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概 述
在苏联时代,“新机设计局”有特殊的含义,新机设计局的缩写为OKB,普通设计局的缩写为KB,两者相差一个词,这个词就有“试制、试验”的含义。中国读者在翻译或阅读俄罗斯资料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新机”这个词。虽然一字之差,但含义差别很大。这些新机设计局既与我国的飞机研究所有所不同,更与俄罗斯的普通设计局有着天壤之别。苏联著名的新机设计局有米高扬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等。前面提到的这五个设计局曾经是前苏联作战飞机研制的“五虎上将”。安东诺夫设计局也属于新机设计局,只不过位于乌克兰,军用飞机研制项目较少。还有研制水上飞机的别里耶夫中央设计局,位于俄罗斯那不得塔甘罗格。20世纪50年代的米亚西谢夫设计局也十分有名,他们负责研制战略轰炸机,曾经研制出著名M-50战略轰炸机,但在赫鲁晓夫时期,导弹致胜论占据主导地位,该设计局被解散,由火箭三巨头之一的切洛梅依收编,改为研制弹道导弹和火箭,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本文即以苏霍伊新机设计局(以下简称苏霍伊设计局或苏局)为线索,简单叙述一下新机设计局的组成架构,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近况。
苏霍伊设计局的历史回顾
俄罗斯几大主要新机设计局都成立于二次大战之前。最早成立的是图波列夫设计局(1922年)和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他们都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伊留申设计局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只有苏霍伊设计局和米高扬设计局创建时间较晚,但也都是在二战前的1939年创立的。苏霍伊在创建独立的设计局之前,曾经是第156厂的设计工作队队长,随后被任命为苏霍伊设计局的领导人。
苏霍伊设计局成立后,研制过多型作战飞机,但最后投入批量生产并参加战斗的只有强击机苏-2。在大规模的设计和探索工作中,他们先后研制出单座装甲强击机苏-6和高速歼击机苏-1。当时设计局居无定所,先后在乌克兰的哈尔科夫、白俄罗斯的卡罗列夫市落脚。战争爆发后,1941年10月,设计局又疏散到彼尔姆市,他们仍在进行苏-1/苏-3和苏-6的研制工作,并开始设计新型强击机苏-8。结束疏散后,设计局迁回到莫斯科市的图希诺,在这里他们继续苏-6和苏-8的研制工作,还开始研制混合动力试验飞机苏-5和苏-7。
战争结束后,苏霍伊设计局开始设计喷气式飞机,其中包括歼击机苏-9和苏-11,截击机苏-15和单座跨音速歼击机苏-17。苏-15飞机虽然于1949年通过了飞行试验,但发生了机毁人亡事故,最后并没有投入批量生产。由于这次事故,苏霍伊设计局在1949年11月被解散,理由是苏霍伊设计局这些年的“成果不显著”:在设计局成立的10年时间里,该局只有一型飞机投入批量生产。实际原因有两条:第一,斯大林本人不喜欢苏霍伊,第二,飞机批量生产需要争夺发动机、批生产厂等,在那个年代,年轻的苏霍伊设计局竞争不过图波列夫、雅科夫列夫和伊留申等老牌设计局。
从1950年到1953年,苏霍伊又回到图波列夫设计局工作。但只过了4年,他又重新建立了独立的设计局。1953年5月,苏霍伊被任命为航空部第一设计局总设计师,该设计局成立的目的是为苏联空军研制对抗F-86“佩刀”的战斗机。斯大林去世后,这项任务变得不再十分迫切,苏霍伊被授予“全权”自由选择设计项目。从1953年8月开始,该局铺开了设计新型歼击机的工作。设计人员除了苏霍伊从图波列夫设计局带回来的一百多人外,还有原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的一部分人马。
在苏霍伊的领导下,设计局迅速脱颖而出,逐渐在歼击机和歼击轰炸机研制领域超过图波列夫设计局、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开始与米高扬设计局齐头并进。他们研制的苏-7/7B系列歼击轰炸机大量装备苏联空军,苏-9、苏-11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也大量装备防空军部队。这些飞机完全可以与米格-17、米格-19相媲美。苏-15是与米格-21布局相似的歼击机,在苏联防空兵部队服役达20年,曾经在1983年击落了闯入苏联境内的韩国客机。苏-17同米格-23一样,采用变后掠机翼,曾经出口埃及、越南等国。在远程轰炸机方面,苏局研制的T-4(100号飞机)试验机已经通过了飞行试验,评价结果超过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160方案,只是由于苏联政府的干预,强行将这一项目调配给图波列夫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另外一个方向是强击机和前线轰炸机,强击机有苏-25(最新改型是苏-39),歼击轰炸机有苏-24、苏-32和苏-34等。
1975年,苏霍伊去世,经过一段过渡时间后,伊万诺夫最后接任总设计师一职。伊万诺夫工人出身,是苏霍伊的老战友,是出色的生产组织者,但在飞机设计方面有所欠缺。1982年,由于苏-27飞机发生了机毁人亡事故,伊万诺夫被航空部调离苏霍伊设计局。
1982年,原航空部副部长西蒙诺夫开始担任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他也是苏联时期苏霍伊设计局的最后一位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接手苏霍伊设计局以后,依靠他卓越的组织才能、与上级和军方领导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再加上铁腕政策,逐渐将苏霍伊设计局打造成俄罗斯第一大飞机设计局。关于西蒙诺夫,行业内的评价褒贬不一,尤其是他们的竞争对手米高扬设计局及其他设计局,对他的毁谤之词不绝于耳。但事实胜于雄辩,西蒙诺夫在竞争舰载机项目时说过一句俄罗斯名言:胜利者不受责备。不管怎么说,苏霍伊设计局能够挺过俄罗斯航空工业的严冬,取得今天的骄人成就,除了创始人苏霍伊外,西蒙诺夫的功劳可以排在第二位。
苏霍伊设计局最后一位总设计师是博格相,一位格鲁吉亚人。他是土生土长的苏霍伊设计局人,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就在苏霍伊设计局总体室(方案室)工作,他在1999年担任苏霍伊设计局的总经理,并且担任这一职务长达12年。2011年6月,苏霍伊公司经理委员会任命伊戈尔·阿扎尔为总经理,他原来是公司第一副总经理,主管经济和财政的执行经理。博格相升任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在博格相十几年的任期内,苏霍伊设计局逐渐变成了一个集军民用飞机设计、制造、试验的大公司,其中包括水上苏霍伊设计局、民用飞机设计局、运动飞机设计局、水上飞机设计局和共青城厂、新西伯利亚厂等,现在的苏霍伊公司一枝独秀,早已将其余四家新机设计局甩在了后面。
2014年,俄罗斯恢复总设计师制度,博格相成为新一任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他还是莫斯科航空学院101教研室(飞机设计教研室)主任。在苏联,设计师兼任教研室主任是有传统的,并非虚职,他们不仅组织教学活动,也亲自授课、带研究生和博士生。
苏霍伊设计局的组成架构
为了让读者对俄罗斯新机设计局的规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数据恢复建制后的发展情况。从1953年到1970年期间,苏霍伊设计局人员数量从1180人增加到5700人,其中设计师的数量从360人增加到2745人。
1966年,苏霍伊设计局在航空部内的正式名称为“库龙”机器制造厂。这个厂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设计局、试验工厂和飞行试验中心。第二部分是行政和后勤保障机构,也称为“工厂管理处”。工厂管理处、设计局和试验工厂都在莫斯科市;而飞行试验中心则位于茹科夫斯基的飞行研究院。第三部分是设计局驻外机构,他们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厂、新西伯利亚航空厂、伊尔库茨克航空厂都设有分部。
苏霍伊设计局是当时航空部内一个典型的新机设计单位,是按照航空部部门的标准、规章制度和人员配置建立的。所以,其他如米高扬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等都与苏局大同小异,只需解剖苏局这“一个麻雀”就可以了。设计局的组成结构有分部、设计室、实验室和专业大组。原则上,分部按照大的专业方向设置,下辖几个室和专业大组,例如,强度分部下辖载荷大组、静强度室、强度实验室等。设计室和专业大组主要依照飞机的设计流程、飞机组件或系统的组成进行划分,但室内专业组则根据工作性质划分,例如有设计组、计算组,或者两者混合在一起区分。
设计局内主要的设计室包括:
★ 第1设计室,又称为方案设计室或总体布局室;
★ 第2设计室,又称气动力室;
★ 强度分部,分成几个室和专业大组,其中包括第3室(静强度室),第30室(动强度室),第33室(气动载荷大组);
★ 机体机构分部,包括第4室(机身室),第5室(机翼室),第6室(尾翼室),
★ 控制分部,包括第7室,(液压系统室),第8室(控制系统室);
★ 第9设计室(动力装置室);
★ 第10设计室(武器室);
★ 第11设计室(仪表设备室);
★ 第12设计室(救生设备室);
★ 第13设计室(作战使用室);
★ 第14设计室(作战生存力室),这是后设立的研究室,室主任由国防部第30研究所原所长尤菲担任;
★ 第15设计室(重量室室);
★ 第18设计室(起落架室);
★ 第20设计室(地面维护设备室);
★ 第21设计室(工艺室);
★ 第22设计室(电气系统室);
★ 第23设计室(生命保障系统室);
★ 第27设计室(自动检测系统室);
★ 第50设计室(应用室)。
除此之外,设计局内还包含一些服务保障和辅助性的设计室,例如,第17室(使用文件研究);第24室(批生产跟踪);第25室(成品配套);第26室(可靠性);第29室(装饰);第31室(工作计划);第32室(联络专利局和创造发明局);第35室(标准);第40综合实验室(文件和图纸复印);第41室(综合照相实验室);第44室(计算中心);第51室(网络计划);第55室(飞行试验);第55室(科学技术信息室);还有一些辅助支持和服务性质的单位,如档案馆,仓库,物资供应站等。在独立机构中,即所谓的设计局-1,负责人是雷日科夫,他们负责模型设计和加工。
设计局还在批生产厂设有分支机构,他们负责编写批生产所需要的文件,并有效解决批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1970年以前,这样的分支机构有三个,分别设在共青城厂(负责人是索罗维耶夫)、新西伯利亚厂(负责人是马萨洛夫)和图申机器制造厂(负责人是奥罗和古科索夫)。
设计局里大部分设计室的领导都是专业水平很高的设计人员担任,并且在未担任领导职务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根据各设计室的专业性质,他们同航空部及其相关部委的研究所、设计局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例如,气动力和强度专业同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及西伯利亚分院联系密切。发动机专业同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即航空部内的几个发动机设计局和工厂关系紧密,其中包括“土星”(萨图恩)发动机制造厂,留里卡设计局。武器专业则同武器研发单位的设计人员联系紧密,其中包括国防工业部图拉仪表设计局的航炮专家,以及“闪电”设计局、“温贝尔”设计局的空空导弹设计专家等。设计局的组成结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生产需要不断调整和发展的。例如,在1970年2月,第1室的布局组和第15室的重量组联合形成的第100室——方案室。
新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们
在苏联时期,新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既是技术负责人,也是设计局的全面领导者。从1956年12月开始,航空总设计师需要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出的特别命令才能获得这个职务,而且只在航空生产领域长期存在。总设计师是由航空部提出建议人选,然后提交苏共中央委员会批准后,再由政府任命。图波列夫、米高扬、苏霍伊等是1956年苏联政府任命的第一批总设计师。下面依然以苏霍伊设计局为例,讲述俄罗斯新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制。
前面已经说过,在苏霍伊设计局的历史上,到今天为止,总共有四位总设计师:苏霍伊、伊万诺夫、西蒙诺夫、博格相。
总设计师负责制是俄罗斯新机设计局的一大特点。实际上,在航空、航天领域都采用总设计师负责制,通常一个领域只有一位总设计师。例如,在苏联宇航火箭航天领域共有三位总设计师:扬格尔、科罗廖夫和切洛梅依,其中扬格尔负责弹道导弹研究,科罗廖夫与切洛梅依虽然都是运载火箭领域的总设计师,但各有侧重。在航空领域,留里卡是歼击机发动机领域的总设计师。在军用飞机领域的总设计师较多,但也是各有侧重,说明军用飞机领域的重要性。苏联解体后,总设计师负责制已经名存实亡。2014年,普京总统签署总统令,重新恢复总设计师负责制,原联合飞机制造公司(OAK)的总经理博格相担任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
当然,现在的设计局总设计师与第一代总设计师还是不能同日而语。苏联时期“五大”新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的出身、个人经历和能力,都是后来几任总设计师能够相比拟的,而且这些设计局所研制的飞机,都以他们的姓氏命名。
图波列夫是革命者,组织过学生运动,被学校开出过,蹲过沙皇监狱,也进过斯大林的监狱,而且是“囚徒”设计所的所长。他还是俄罗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的大弟子,航空爱好者小组的组长,苏联航空工业的奠基人之一。雅科夫列夫是斯大林的红人,技术上将,他们设计局研制的作战飞机在二战中表现突出。伊留申军人出身,当时是部队的一名大尉,被直接保送到军校学习,他们设计局研制的伊尔-2强击机在二战中战功显赫。在这“五虎上将”总设计师中,米高扬和苏霍伊属于小字辈。国内关于这两位总设计师的情况介绍的很少,原来苏联时期的宣传报道也不够真实,这里引用俄罗斯国家航空系统研究院原院长、费多索夫院士的回忆:
“阿尔滕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具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个人品质——每个工作日一开始,他都要巡视一遍设计局,看一看所有设计师。如果有人正在画图,他往往会看看绘图桌上的图纸,点评一下。设计局每一位设计员都感觉到总设计师的关注,可以向他寻求帮助,征求参考意见,这些帮助不局限于技术问题,也包括个人日常生活问题。米高扬非常富有同情心,对遭遇不幸的人几乎是有求必应,帮助同事们度过经济或生活上的难关,让他们集中精力研制设计局的新产品。总体上存在这样一个观点,由于他的哥哥是前苏联的部长委员会主席(总理),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内占据高位,所以,他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要少一些。但在我的印象中,他感到这反而成为累赘,而且他从未利用过这层亲属关系。他有时候甚至为这种亲戚关系感到难为情,担心有人会误解他的所作所为。我知道,在米高扬设计局的建设中,他所遇到的困难比其他总设计师更多、更大。但米高扬并没有利用直系亲属的力量。正是由于他的这种高尚品德,才让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人更加尊重他。”
论资历,苏霍伊参加过沙皇的炮兵部队,还被授予上尉军衔,但很奇怪,这一经历从未对其前途产生任何影响,也许与他的一贯低调作风有关。苏霍伊也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的弟子,而且他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是图波列夫。毕业后就在图波列夫设计局工作,一年后就担任轻型飞机设计队队长,领导百十号人研制新飞机。按照著名设计师安东诺夫的评价,他认为苏霍伊是一个天才,在所有苏联飞机设计师中,可以排在第一位。
在苏联时期,设计局有局长,也有党委书记,但一把手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的签字是设计局的最高指示,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总设计师可以签字奖励员工,可以给职工分房子。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苏霍伊设计局第二任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原来是喀山运动飞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后来又到水上飞机设计局担任总设计师。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精力充沛的人,他想在战斗机研制领域建功立业,所以选择苏霍伊设计局作为平台。当时他与航空部部长戴门蒂耶夫私交甚好,航空部长亲自给苏霍伊打电话,要求安排西蒙诺夫进苏霍伊设计局,担任副总师,但苏霍伊直接回绝了部长的请求。据西蒙诺夫回忆:在克里姆林宫的部长办公室内,电话通话效果非常好,我站在旁边可以清晰地听到电话那一头苏霍伊低沉的声音:“不,不行,我不了解他。”戴门蒂耶夫也是参加过苏联红军的老干部,有过赫赫战功,他虽然不喜欢苏霍伊,但十分尊重他,这也许是当年苏联航空工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吧——遇到了一位胸怀宽广的好部长。当然,这点困难难不住航空部长,他直接给苏霍伊的副手、设计局第一副总师和党委书记伊万诺夫打电话,直接要求他安排西蒙诺夫进设计局、担任副总师。
苏联第一代总设计师陆续去世后,第二代总设计师普遍偏弱。图波列夫的儿子接任了他的职务,据俄罗斯专家反应,水平一般。伊万诺夫接了苏霍伊的班,但由于其技术功底不足,最后以悲剧性收场:他为了拉选票当通讯院士,强行下令苏-27舰载机进行极限状态飞机,导致机毁人亡,总设计师被免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因病去世了。米高扬设计局的第二代总设计师别利亚科夫是这批人的佼佼者,也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米格-23、米格-25、米格-31、米格-29等都是很不错的战斗机。但他生不逢时,遇到了前苏联解体,他这种知识分子式的总设计师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没有能够带领米高扬设计局走出困境。至于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在第四代战斗机竞争失败后,垂直起降飞机项目也没有获得成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就已经没有资格研制新型战斗机了。伊留申设计局很早就转到民用航空领域,经济状况也很差,在这里也没有研究的必要了。(续完)
链接:
苏联/俄罗斯的总设计师制度
新机设计局地位高于普通设计局,也高于飞机生产厂和成品厂。新机设计局与普通设计局、研究所的差别在那里呢?
第一首先,在规模和能力上,苏联的新机设计局不仅具有新型飞机的设计能力,还具有样机生产能力和飞行试验能力。也就是说新机设计局有自己的试验工厂,可以生产第一批飞行试验和静力试验的样机。新机设计局还有自己的试飞员队伍和试飞保障队伍,例如,完成“眼镜蛇”机动的布加乔夫就是苏霍伊设计局的试飞员。虽然他也是俄罗斯空军现役军人,但工作关系在苏局。相反,普通设计局一般隶属于工厂,类似于国内工厂里的设计所。
第二其次,新机设计局的领导架构问题。新机设计局的“一把手”是总设计师,这个“总设计师”也具有特殊含义。普通设计局没有总设计师,他们采用总经理负责制,只有型号总师。新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属于航空领域的“总”设计师。在前苏联时期,总设计师不是航空部领导任命的,而是由苏共中央和军事工业委员会任命的。由于斯大林本人重视航空工业,并亲自过问新机研制,一些新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的地位相当高。例如,图波列夫、雅科夫列夫是上将军衔,伊留申和米高扬是中将军衔,只有苏霍伊没有军衔,但技术水平最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有一段时间取消了总设计师负责制,设计局变成公司,由总经理负责,例如,苏霍伊设计局在很长一段时间由总经理博格相西扬负责。2014年又恢复了新机设计局的总设计师,但还是与苏联时期有所不同。按照普京总统最新颁布的《总设计师法》,在军事工业领域设立总设计师,这些总设计师负责领导新型武器、军事装备项目的研制工作,他们只需服从俄罗斯联邦法律、总统和政府令、军事工业委员会决议及《总设计师法》。由此可见,联合飞机制造公司、俄罗斯技术公司、政府各部门都没有权利约束这些总设计师。
相比于苏联时期的总设计师,现在的总设计师失去了一定的管理权,因为每个设计局都有总经理,财政大权掌握在他手里,总设计师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