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禾
联合国大会将“面试”称为联合国会员国与参加下一任秘书长竞选的候选人进行的“非正式对话”,这是落实增强联合国秘书长选举过程透明度和包容度的重要举措之一
美国东部时间4月12日上午9时许,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吕克托夫特宣布对几位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开始“面试工作”,这在联合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12日是为期三天“面试”工作的头一天,现年39岁的黑山副总理兼外长伊戈尔·卢克希奇是候选人中年纪最小的,他首先登场。他说,作为首位“探路者”在联合国首次“公开面试”中登台亮相,自己深表荣幸。在他之后,保加利亚前外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和葡萄牙前总理、联合国前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分别就自己的竞选主张进行了陈述,并回答了来自联合国会员国的提问。当天这三位候选人都在陈述和回答环节中用法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显示自己能够达到联合国秘书长这个职位所要求的多语言技能。
候选人资历不相上下
九位候选人中,有三位是前总统或前总理,三位副总理和三位前外长。他们中还有四位是女性,四位来自前南国家,克拉克是目前唯一来自欧洲以外国家的候选人,其他人有七位来自东欧地区,另外一位来自西欧地区。
“面试”之前,九位候选人大都已经接受各自国家媒体的专访,除了表明自己正式参选的意愿外,对涉及联合国未来走向等重要且敏感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谨慎表态,点到为止。
联大主席吕克托夫特表示,今后还将举行“面试”,以使后来报名参选的候选人能够得到公平的竞争机会。
现场:时间太紧不够用
吕克托夫特在致会员国的信函中表示,根据透明和包容原则,“面试”只是候选人与联合国会员国之间进行的“非正式对话与会面活动”,联合国大会为各位候选人向会员国阐述自己的观点提供机会,“同时对不参加的候选人不抱偏见”。他要求各位候选人“面试”开始前一周向他提交一份观点文件,就下任联合国秘书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自己的观点。随后,联大主席办公室会将观点文件转发给各会员国。这一观点文件必须内容简洁、重点突出,限制在2000字以内,观点文件同时也会在联大主席办公室的网站上公布。
根据吕克托夫特的安排,“面试”活动在联合国总部的托管理事会会议厅举行,每位候选人“面试”时间为2个小时。
在这为期三天的“面试”工作中,“竞聘”者们大多感到时间太紧不够用。
“我的问题还没回答完呢……”“是……但如果可能,请简短些。”一向优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似乎不太乐意被打断,与联合国大会主席、面试组织者吕克托夫特起了小小的“争执”。尽管两人都压低了声音,但这段小插曲还是通过话筒传遍会场,引来阵阵笑声,也通过现场直播传到了世界上许多角落。
三天九人的“面试”,博科娃不是唯一一个有时间问题的面试者,其他候选人和提问者也时常被联大主席善意提醒,注意掌握时间。
对此,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调侃道:“主席,您给我17分钟回答19个问题,已经很慷慨了。”
短短的面试时间,显然不足以十全十美地回答这些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如何防止暴力冲突?如何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如何解决难民危机?如何保障国际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气候变化协议?
更有专业级别的管理问题:如何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引入联合国?如何改善联合国的工作效率?如何合理分配财政预算资源?如何有效防止维和人员性虐待行为?如何解决人道主义救援资金链中的腐败问题?
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都足以出书立著,且问题之间相互关联,纷繁芜杂。
通往秘书长之路有几步?
通向联合国秘书长之位的漫漫长路上,第一步是获得本国政府的提名。
“各国都有权提名,但必须由政府提出来,因为联合国是一个政府间组织。”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说道。每个政府通过形势评估,觉得其候选人有竞选的条件就可提名,提名多少候选人,并没有名额限制。
获得本国政府的提名并非易事。以本届为例,热门候选人、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与国际同行PK之前,就先和一名保加利亚同胞、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格奥尔吉耶娃展开了竞争。
早在2013年时,博科娃就推动当时的保加利亚社会党政府支持她竞选下一届联合国秘书长,但时任政府还未来得及提交提名文件就下台了。
和博科娃相比,格奥尔吉耶娃的从政经历也不逊色,并且和这届保加利亚政府的关系更亲密:她和现任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来自同一政党。博科娃能否获得政府的支持,一度是国际媒体猜测的焦点。两人展开了游说活动,包括与常任理事国驻联合国大使会面。或许考虑到博科娃胜算更大,最终保加利亚政府选择了博科娃。
政府是否愿意帮助候选人竞选,“第一取决于政府是不是有足够的意愿,第二取决于政府是不是有足够的财力”。沙祖康说道,“在担任秘书长之前,潘基文是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显然政府对他比较偏爱,而且也认为竞选联合国秘书长是事关国家荣誉的大事,为此花了很大力气。”他认为,政府为本国候选人游说并无不当,如有可能,倒值得鼓励,“这可以让国际社会深入了解候选人的政治主张,了解他的施政思想。”
4月和7月两场面试之后,7月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将对人选展开讨论,以最终决定提名人选。这一讨论要持续多久,谁也无法预测。
为评估各个候选人的支持度,1981年,安理会引入了一项“摸底投票”制度。每次投票,安理会成员国会拿到一张列出候选人的纸,每个候选人下面有“鼓励”或者“不鼓励”的选项。虽然是匿名投票,但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所用的纸张颜色不同:常任理事国是红纸选票,非常任理事国是白纸选票。颜色不同,分量自然也不同。
投票事实上是一个淘汰的过程,投票之外不断地游说、磋商以及心理战的比拼,令投票名单上的名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产生一个名字。
下任联合国秘书长是“她”?
联合国秘书长一职的选择是非常政治化的过程。
在多次秘书长换届时,美国都扮演了“积极”的角色,第一位来自非洲的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就因为美国极力反对而成为唯一没有成功连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因为在索马里、波黑问题、卢旺达大屠杀等问题上与美国发生矛盾,并对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提出直率批评,加利的连任遭到了美国的反对。
近年来,要求联合国秘书长选举程序民主透明的呼声越发高涨。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以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启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和任命程序。决议还特别声明,鼓励会员国提名女性候选人,并强调地区轮换原则应该被加以考虑。由此,女性候选人,成为本次竞选的关键词。
联大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网页,列出了秘书长竞选的程序,以及各位候选人的履历——这在联合国的历史上也是首次。
(摘自《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