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如何面对道德困境

2016-07-14 12:12
南方周末 2016-07-14
关键词:利己重塑底线

黄冠

“你还打你父亲吗?”这个挑衅性的问题,回答难以出新,不是因为设置了陷阱,而是陈述了部分事实。澄清是非、纠正谬误、表明态度,一旦被引入道德领域,自己能说通,别人未必能想通。

道德与行为,存在互证关系,却可能被无限放大。比如,能干出这事,怎么说他是好人?他是好人,怎么会干出这事?于是,人们习惯于断定,道德为里,行为为表;道德决定行为,行为反映道德。

面对恶行,一方面在就事论事处理,另一方面想一劳永逸解决。人们下了很大劲儿,想通过重塑道德,以匡正行为失范

一个人的道德体系,为什么会瞬间崩塌?是体系不牢,还是人易变坏?在利己利他问题上,道德试图给出解决方案:视利他为利己,视短期不利己为长期利己,视具体不利己为整体利己,等等。道德本身,包含理性、自律和克制。可是,人偏偏有非理性和易冲动的一面,脑子一热,言行无度,给自我败坏德行留下了口子。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揭示了人容易变坏的一面,却忽略了另一面:变坏的主因在人,而非“大染缸”。坚定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不易容变坏;软弱的人,找个借口,就可能变坏。

道德本身,还有一个困境:在防范时高调重视,在纠错时悄然忽视。一个人干了坏事,从程序上说,会进入纠错模式。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纠错,行为的错,最终要由行动承担。这时,以往道德如何,既不能为错误背书,也不能为错误开脱。一说有过,有谁再会区分此人功过几几开的问题?有谁再会同情那些“晚节不保”的人?

面对道德困境,孔子感叹礼崩乐坏,老子设想小国寡民。进退两难,等于没办法。面向未来,人们向往自由、繁荣,渴望安全、尊严,文化、认知、道德、价值观越来越难以调和出统一的标准,单一靠重塑道德约束行为,难度越来越大。

能否提炼出一种简便易行的行为边界?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向前推一步,“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这成了不干涉主义的核心要义:自己不愿接受的,推己及人,决不施加在别人身上;自己认为好的,决不捏着鼻子硬让人接受。言外之意,任何事情,自己决定,自己承担后果;你不征求我的意见,我有话不说,有屁也不放。

在移动互联时代,有一种互动模式:我说我的,你看你的;你有所想,与我无关;接受与否,你自己选;是非利弊,自决自受。然而,还有其他的模式,或强制,或欺骗,或误导,或洗脑。怎么办?有的可以用现有法律和规范匡定罪罚,有的还需完善法律和细化规范以防治奸邪。

法律,仅仅是行为的底线。尽管法条越来越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一辈子都不大会进法院打官司,因为自己的行为和受到的行为困扰,尚无需劳驾法律调解。在法律底线之上,能否提炼出一种简便易行的行为边界?一个人无论初衷如何、能力如何、意志如何,对照一下不干涉主义,是不是至少要做到不教训、不干涉、不侵犯?

(作者为媒体人)

猜你喜欢
利己重塑底线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真相与底线
撞色拼接
底线①
创业观念:利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