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刘滨谊 宋秋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现代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规划研究*
——以江苏句容市于家边村为例
张琳刘滨谊宋秋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社区内部公共性的、村民可以自由进入并进行文化生活的空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和人际交往的场所,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但目前我国乡村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普遍缺失,传统的公共空间逐渐衰落,满足现代文化需求的空间边缘化、被动化,严重制约了乡村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文中分析现代乡村文化需求的主要内容,提出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类型,指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体现本土性、主动性、参与性、聚集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并以江苏省句容市于家边村为例探讨了在现代乡村规划中如何主动营造形式多样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关键词:乡村社区,乡村文化,公共文化空间,江苏句容
2015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通过改革创新,大幅提高乡村规划的易编性和实用性,力争实现乡村规划基本覆盖,结束农村无规划、乱建设的局面。”面对新一轮乡村规划和建设的热潮,应该注意到乡村规划不仅要关注物质环境的建设,更要关注人的发展,只有通过经济产业、社会文化和物质空间三个要素的良好互动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这其中,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研究表明,影响和制约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和乡村公共生活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所以,乡村社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从培育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入手[1]。
1 我国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
早在20世纪上半叶,梁漱溟就指出“中国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建设中应十分重视农民自身参与”[2];农村问题学者申端峰也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恢复农民生活的主体性价值”[3]。自2006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然而改革开发以来在我国农村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己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
现代乡村文化面临的衰落化、边缘化、被动化的困境与乡村文化空间的缺失密切相关。一方面,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带来乡村人口的空心化和村民活动形式的改变,乡土文化逐渐丧失、传统礼仪土崩瓦解,随之而来的是祠堂衰败、田间地头不再热闹,乡村原有的公共文化空间衰落,乡愁无处寻觅;另一方面,乡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长期落后,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极其缺乏,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不但数量极为有限,而且缺乏多样性,普遍缺少公园、广场、体育健身场所、文化站、图书室和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等公共文化活动空间,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直接导致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村庄的公共空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很难形成和组织有意味的公共生活。”[4]可见,作为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和人际交往的场所,公共文化空间已成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所以,在乡村规划中要主动营造公共文化空间,为当地居民提供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使他们能够有条件重拾乡土文化传统,并在交流中形成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
2 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模式
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指的是乡村社区内部公共性的、村民可以自由进入并进行文化生活的空间,是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5],是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这种空间可以是专门为文化活动设立的,也可以是与其他功能相叠合的,体现了一种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是乡村社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凡是具有一定的日常娱乐活动设施的地点都可以形成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的公共空间。
2.1 村民文化需求的主要内容
村民的文化需求主要包括聊天、交流等日常情感沟通需求,戏曲、说书、演艺等文化娱乐需求,打牌、锻炼等体育健身需求,赶集、庙会等传统节事需求,祭祀、祈福等宗教信仰需求等。所以,在乡村空间规划中,要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空间,满足村民丰富、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乡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农事耕作方式、生活起居习惯、婚丧嫁娶习俗、邻里相处人情等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五谷文化、礼志文化、宗教信仰、宗族文化、乡约制度、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民族风情等丰富的乡土文化内容;但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变化这些乡土文化渐渐被人忽视,失去了存在的空间。所以,在乡村规划中要充分挖掘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探寻这些乡土文化存在的空间依托,同时结合现代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空间方式的多样化利用为传统乡土文化提供展现和传承的空间载体(图1)。
2.2 乡村社区不同类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
1) 日常生活文化空间。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休闲活动空间,可以结合村民生产生活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进行点状布置,如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林荫树下、水塘边、村里小卖部等。村民们在耕作后、洗衣时及茶余饭后可以在这些空间节点聊天问候、谈天说地,是村民彼此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2) 传统文化节事空间。乡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活动、祭祀活动、民俗活动、节庆活动,如拜神、祭祀、庙会、赶集、红白喜事等。这些节事在乡村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最隆重、最具仪式感和人气最集聚的文化活动。规划可以对乡村内的祠堂、土地庙、观音庙等传统文化空间进行修缮,对集市等一些特定的线性空间进行有效利用。
3) 民间艺术展演空间。这类空间包括戏曲、歌舞、文学等民间文艺的表演场所及美术、工艺、美食等民间手工艺的制作场所。可以在乡村中设置一些场院、戏台、村民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面状空间,不仅可以满足村民观赏表演、自娱自乐、切磋技艺的文化需求,更为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载体。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既要充分挖掘乡村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又要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培育乡村的现代文明。同时,中国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6],人们经常性的、面对面的沟通逐渐形成了乡村中的交流空间,而这样的交流空间多以公共空间为依托。所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应该体现本土性、主动性、参与性、聚集性、平等性等特点,应该是村民方便进入、愿意使用的空间场所。
图1 现代乡村空间规划与文化建设关系
3 于家边村公共文化空间规划
3.1 现状分析
于家边村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是边城镇下属自然村。面积48.6 hm2,现状以农田、林地、水塘为主。自然条件优越,村落风貌保留完整,有较好的农耕文化基础。
3.1.1 景观环境
1) 现状水系以散布式水塘为主,水质情况较好,基本达三类水标准。水质污染主要由生活用水造成,基本无工业污染。除西侧河流外无连通水系,水塘景观风貌单一。
2) 林地资源丰富,主要为杨树林。乡土乔木优势明显,林地内部为乔草结构,植被丰富。沿河流形成景观带,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3) 大面积种植农作物,形成典型乡野景观。以村庄与林地作为前后景,视线开阔有层次;但休耕土地大都直接裸露,景观性较差。
4) 建筑物大都为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所建,部分建筑具有乡村地域特色,村庄内闲置建筑约占总建筑量的15%。
5) 目前村庄内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空间,村民之间交流较少,主要是到邻居家窜门聊天、打牌,有时会在村委会请说书人来说书。
3.1.2 人口
于家边村共有92户,户籍人口245人,基本无外来人口。其中,0~16岁青少年52人,16-30岁青年78人,30~50岁壮年57人,50岁以上58人。目前,有132人在原籍居住,其余113人打工在外居住;在原籍居住人口中,0~16岁青少年32人,16~30岁青年26人,30~50岁壮年22人,50岁以上52人。青壮年中37.2%在原籍居住,主要工作性质为务农及可一日来回的短工,其余62.8%为在外长工,基本每月回村1~2次至每年回村1~2次。
3.1.3 主要文化资源
1) 文化遗存。于家边村于氏家族祠堂位于村庄中心位置,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占用,目前闲置,建筑有较多更改,部分保持原貌。土地庙原址位于村庄外部田埂间,现已部分损坏。
2) 民俗活动。说书采取邀请说书队及村民自发形式进行。麦芽糖制作为家庭作坊式,以糖换物。土地庙庙会每3个月1次,但目前已随着土地庙的废弃而消失。
3) 村民文化生活。于家边村的特点在我国现代乡村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农业为主体、人口老龄化,有一些文化遗存及民俗文化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逐渐衰败。调研中发现,目前村民之间沟通交流较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主要是打牌、看电视。
3.2 公共文化空间规划内容
根据于家边村景观环境的现状、文化资源的特点以及村民的文化需求和建筑空间的布局,规划的思路(图2)是将村落的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相结合,整合、改造一些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同时培育、建构一些新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营造一些能够主动激发村民文化行为发生的场所,以此为核心将文化生活向整个村落辐射,从而营造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价值和文化活动价值的乡村社区。
规划后形成“一心、二带、多片区”的规划格局。“一心”为文化聚落中心,“二带”为文化景观带、沿河景观带,“多片区”为景观林地、生态果园、景观农田、文化聚落、休闲垂钓、渔业养殖和生态湿地区(图3)。
结合整个区域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挖掘当地特色民俗活动,设计一些针对村民日常文化交流和游客休闲旅游需求的文化项目,在空间规划上增加较多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包括村庄内部广场与外部各类文化项目发生场所,配置各类基础设施。村内共设置8个文化点、5处文化活动广场,并通过水系连通环绕增加文化氛围(图4)。
图2 总体规划思路
图3 于家边村功能结构规划
图4 于家边村文化项目策划
3.2.1 日常生活文化空间
1) 乡村绿道。依托村落的林地和水系形成乡村绿道,设计适量游憩项目,作为乡村内部道路的主要环线。村民可以在此健身、聊天,外来游客也可以通过乡村绿道进行农业艺术欣赏、游憩健身活动等。
2) 银杏林广场。句容当地自古就有“银杏树下拜老子”的传统。依托于家边村口的银杏树规划一个银杏林小广场。村民可以在这里纳凉、说书、展示村民创作的一些小艺术品,还可以举办一些节庆活动。
3) 村文化活动中心。将村委会旁的闲置用房作为专门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尤其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活动场所。村民可以在这里打棋牌、听说书、唱唱地方小调、切磋剪纸技艺。
3.2.2 传统文化节事空间
1) 土地庙。当地村民一直保留着拜土地庙、祈福求平安的习俗。规划依托原有的土地庙遗址进行修复,逢年过节把周围村落的乡亲聚在一起举办庙会活动,作为展现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民风民俗、凝聚乡土亲情的重要场所。
2) 于氏宗祠是于家边的宗祠,记载着祖辈的技艺。规划在这里定期举办小型的国学讲堂,由村里的老人给儿童讲历史传统,也可以邀请志愿者给村里的儿童讲授国学知识,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2.3 民间艺术展演空间
1) 乡村文化沙龙。规划建设民间艺术工坊。村民可以在这里进行麦芽糖制作、花样蒸馒头、刺绣、编织等活动,将乡土民俗与文化创意结合,交流、制作、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手工艺品等。
2) 林间艺术基地。利用于家边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杨树林带,规划林间文化艺术区,可以满足外来游客摄影、写生等文化休闲活动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以当代文化激活乡村生活的活力。
4 结语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现代乡村规划中要通过对新老空间的改造、整合、创新主动营造形式多样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这样既可以挖掘乡村的本土文化,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又可以培育乡村的现代文明,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造的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性,为村民提供方便进入、愿意使用的公共交往空间;要体现乡村的文化多样性和乡土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品质,从而使村民在集体性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生活的体验和价值,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乡村的“文化自觉,各得其美”。
参考文献
[1]马永强.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与实现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1(3):179-183.
[2]梁漱溟.乡村:中国文化之本[M].济南:济南大学出版社,1989.
[3]申端峰.应慎重考虑新农村建设的方向[J].现代乡镇,2006(3):23-26.
[4]董磊明.以乡村组织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M]//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5.
[5]杨贵庆.农村社区规划标准与图样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5.
A Study of Public Cultural Space Planning in Modern Rural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YuJiaBian Village, Jurong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Zhang LinLiu BinyiSong Qiuy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Rural public cultural space is the public space within rural communities where the villagers can freely access to and have their cultural life. It is the carrier of rural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place for 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is also the main approach to develop rur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ut the current problem is that the rural communities in China are commonly lack of the public culture space, and see the declining of the traditional public space and the marginalized and passive space for meeting modern culture demands. All of these have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contents of modern rural culture demand and proposed the types of public cultural spaces in rural communities. It pointed out that rural public cultural space should be creat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villagers and also reflect locality, initiativeness, participatoriness, clustering, equality, etc. A case study was carried out for YuJiaBian Village, which is a village under Jur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to discuss how to build various forms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pace in the modern rural planning.
Key words:rural community, rural culture, public cultural space, Jur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6-04-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乡土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耦合机制研究——以皖南乡村为例”(5140843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点研发基金和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2015KY06)
作者简介:张琳(1979-),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E-mail:tongjizhanglin@163.com 通信作者:刘滨谊(1957-),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E-mail:byltjulk@vip.sina.com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6.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