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断裂

2016-07-15 09:24秦平
当代工人(A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家规小时候家庭

文|秦平



三代断裂

文|秦平

年轻不屑

你家有家规吗?

这样问了很多人,他们多有“道德之愣”式的反应。“道德之愣”是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提出的概念,即:受访对象绞尽脑汁地推理,但他们的目的不是探求真理,而是为了找理由支持他们的情感反应。

在沈阳北塔小区,有几位老人爱凑在一铁路小道口旁晒太阳、聊天,他们都摇头,“这世道,哪有什么家规。”一老人说:“小时候倒是有,严着呢,不准趿拉鞋,不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站着,女孩子家尤其不准。”

他突然来气了,“就我那儿媳妇,老靠着门框跟我说话,边说话还边嗑瓜子儿。啥样子嘛!让儿子提醒过,儿子就不当回事儿,能提醒啥?”

老人们共同的看法是:家规,以前有;现在,没处寻了。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父母都近50岁,有一子90后。孩子对这个问题很新奇,问父母:“咱家有家规吗?”父母进入大脑搜索模式,“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孩子挺兴奋,“真的呀,是啥呀?跟我说说。”

“吃饭不准吧唧嘴。”孩子一翻眼皮,“这也算?那是你们唠叨,还真敢往上扯你们。”我告诉孩子:“这确实算一条家规。”孩子没吱声儿。

孩子的母亲跟我多说了几句,“记得小时候,父母老对我们姐妹说这不准那不准,这就算家规吧!真不好意思,现在都给忘了。”孩子的父亲回忆道:“有件事印象特深,老爸总说,早先规矩大那种家庭,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可我们那时候,都一间屋子半铺炕的,想不同席都不行。”

他讲了一件趣事:他小时候,几百家住户共用一个旱厕,人多时得排队大小便。“我们管叫伦敦。”一次,10多岁的他和父亲在厕所遭遇。旱厕简陋得很,没遮没挡,弄得父子俩都很尴尬。回家他跟母亲说:“还父子不同席呢,先父子不同厕才对。”母亲把这话说与父亲听,父亲大笑。

两口子一致认为,“那时都太穷,很多规矩,包括你说的家规,真的不可行。”妻子给出的理由是,“就一铺炕,爸妈哥姐弟不都得睡上头啊,要说没规矩,这是最大的没规矩,可你有什么办法?都是穷给闹的。”

丈夫接过话茬儿,“可行的没多少,不过是怎么走路,怎么吃饭啊!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一吃饭父亲就训我们,两根筷子不齐时,不准当一下在饭桌上踉敦齐,要用牙齿对齐。你别说,我还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孩子非常好奇,“走路也有规矩?”当爹的不客气,“你走路斜肩拉胯那样,就违反家规。”儿子嘻嘻的犯皮,“我觉得挺好的呀……”

儿子似乎得到启发,“照你们这么说,吃饭不准吧唧嘴,是不是也算家规呀?”父答:“那当然,这是所有家共同的家规。就这一条,我一直没给他扳过来,一吃饭就一个劲儿吧唧,你说以后去老丈人家吃饭可咋整!”

儿子反问:“不吧唧嘴吃饭能香吗?”他给父母撂下话,饭桌上再提这事儿,就不跟你们一起吃饭了。当爹的完败……

无力承继

当下中国的标准家庭,一般都是:爷爷辈的七八十岁,爸爸辈的50多岁,儿女辈的30左右岁,孙儿辈的六七岁。四代人看似只相差七八十年,实际上却有着一个传统社会、当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历史跨纵。

七八十岁的人尚有家规情结。去年底,青海西宁市城东区东关社区五一居委会搞了一次“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78岁老人郭林山的家庭连续3年获得省妇联、城东区政府、居委会和谐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郭林山老人现已整理家规400余字,内容有“出门勿忘带钥匙、钱包或者其他用品,要孝敬老人,经常嘘寒问暖……”年龄这么大,能忆出这么多字的家规,除了印象深刻,怕没有再好的解释了。居委会主任谢玉芳说,老人的家规已被整理成电子文档,居委会将好好珍藏,留传后人。

郭林山这个年纪的第一代后人至少也50多岁了。这代人出生、成长于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衔接期。他们对家规有何种认知?

他们中,有的承接了上一代人的衣钵,对家规情有独钟。倪萍是这部分人的代表,从她所著《姥姥语录》中,可以看出“姥姥”既是家规承继者,也是传播者。倪萍也不愧为“姥姥式家规”的承继者和传播人。

另有相当多的中年人,不能说他们小时候的家庭没有家规,只是很不幸,要读书时,遇到了“文革”;长身体时,下了乡;好不容易回城了,工作又难找;终于娶妻生子了,又赶上下岗失业……即便他们小时受到了家规的熏陶,但这连番遭遇,家规也好,家训也罢,约束力又能有多大?

再往下就是第三代人了。对这代人,人们更愿意用80后或90后来称呼。这两类人虽属同一辈,但区别也很大。前者较独立,后者更自我。

有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着《吵家公约》。有文介绍,陈女士和先生都是80后,过去月吵架原本10次左右,有时超额。自从将《吵架公约》打印下来贴在家里后,二人依约行事,每次吵架后,丈夫都先安慰妻子,妻子消气后,带妻子出去散心。这样一来,月吵架次数降到两三次。名为“大海的头”的网民这样评价《吵架公约》:这是一份经得起实践检验和理论推敲的公约,它是一次次冷战和罚站之后,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不能说80后家庭没家规,只是他们的家规与时俱进了。

再说90后,有家规情结的爷爷奶奶惯着他们;受家规影响不大的父母疲于挣钱,顾不上他们;他们深深浸润于信息化社会,对传统和规矩有天生般的抗拒心理。搞笑版的90后家规是:回家跪方便面,不许碎;用脚写一篇1000字的检查……娱乐至死年代,连家规都是嬉皮士式的了。

至于孙儿辈这代和家规,上三辈都没理清,暂且不提吧。

无论国法、党纪,还是家规,既着眼于意义,也注重形式。形式指的是成文。国法若不成文,不过是自然法,只是口口传播,缺少形式上的威仪。中国传统中的著名家规,莫不以成文形式规范后人。这正是现代中国家庭所缺少的。

猜你喜欢
家规小时候家庭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鸭子的家规
家风家规我来说
家庭“煮”夫
小时候
好想回到小时候
那些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