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协同
——基于国际分工深化的视角

2016-07-14 09:10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姚鳗玲
中国商论 2016年13期
关键词:分工贸易金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姚鳗玲



区域金融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协同
——基于国际分工深化的视角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姚鳗玲

摘 要:当前国际经济失衡与不同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程度、金融发展差距都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深化背景下,不同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国家面临着不同的贸易形势,金融开放程度又进一步影响了贸易发展和贸易结构变迁。本文从国际分工深化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例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破解当前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贸易失衡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际分工金融发展贸易失衡

1 引言

国际贸易是现代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金融则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在一国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贸易容易表现为外部贸易顺差,投资也通常低于储蓄。随着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贸易中经常项目的盈余增加,通常会改变一国对外贸易地位。当前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构建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体系较为稳定,但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分工深化,不同国家之间金融发展的差距使得由分工所引致的贸易失衡不断加剧。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和表现,金融与贸易之间的协同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朝着深化与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的方向进行,并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但是,目前各国都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对外贸易市场萎缩的问题,本文将从国际分工深化的视角出发,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对外直接投资等问题进行考察,分析面临的困境,提出对策与建议。

2 国际分工、金融发展与贸易协同

金融通过国际分工渠道影响贸易结构,进而导致不同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国家在相互贸易中的利益分配失衡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全面提升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走内需驱动、内外需协同发展的模式,是破解自身发展瓶颈、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的关键,其中也包含了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内涵。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原因之一。金融发展具有降低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一国金融发展与该国贸易发展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认为金融发展对贸易发展有促进效应,即在量的方面,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增长,尤其认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进而升级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而金融发展滞后则制约着出口结构升级。二是金融发展对贸易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机制,一方面是金融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对外资本输出显著影响一国贸易和经济发展,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从而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当前对金融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共识:一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选址前提因素之一就是金融发展情况,因此,发达的金融市场更符合跨国公司客户选择的要求,后向联系溢出效应也更为明显。二是金融发展同样有助于合资、独资等形式的外资企业发展,这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发展也要置于一国金融服务环境和金融改革框架之下。三是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而这种效应实际上与一国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紧密相连。

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分工深化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与国际分工演进不断深化,分工形式逐步多样化。一是实体经济内部分工。现代国际分工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此种分工,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了世界分工体系,是一种初级分工形式。二战后,国际分工继续深化,各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开始形成,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转移产业,促进了自身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发达国家间水平产业内分工也日益发展,汽车、飞机等产业的国际分工走向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开始主导全球分工体系。

二是实体与虚拟经济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经历了从产业间分工到工业品的产业内分工,并进一步细化到产品内分工,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政策、制度和金融服务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新兴市场国家则利用自身在制造能力上的优势进行分工,这是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分工。在此背景下,服务业在相关国家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上述分工形式不断深化,一方面使得各国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尤其是在一国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贸易容易表现为外部贸易顺差,但随着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贸易中经常项目的盈余增加,改变了一国对外贸易地位。当前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构建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体系,在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分工深化,不同国家之间金融发展的差距使得由分工所引致的贸易失衡不断加剧。

4 区域金融与贸易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困境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和表现,金融与贸易之间的协同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朝着深化与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的方向进行,并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但是,目前各国都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对外贸易市场萎缩的问题,尤其是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失衡的问题愈演愈烈,加剧了全球经济下行,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成为各国重视的热点问题。区域合作更倾向于结成联合体,提升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越来越朝着深化与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的方向进行,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本文尝试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例进行说明。

4.1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现状

4.1.1贸易发展现状

一是双边贸易发展迅猛,自2010年建立以来,超过 95%的商品实现了零关税,双边贸易得到迅速增长。二是贸易范围扩大,目前的贸易范围已经逐步延伸到了新兴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并深入到了各类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是投资联动发展较快,目前东盟国家地区成为了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4.1.2金融发展现状

一是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和东盟国家一方面积极推进自贸区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还探索建立了一定的区域金融危机救助机制。二是金融发展势头良好。自贸区建设,在推动东盟经济发展的同时,迅速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三是金融创新加快,中国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同时加快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创新债券、股票等投资融资产品,有助于东盟国家经济金融的加快发展。

4.2面临的困境

自贸区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困境。一是政治与市场不稳定。东南亚各国都在地理历史上存在有政治、领土等多个方面的冲突,对往来贸易与金融投资方面的影响突出。同时,这些国家的金融法律监管制度还有待完善,市场动荡较大。二是经济结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东南亚各国经济结构水平存在明显差距,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条例影响到了整体经济效益增长,同时容易使得金融与贸易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三是基础设施落后。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够,资金需求大,但目前的建设资金不能满足经济增长对基础设施的需要。四是金融与贸易的协同发展问题。金融通过国际分工渠道影响贸易结构,进而导致不同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国家在相互贸易中的利益分配失衡问题。当前,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基础、产业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的广泛存在,对自贸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重要方面。

5 对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深化背景下,不同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国家面临不同贸易形势,金融开放程度又进一步影响贸易发展和贸易结构变迁。当前国际经济失衡与不同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程度、金融发展差距都存在显著关系。上文从国际分工深化视角出发,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例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破解当前趋于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贸易失衡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处理困境与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建立高效的金融预警处理机制。金融发展对贸易发展有促进效应,在量的方面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增长,尤其认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进而升级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而金融发展滞后则制约着出口结构升级。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应该加强合作,进一步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同时积极扩大合作范围,并对金融危机进行深入研究,巩固当前的稳定局势,加强对话,促进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

二是积极减少贸易摩擦与金融风险。要加强互补,推动转型升级,避免产业结构同质,积极扩大内需,避免或减少贸易恶性竞争。同时,要积极开放服务业的发展。另外,要积极简化境内外资企业,加快使用人民币结算。

三是加大吸引外国投资力度。对外资本输出显著影响一国贸易和经济发展,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从而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的选址前提因素之一就是金融发展情况,发达金融市场更符合跨国公司客户选择的要求,金融发展同样有助于合资、独资等形式的外资企业发展,同时,金融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要运用好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要继续提高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的路程范围,加大自贸区海陆设施与通道的建设,改善投资和消费环境,拓宽金融融资准入渠道,降低金融投资门槛,形成多元投资机制。

四是激活金融贸易。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全面提升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走内需驱动、内外需协同发展的模式,是破解自身发展瓶颈、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的关键,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内涵。中国要利用资金、网络等优势,对传统落后的产业进行淘汰,要进一步拓宽金融合作领域,稳定金融资本市场,改善资本市场的投资与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建立符合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J].中国金融,2011 (13).

[2] 郭田勇.金融宏观体系的探索与完善[J].中国金融,2008(13).

[3] 王勤.东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 高歌.投资东盟[M].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5] 谭春枝.泛北部湾金融安全合作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 李立民,韦倩青,等.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7] 邹春萌.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a)-105-02

猜你喜欢
分工贸易金融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贸易统计
P2P金融解读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