在仔猪死亡分类中,压死、弱死、饿死等诱因占整个死亡猪只的36%,较措施前的80%下降了34%。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仔猪抗病力增强,因疾病死亡率大幅下。因此,加强对哺乳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提高哺乳仔猪的饲养质量,从而在规模化养殖中获取更好的投入产出比,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6)04-0017-02
收稿日期:(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