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妍 (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028000)
设计基础课程中民族图形的转化
——记平面构成教学改革
林 妍 (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028000)
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旨在帮助新生转换思考方式,有利于他们的思维从具象转向抽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思维的转向应注重方式方法,关注学生对原生文化的情感,尊重民族文化。课程改革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民族图形进行转化,这种转化与思维的转向是同步的,并为其他专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构成;民族;课程改革
平面构成是美术学院新生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解决学生对于视觉语言的把握,提高学生对形式的认知。对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平面构成是开启设计之路第一扇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基础练习奠定了学生的审美基调,并且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具象转向抽象,对空间也有新的认知。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将三大构成与设计基础相结合,辅之创意训练,或将三大构成融会变通为同一课程。平面构成在一些专业美院甚至可以延伸至后期的专业性训练,而不仅仅是基础性训练。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平面构成课程延续的一直是基础性训练,这与学生入学时的认知与能力相匹配。本次进行课改的班级是蒙古族授课班级,加之对此班级前期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的了解,确定课改的目标依然是以基础性训练为主,在课堂训练中以去具象化为主要训练目的。蒙授班级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此前课程的观摩,发现该班学生对于严谨、几何、规律、条理性强的形态表现能力很弱,在处理画面时更多的注重于具象表现,优势在于画面极赋有生命力与感染力,所以在训练中需要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对于原生民族图形较为了解的优势,将民族图形与现代元素进行结合与创新。
在此次的课改中,重点解决学生们从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这部分,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在处理画面时以抽象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将学生分散的多种表现方式进行统一。这种强制性是为了规范学生对设计的认知,而此之前,部分学生对设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认知:
第一,学生对设计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并不了解,导致他们对设计依然存有绘画时的随意性,画面细节掌握不到位,不能严谨地按照形态的规律去进行练习与延伸,在创作的时候总是在跟着感觉走,很多学生保持着差不多的心态,这与设计的初衷完全相反,且养成不好的设计习惯。
第二,学生对抽象了解不多,对表现抽象与后期设计的关系不甚明了,对枯燥的机械训练产生厌烦感。而蒙授学生本身不喜受拘束的特点尤为明显,对规范性的要求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应当适当引导,从他们所擅长的入手。另外,强制性训练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授课教师的模式进行,而是对他们的思维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规范。
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堂的教学中,采用先紧后松的方式,所谓先紧就是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一些设计规范去进行训练,包括前期准备,在进行形态构成方式训练时必须按规律进行变化,保证画面的严谨和规范,尽量以抽象表现;后松指在经过规范化的训练后,再让学生进行主观内容的添加,可根据自己对作业要求的理解自行选择具象或抽象,开放主题,体现创意。
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具象过渡到抽象、了解构成的发展及其在设计中的所占地位、了解构成与后期设计的衔接关系。在点线面的构成训练中,可以尝试在后期立体构成的中线构成与空间构成,从真实的三维空间感受点线面的特点,再返回到二维的平面内用抽象的形态表现出来。课堂中建议学生使用现有材料,如吸管、线绳、铁丝或者卡纸来尝试折叠、穿插、缠绕等行为,可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来体会基本的点线面构成,真实的感受二维平面内看不到的空间与层次。这种课程的交叉有利于学生对于基础元素点线面的全面认知。
其次,针对平面构成中的构成形式的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时细、准、稳,仔细研究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按这种规律进行练习。在构成形式的后期,如特异构成,引导学生向设计后期延伸,介入创意表现并注明设计说明,将基础训练与设计专业课连接起来,用事实阐明两者间的关系。在此阶段可以引导学生从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图案等元素出发,进行创意表现。
第三,在适当的阶段,做综合性的抽象形态训练,完成打散重组的练习,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视觉语言表达的能力,最终达到可以熟练的根据形态的变化来处理画面,从而建立具象到抽象的完整的认知体系的目的。
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对于抽象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主动的进行关于设计的思考,这就我们的教改目的。
构成本是相对抽象、机械的,对于大一的蒙授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个不便于理解的问题,但是对于民族文化认知是植根于他们的血液之中的,所以在课程的后期建议学生们将蒙古族的元素,如文字、图案、纹样等加入到设计中,用传统的,他们熟悉的符号来替代构成中的基础元素。将传统的图形进行精简、提炼、或者选择其中的一个部分进行再设计,这个设计过程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这实则就是民族图形抽象化表现的一种方法。这种提炼方式有多种好处,最明显的是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草原上生长的孩子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最是热爱,能够在一些点线面中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是最好不过的;其次,在这种训练中,可以将传统的民族元素进行创新,也许学生的能力还达不到设计的层次,但往往带着蓬勃的生命力,在师生的交流中会带给教师更多的思路,而教师需要把握这个思路并反馈给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这便是学习与成长的过程;第三,学生在对传统的蒙古族图形和文字进行创新的同时,能够建立起新的认知体系。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传统是被束缚住的,不敢打破原有的形式和规律,但文化就是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融入新事物的基础上发展传承下来的,我们要做的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勇于突破,勇于打破传统,特别是蒙古族学生,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课堂训练中,建议学生从文化入手,思考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思考当代设计是否与民族文化相悖,这种思考来源于我们课程的初始部分,也就是思维的转向。
新事物总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了解当下最新的设计应用载体,如数字、交互、UI等方面。技术会带给民族图形新的发展契机,从前费时费力的需要手工完成的作品可能在3D打印机的帮助下在段时间内完成,我们也期望学生能够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结合起来并做创新。总之,民族图案的转化在这次课改课程中得到了初步的实践,学生有所收获,也开始对设计进行了主动的思考,这既是我们的努力的目标和动力。
林妍,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