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疏礼兵 刘艳彬
东北大学与东软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案例研究①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疏礼兵 刘艳彬
摘 要:东软集团是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华丽转身的典型,是产学研合作的优秀产物。在医学影像领域,东北大学与东软的产学研合作是典型的“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态,并以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实现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的工程化应用与员工素质提升之间的良好互动。
关键词:学科-专业-产业链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软件行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东软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领跑者,并基于软件核心技术发展成为一家相关多元化的集团公司。从诞生于东北大学的研究所发展为校办产业,并跃迁为高科技上市公司。东软集团是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华丽转身的典型,是产学研合作的优秀产物。东软集团的快速发展最大程度上得益于东北大学优势学科和专业的支持,并在学科专业与产业间建立起了密切有效的联结关系,即学科-专业-产业链。其中,东北大学与东软集团在医学影像系统领域的合作与协同非常具有代表性。
东软医疗公司是东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东软医疗公司以软件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医疗设备产品与服务领域发展,其研制的CT机填补了我国在数字化医疗设备领域的空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生产CT机的国家。以CT为突破口,东软医疗不仅拿下了同档产品超过30%的国内市场份额,并且成功打开海外市场。东软医疗的成功与其在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密不可分。
1.1 培育“三层次四领域”人员深度融合的工程化团队
虽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东软医疗公司,但是在建制上相对独立,其科研成果优先转让给东软集团使用,中心负责人为东软集团董事长、东北大学原副校长刘积仁教授。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大的工程化研发团队。工程化研发团队的建设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前沿技术探索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研发团队的人员构成分为三个层次:专职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核心层,流动人员和外聘人员为中间层,而博士生和硕士生为外围层;从团队人员来源看,既有来自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也有来自东软集团和东软医疗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还有盛京医院、天坛医院等临床研究基地的医技人员,“产、学、研、医”等四大不同领域的人员在此平台上深度汇聚融合。工程化研发团队突破了高校学科、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产业、医疗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促进资源要素之间的融合与协同。
1.2 形成“五大梯队”人员汇聚和合理流动的人才发展机制
研究中心与依托单位是相互支持、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研究中心将研发成功的技术成果优先转让给依托单位东软集团,为东软医疗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中心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优秀的人才资源储备,以及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环境,为梯队建设提供强大支持。由于与东北大学、东软集团、多家医院的临床基地等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在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长期互动中已经形成了五大人才梯队,即科研梯队、工程梯队、产业梯队、管理梯队和教学梯队。领域先导、技术专家、海外学者、管理人才等多个领域的高端人才在此平台上开展协同创新,创造了其他单位和组织无可比拟的创新优势。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源于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充分发挥东北大学领先的信息学科优势和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强大优势的基础上,依托东软集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世界一流产业与平台,开创了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2.1 优势学科和实力产业共同搭建平台
医学影像作为交叉学科,该平台充分借力东大和埃大各自的学科优势,实现了学科资源汇聚,同时吸收行业当中的实力型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参与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建设的四方都为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实质性支持,在此平台上实现设备资源、科学研究、市场信息、人才培养、工程实践等环节的汇聚和深度融合,确保学院的学科建设内联专业,外接产业,打通以往高校中的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条之间的脱节现象,构建和谐的医学影像学科-专业-产业链条。这样,既可以保证高校的学科建设成果及时落地,也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2.2 合作各方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人员交流融合
参与合作的高校和企业在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面的人员交流上都实现了经常性的互动融合,具体表现为:双方高层成立了联合管理委员会、学院教师和企业研究专家相互兼职、实习学生与一线工程师的师徒制。学院实行联合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部分教师也是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可以带领研究生进入东软实验室进行研究和试验。学院可以共享东软研究院和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资源,方便地聘请相关专家为学生授课和开设专题讲座。另外,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和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学院学生提供了医疗系统实践基地和系统集成实践基地,并为学生实习实践配备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工程师。学院教师和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之间有着经常性的良好互动,进入企业实习实践的学生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之间形成了师徒关系,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学习也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3.1 东北大学与东软的产学研合作是典型的“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态
伴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日趋密切,合作各方都致力于不断推动合作界面和合作重心的下移,落实到大学的学科专业层面与产业中的企业层面,使得产学研合作实践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更多的合作内容和更扎实的合作基点。我们把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而形成的虚拟复合组织称之为“学科-专业-产业链”。学科-专业-产业链在本质上是基于知识流动和知识生产的产学研合作活动。
学科-专业-产业链是产学研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复合组织和一项制度创新,主要涉及大学中的院系、学科、研究所、研究方向团队,产业中的实力企业、企业内部创新团队、研究机构等多个不同创新主体。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有正式的合作制度来保障和维系这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制度既不是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也不是来自大学或企业的单项构思,而是基于促进知识分享、流动和产业化应用等共同目标,学科-专业-产业链不同参 与主体共同协商和博弈的结果,符合各方的利益和目标要求。
作为产学研合作活动的深化,判断产学研合作活动是否形成了学科-专业-产业链,可以从产学研合作的合作对象、合作范围、合作成效这三个基本属性来确定,即产学研合作各方是否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是否形成常态化的广泛合作关系、是否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产学研合作活动符合或基本符合这三项属性,则可以界定为学科-专业-产业链。
东北大学与东软集团在医学影像系统领域的合作与协同充分发挥了各方的优势,以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汇聚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推进人员的深度交流和融合,打通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工程化应用和员工素质提升之间的节点,避免了高校知识生产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脱节和“两张皮”现象,进而共同打造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因而可以认为,东北大学与东软集团的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典型的、成熟的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态。
3.2 东软集团是产学研合作的产物和学科专业对接产业的助推者
东软集团很好地解读了高校校办企业的“企业”性质和“高校”特色的发展定位,并出色地履行了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东北大学校办产业集团在今天依然是东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很好地平衡了与东软的关系,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东软集团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东北大学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也为东北大学的IT学科专业对接产业发挥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这不仅满足了双方的实际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东软集团创始人兼东北大学副校长刘积仁教授的大力整合与推动。东软集团是东北大学学科专业对接产业的重要助推者,其发挥作用有下面两个重要原因。
3.2.1 产业领导人与高校领导人的双重融合身份
刘积仁教授是东软集团的董事长兼CEO,同时也是东北大学的副校长(1995~2014年担任副校长近20年)。这双重融合身份不仅未给刘积仁带来困惑,反而为东软集团和东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刘积仁,东软集团直接参与了东北大学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比如中荷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司多位高管身兼东北大学的硕导和博导;同时,东北大学每年获得丰厚利润,有效摆脱了目前许多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困境,并实现了计算机和软件人才培养和东软集团的直接对接,科研成果通过东软集团便可实现产业化,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三大功能的有效融合。
3.2.2 优秀的校园文化基因和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
东软有着非常优秀的校园文化基因,出于对教师职业的情结,无论在东大还是在东软,大家都称呼刘积仁为“刘老师”(虽然他已不从事教师工作多年)。刘积仁是东软的一个符号,他在东软的威望以及个人魅力是公认的。在公司内部,下级对上级、徒弟对师傅也通常尊称对方为老师,而不是其领导头衔。可以说,起步于东北大学的东软集团已将校园文化基因融入其血液当中。东软集团内部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学习机制:在内部网络上有完善的知识库和知识地图,供员工自行学习和查阅;开设了网络大学,并提供众多训练班供员工进行学习;完善的师徒制培养体系和历史传统;经常性的各种知识经验交流分享会等。优秀的校园文化基因和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是产学研合作的粘合剂,是建立信任关系、促进知识流动和分享的助推器,是学科-专业-产业链持续运转的润滑剂。
3.3 合作各方的人员汇聚和深度融合是学科-专业-产业链的重要标志
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难以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没有实现真正的汇聚融合。学科-专业-产业链在不同创新要素之间建立了桥接关系,可以充分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融合和活力释放。而在各要素的融合过程中,人员融合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困难的,因此只有实现了合作各方的人员汇聚和深度融合才能看作是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成的重要标志。东北大学与东软集团围绕医学影像系统领域的合作,将不同单位、不同经历、不同特点的人员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汇聚融合,为了实现共同目标一起奋斗。加快人员融合一是搭建实体合作平台,从资源投入、委员会领导、项目合作、人才实训、交流联系机制等方面予以全面落实,丰富合作内容;二是融合产、学、研多重身份的刘积仁教授的积极推动,借力刘老师强大的个人魅力,自上而下地融合动力和艺术化的融合方式使得人员融合在不经意间发生;三是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促进了人员思想的融合,增进人员之间团结协作和相互支持,打造融洽的工作团队。
3.4 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机制是学科-专业-产业链持续运转的保证
从国内多数高校的现状来看,高校内部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高校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和外部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东北大学与东软集团在医学影像系统领域探索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机制,坚持跨专业和多学科联合、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并重、国际化合作和人才密集以及科学研究与产业化相辅相成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知识能力一体化、组织管理一体化和成果目标一体化的协同行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机制既建立了高校内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节点,也打通了高校的学科专业与产业(企业)之间的创新要素融合通道,真正实现多主体、多因素配合协作、相互补充的协同行动,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
[2] 蒋安丽.东软集团:打造专业人才培养链[J].WTO经济导刊,2011(2).
[3] 董军.从B到C东软拐大弯[N].中国经营报,2011-12-24.
[4] 胡赤弟.学科-专业-产业链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5] 胡赤弟.论区域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9(6).
[6] 胡赤弟,黄志兵.知识形态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化治理[J].教育研究,2013(1).
作者简介:疏礼兵(1977-),男,安徽安庆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网络联结、创新要素融合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14YJC630112);宁波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项目(2013A10040);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建研究中心课题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c)-1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