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施纪红
高职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岗位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施纪红
2013年度院级教改课题(编号:教改B201306)
本院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开设综合实训课程已有两年,但实施后发现还存在两大问题。
1.1课程的综合性缺乏
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专项技能训练后,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在校内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1]。所以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整合专业知识、理顺专业思路、形成对工作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目前本专业综合实训中对与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维修、设计相关的岗位技能涉及较多,而与之相关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岗位技能内容涉及较少,没有有效地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职业能力融合到生产制造技能培养中,造成了管理能力培养的缺失。
1.2对实训过程的职业性关注不够
以往综合实训设计的关注点是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训结果,而忽略了职业岗位素质的要求。而职业岗位素质的培养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职业情景体验完成的。课程设计中忽视了人员、物品、过程管理的企业性,例如缺乏企业模式的上岗考勤、班组分工、着装要求、物品领用登记、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产品质量的改善、工作生产环境等方面的管理环境和制度的设计。
针对以上两大问题,课程组整合了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提炼了企业的主要生产与质量管理模式,对课程进行了以下开发和实践。
2.1时间安排
综合实训4.5个学分(三周)为学生在校的最后一门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第九到第十一周进行,第十二周开始下企业定岗实习。目的是将已学课程进行一个整合,对学生能力进行一次提升,也为紧随其后的定岗实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提供可能性,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2.2资源选择及课前准备
综合实训安排在校企共建的校内SMT生产车间和综合讨论室两个场地。实训的耗材(制造的电子产品)由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提供。指导教师以专业教师和实训师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实训文件资料准备,如生产的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生产管理记录、检验记录、质量管理记录等均由企业提供,学校教师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实训前需要进行动员,介绍课程的目的、意义和课程的实施过程,特别要明确课程的管理要求、考核方式。提前分组,选出组长和副组长,然后提前对组长、副组长进行培训,有利于课程的正常开展。
2.3实训内容设置
综合实训不同之处就在于“综合”二字。常规的实训注重单项职业技能的培养,完成一项单一的任务;而综合实训是让学生根据需要,对各单项技能进行选择、整合、灵活应用,以此去处理一个较大的、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要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参考企业运行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对应的岗位,按照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要求设计实训项目。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职业情境下,去体验工作的进行和尝试问题的解决,以此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我校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置的实训项目和任务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产品制造与质量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实训项目表
实训过程中以质量控制为目标,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设备的使用和数据处理为重点,通过在四个部门完成四个实训项目,让学生体会工作岗位的内涵,以此实现和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4实训任务的实施与管理
以实训工厂为依托,设置成立四个部门:设计部、工艺部、质量部、生产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部门人员结构及岗位工作要求。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7~10人,每组推选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四组成员轮流在四个部门实训。每个部门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进行本部门的岗位分工、任务分配与协调,对产品质量负责。组长由小组成员选出,副组长由组长任命。指导老师相当于厂长及顾问,负责总体规划和协调沟通,对四个部分的运行进行指导,保证安全生产。鼓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部门,独立开展工作。[2]
实训过程中,充分利用我院的SMT生产线,与合作企业一起组织真实的电子产品的生产任务。生产中引入企业的考勤管理制度、现场环境管理制度、生产过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等。例如:晨会与晚会制度,晨会组长负责考勤和分配当天实训任务;晚会进行一天工作总结、填写生产日志、商量明天的工作任务;6S管理制度,厂长对生产环境提出具体的6S要求,质量部协同各部门做出可视化6S管理规范,每天进行6S检查;生产报表的填写与整理,每天现场生产问题可视化看板的制作;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及质量报告的撰写及汇报。通过这种岗位角色扮演的管理方法,保证在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敬业精神。
2.5实训评价
实训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在四个部门实训的相关过程记录和资料。考核分成过程考核和学生提交记录资料考核两部分的,重点关注学生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多元立体化,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小组成员互评、指导教师评价、资料评价共同组成。在课程的评价标准中特别融入了行业企业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评价,如出勤情况、着装情况、工具设备的6S与保养情况、工作态度、沟通责任素养等的评价。
2.6实践的成效与思考
通过四个项目轮换的实践,主要成效有:(1)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电子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的各个环节与流程;并且在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真实电子产品的制造和虚拟质量数据分析的职业岗位实践活动中,真正明白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种真实的产品、极度仿真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管理模式,为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就业打下极好的基础。(2)新的实训模式对专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教师必须下到企业去了解企业生产技术要求、产品性能要求,在与企业对接、技术人员的沟通中,专业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岗位技能与素养的要求,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指导实践教学的水平,推动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实践,主要思考有:(1)由于实训产品是企业当期真实的产品,所以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每次实训可能不一样,所以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和企业指导老师做好配合,深入企业,参考企业的管理生产方式进行微调。准备时间和内容一定要充分。(2)综合实训和企业联系紧密,建议每次实训前编写针对性的教师指导手册,规范整理实训需要的全部技术资料、生产记录、实训要求等等。(3)实训应根据情况,虚实结合。由于受场地、时间、人员限制,在进行质量分析项目模块,可以部分使用虚拟数据,例如在第一组进行质量分析模块实训时由于生产部的现场数据不能及时收集传递,为了保证整个实训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个时候需要使用老师提前准备的虚拟数据。
该岗位综合实训课程是我院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开展专业综合实训也是进一步深化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重要途径。[3]要确保专业综合实训的顺利开展,我们必须动员企业、教师、学生全面沟通与合作,扎实做好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认真落实课程管理,才有可能将学生培养成学校和企业均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振林,赵广河.地方本科院校食品质量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探讨[J].贺州学院学报,2014.30(2),128-129.
[2]胡晓波,李云芳,庞瑞平.食品机械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的创新与实践 [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4(1)69-70.
[3]林徐润,庄培灿,杨帆.浅谈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4.162-163.
作者简介:施纪红,1976年 10月出生,江苏句容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工艺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