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雅尔
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讨
巴雅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职业,目前受到了较多关注。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将所学到的会计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因此,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经验比较丰富的会计实践师资队伍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在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
应用型;本科会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会计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要求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院校若想实现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着重打造一支素质较高、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师德及完善的会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当前,很多会计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相应问题,急需院校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一)师资队伍不稳定
院校在打造会计实践师资队伍的过程中,不应单纯选择本校的固定教师,还应积极引进社会上的相关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兼职教师的选择,主要应当从各大会计事务所的专家、社会各单位的优秀会计工作者中选择,以此实现师资结构的合理改善。但是,目前很多院校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师都是博士、硕士毕业生或本校年资较长的教师,兼职教师数量较少,没有形成稳定的师资队伍结构。
(二)教师实践性较差
一些院校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师,自身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空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对于会计工作中的操作流程、牵制制度等疏于了解。这样,教师就无法指导学生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于具体的会计问题也难以合理把握。应用型的会计本科所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优质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专业人才,教师作为会计实践教学中的直接参与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的实践水平能力也直接对学生的理解程度产生了影响。大多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毕业后从课堂直接走上了讲台,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熟练,但是由于在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方面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实操能力与教师的实践教学都脱离了实际的职业社会。
(三)教师选拔不合理
很多会计类院校在任用、选拔教师的时候,单纯考虑教师的个人学历,并不注重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提拔校内既有教师的时候,院校一般也更加看重教师的教学时长等,没有将实践能力纳入考量。院校在进行人才引进时,一味追求知名高校的硕博毕业生,只对教师资格证进行要求,而不对其的实务操作能力进行考查和要求,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师的队伍中大多都是“理论巨人”。从教学结构分析,实践教学资质较浅的学校在开展实务教学时会遇到诸多阻拦,应用型会计本科的教学目标也因此难以得到实现,而高学历的教师在编制中占用较多,对实践人才的引进也造成了影响。
(一)“产学研”结合
会计类院校在建设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应做到“产学研”一体化,以此提高教师个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某会计类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与当地的大型企业合作,安排校内实践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去企业内部进行学习时间。这样,教师在企业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当下的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也能通过企业内部的会计经济环境锻炼自己。该院校的教师在企业锻炼中,学会了相关的会计操作技能及先进的会计应用方法,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教师在企业内部学习,也能帮助企业解决会计工作中的相关问题。由于该校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结合,因此,建设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二)“外引外邀”
这里所指的“外引外邀”,就是需要会计类院校积极引进社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完善并扩充校内会计教师队伍。院校可以引进和邀请社会上能力较强的会计专家、相关学者等,以讲座等形式与本校教师进行沟通。院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其聘为兼职教师,与本校教师共同开展会计教学工作。这样,本校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向优秀的兼职教师学习,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实现
会计类院校师资队伍的顺利建设。此外,院校在引进新教师的时候,不能单纯注重其个人学历,更应考察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除此之外,院校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的高级会计或经济学学者到学校举办讲座,让师生都能够对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专业发展趋势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当前学科的发展前沿。同时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建相互学习的平台和机会,通过专业学术的交流和研讨,对教师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的同时也对实践成果进行吸纳,增强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
(三)“上送下派”
“上送下派”的方式可以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拓展了对会计新知识的理解范围和提高教学理论水平。一些高学历年轻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都有所欠缺,学校应对此类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等教师基本课程方面加以培训和强化,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上送”,主要是指会计类院校应将校内教学年限较长的教师送到当地的各级财政部门,参加财政部门定期举办的培训,以此实现老教师个人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更新和发展。这样,老教师就可以在培训工作中适应当下的会计教学需要,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下派”,主要是指会计类院校可以将校内的新教师派往相应的基层部门进行实践锻炼。这样,新教师就可以在锻炼过程中与经验丰富的基层会计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经验,提高个人的务实能力。这样,新教师在日后教学工作中可以将先进的会计工作方法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确保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也能积极指导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当前,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社会对于会计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相关院校应做好学生培养工作。院校若想确保学生培养工作的质量,就需要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院校应当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如加强学习、“产学研”相结合等。这样,就能有效建设一支满足教学要求的会计实践师资队伍。
[1]邓亦文,易冰娜.谈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师资队伍建设[J].财会月刊,2011(27).
[2]冯华,汪娟.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8).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