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韶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大数据和微媒体交会中的传统媒体定位研究
冯韶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数据传播格局,而微媒体的出现则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与辐射范围。从媒介产业看,大数据和微媒体的交会不可避免的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使传统媒体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应更加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媒介竞争优势,积极利用新媒体形式,使媒介特色得到更好的发挥。文章针对大数据和微媒体交会中的传统媒体定位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微媒体;传统媒体;媒体定位
新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业已成为时代发展大趋势,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形式不仅丰富了受众的媒介体验和媒介选择,也使得传媒竞争趋于白热化,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新媒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微媒体与大数据交会的时代浪潮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受到二者的威胁,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传统媒体应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突破桎梏,学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找准市场定位,使竞争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
大数据和微媒体是传媒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两者的交会更是媒介融合的体现。大数据和微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资源的传播效率,扩大了信息资源的影响辐射范围,有效增强了信息传播效果,在满足受众对信息的海量需求外,也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低成本传播。
1.1 大数据
大数据概念最早由麦肯锡提出,麦肯锡主要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所产生的海量数据。麦肯锡认为“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和生产因素,渗透到各行各业”[1]。2012年,《纽约时报》对大数据概念进行了报道,大数据一词才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大数据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到各个领域。大数据以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依托,其数据格式与类型非常繁杂,数据量庞大,既可以是文本、影像和图片,也可以是编码或数字信号。然而从另一方面,数据量和类型的增多也必然导致了数据价值密度的下降[2]。因此,在数据使用与传播中,受众若想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就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对数据质量进行“提纯”。而当前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媒体领域,表现出了巨大市场潜力。
1.2 微媒体
随着微博、微信的推广与普及,微媒体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微媒体是由独立网络发布节点构成,传播速度快,内容精短有冲击力,符合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受众兴趣。微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具有多元化和较强互动性特征,受众可参与到信息的制作传播环节,对信息内容进行即时反馈。在微媒体中,任何受众都能成为传播者,由于信息门槛和传播成本低,理论上信息辐射范围也将无限扩大,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对大数据与微媒体特点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看出两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和渠道优势,在媒介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虽然传统媒体受到大数据和微媒体所带来的冲击,但其依然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更高的媒介公信力,媒体影响力不容小觑。
传统媒体在进行媒介定位时,应积极借鉴和融合新媒体形式,走多元化发展路线,与大数据和微媒体合作,利用两者的传播优势增强自身实力。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传播来进一步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利用微媒体进行媒介品牌的树立与宣传,突破媒介形式的限制,开展多平台、多角度的媒体推广和传播活动。在微媒体平台上开通微节目、微电台,微评论,通过媒介形式的融合扩大市场份额,走多元化发展路线,打破传统媒体在传播中的局限[3]。
微博中的官方微博账号、微信中的订阅号就是很好的品牌推广方式,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微媒体平台实现品牌推广方式的更新,进行信息的报道和传播。而与大数据和微媒体进行合作时,传统媒体能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群体信息偏好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选题范围,而与微媒体的融合不仅扩大了受众范围,提高了信息的辐射面和传播效率,更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成本,减轻了媒介负担。
此外,传统媒体对信息真实性的捍卫,对真相的考证是其拥有高媒介公信力的原因。因此,即便在与微媒体合作时,传统媒体也应结合自身报道优势,加强对事件的深度报道,侧重对真相的挖掘上。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环境下,对报道品质的保证才是致胜的关键。
大数据和微媒体的出现虽然改变了媒介生存环境和市场发展格局,但传统媒体若能从媒介合作中找准自身定位走多元化发展路线,适应新的媒体环境,积极运用新媒体形式树立媒介品牌与媒介公信力,则必能在媒介竞争中站稳脚跟,形成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1]郭正航.论媒体融合趋势下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自身竞争优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4):22-24.
[2]任怡.论当代媒体市场发展中主流媒体如何定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89-91.
[3]陈浩.大数据时代对主流媒体形式产生的影响分析[J].北方音乐,2015(4):66-67.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1-0004-01
作者简介:冯韶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