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动手实践中学好小学数学

2016-07-15 13:21董四刚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董四刚

摘 要: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只有在有效的学习环境中,才能使学生不断地模仿与记忆,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才能真正地起到作用。动手实践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能力的增强,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践措施进行阐述,希望能给相关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89

一、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一)动手实践可以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可以说,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锻炼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并突破数学课堂教学,转变其封闭性,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独立的思考空间,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通过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这些问题中获得更多培养问题的新方法。并且,教师还应该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真正地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感悟到数学的学习并不是空洞和乏味的,而是真正存在和丰富多彩的,这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数学有了更高的认识。

(二)动手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真正地做到解决问题,而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应该解放学生的头脑,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并通过社会实践,将课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扩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能真正地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利用数学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生活,从而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实现数学的价值。

(三)动手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为只有这种能力,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想到方法,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能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由于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望,有效的教学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知识的创造力。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它能通过人的灵感进行激发,并产生思维的跳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生俱来,只不过在长期应试教育中,被重复的工作慢慢扼杀掉了。如果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大脑具有无限的潜能,需要教师去开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空间和场所,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一)指导动手操作,创造学生实践机会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教师为其创造空间,并能结合教材的内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加深印象。比如,在讲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以在课下为学生准备好教学的工具,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在讲新课时,教师为学生创造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并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并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进行动手操作,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思考,最终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示。只有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的动手实践才能得到锻炼,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除了在课堂上创造实践的条件,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在课外实践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讲比例尺时,可以让学生首先熟练地掌握通过比例尺计算来计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然后布置一些课外操作题,让学生课下观察中国地图,并找到地图的比例尺,再动尺子在图上测量两地的距离,最后利用课本上的知识,计算出实际直线的距离。在每节数学课后,教师都有意识地为学生布置课外操作的作业,长期下来学生会养成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在小学生的周围到处充满了好奇,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比较旺盛。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可以通过因势利导,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提高。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讲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复习,把之前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圆柱体的体积进行温习,再重新认识像圆锥体这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这种气氛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更简单的方法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通过化难为易,从而转化成对圆锥体的体积计算。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得出答案。可见,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的实践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想得到提高,首先和教师的教学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锻炼他们的技能,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