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401572 )
芭蕾舞基础训练对演员的意义和帮助
刘 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401572 )
古典芭蕾舞作为一门久远的艺术表演形式,从启蒙时期的木偶芭蕾到现在的当现代芭蕾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规范的的形体训练体系,芭蕾基础训练作为芭蕾舞演员的专业必修课。对于舞蹈演员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芭蕾舞基础训练对于演员的艺术表现力、身体表演力、艺术综合素养的帮助可见一斑。
基础训练;动作体态;技巧
芭蕾基础训练是一门演员的基本课程,是舞蹈专业必须学习掌握的必要基础课程。从训练的细节分为地面素质(软开度)、把杆练习(规格型)、中间表演(舞姿表演)。
“开”是芭蕾训练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开”动作包括脚的五种基本位置,脚要注意外开、绷直、伸展为标准,在芭蕾中“外开”的本质为“向外”,舞者在做跳跃动作中不允许出现蒯脚、勾脚的动作出现,必须“外开”否则就无法体现芭蕾皇家宫廷风格的特征,训练芭蕾舞演员脚的外开技能,需从小就开始训练,使其以后成为演员在表演中既能够让舞蹈作品展现其优美的造型与优雅的气质,还能够为完成芭蕾舞舞蹈变奏中的很多技巧性动作提供保障。
“绷”在芭蕾舞基础训练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在常常提醒芭蕾演员的脚下及其膝盖部位的动作要“绷”直。在芭蕾舞表演中,只要芭蕾舞演员的腿及膝盖在做动作及离开地面,舞者就必须绷脚,这样的做用体现在:充分延长芭蕾舞演员腿的长度,延长动作空间、突显舞者笔直的腿美,芭蕾舞者从膝关节开始用力,将力量力度直贯脚趾,让脚趾去找脚心,芭蕾舞演员的脚趾脚背绷得越紧,膝盖与腿部就会越笔直,整体动作就会非常连贯统一,所以在学生时期芭蕾就开始练习勾绷脚,这样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到“绷”的含义,并在以后的表演中提供帮助。
“立”做为芭蕾集训的主题动作,立在芭蕾舞基训中会反复强调演员基本动作保持直立,芭蕾舞演员的直立是保证芭蕾舞美的基础。芭蕾演员首先要找到“立”的感觉和姿态,并在表演中彰显立的风姿,才能更完美的体现舞蹈动作中所需要表达情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直”是“立”的基础表现,“立”是“直”的升华体验表达。编导常说:“直”是芭蕾舞演员形体美表现,“立”则是芭蕾舞演员美的支撑表现,在剧目表演中“立”常常把演员的身体拉长,就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延伸的美感。所以的芭蕾舞演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双脚用力垂直的踩下地面,脖子处要向上延伸拉长。
1.体态训练帮助肢体躯干的规范
我们都了解芭蕾舞诞生于西欧,整个体态充分体现西方人直立、挺拔、高贵的气质。由于欧洲一直是芭蕾舞兴起的地方所以也就在舞蹈中保留了宫廷贵族气质、服装造型相符,有的剧目直接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将芭蕾舞演绎的富贵高大, 所以在过去宫廷时代芭蕾一向是“高贵”的舞蹈。只有皇宫里有身份的才能学习,所以从这点来讲芭蕾舞需要我们有很好的体魄和严苛的肢体条件,芭蕾舞训练演员更多的是表达对肢体体态自信的态度,是训练舞蹈演员气质的真谛。芭蕾舞基础训练主要是通过规范的姿态性的改变,造就舞蹈演员挺拔的躯干,这样成就了芭蕾舞演员在其剧目的表演中具有了个性张扬、仪态挺拔的特征,并具整体舞姿的个性鲜明。
2.体型姿态培养演员的人物气质
芭蕾舞基训往往是通过鲜明个性十足的体态性特征来表现变奏的舞蹈特征,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芭蕾舞演员躯干直立对于剧目变奏中展现个性人物特征自。而男演员一般在需要力量表现力的同事,更多追求的是从细节中提升人物个性气质,从而为舞台服务为表演服务,也是为人物展现人物角色的气质服务。回溯到上世纪中期,中国芭蕾舞刚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族情绪造就出一批批经典之作,最为突出的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娘子军》成为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在剧目中,我们的舞蹈前辈成功表演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女战士鲜明人物气质,这些人物气质都需要演员通过芭蕾舞基训所培养的挺拔向上、个性鲜明的人物气质,而恰恰这中气质也充分表现出当时抗战环境的特点。充分体现出坚韧意志、爱国情怀的人物角色相匹配。芭蕾舞演员需要长期的芭蕾舞基础训练,需要在教师和编导严格要求下,在剧目表现的体验中,使之丰富人物角色、表现出鲜明挺拔向上的气质形象。
1. 技巧训练重视动作之间的连接
芭蕾舞基训在体态舞姿训练之外,还非常训练演员的体能和技术技巧能力,在技巧性训练的环节中芭蕾基训上也是让舞蹈明星独领风骚的标准体现。这这个训练当中,芭蕾舞演员在基训中运用丰富基础知识和及其细腻的动作链接为主要标准,这样酒可以在剧目中顺利完成动作使其平顺不拖拉,每个动作连接做到行云流水。芭蕾舞技术技巧对其基础训练的要求及其严苛,演员需保证在传统的基础训练中,使其要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和每一个舞姿处理都要有一个套完整的体系。这样才可以做到标准性和规律性的连接技巧,而在表演中决不允许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出现拖沓随意散漫无序的表现。在近期现代芭蕾舞蹈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外国芭蕾舞首席男舞蹈演员,常常以利落高超、完美的落地起跳来征服全场观众,在技术技巧表现力上面,做同样的翻腾跳跃高度,演员的训练也是有所区别,尤其是对于动作连贯的保证,这些细微的表现过程当中,技术技巧训练在芭蕾舞集训中作为一个环节,需要演员既要有熟识传统动作及难度很大技术技巧作为保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芭蕾舞者的肢体能力,还可以提高演员的自身修养,更加完善演员在舞台的整体表现力。
2.技艺丰富节奏变化灵巧的打击
芭蕾舞基训技巧动作丰富,女子多位旋转控制,男子则多于精湛旋转跳跃及其打击类动作,现在剧目的演出常常集中表现风格迥异的艺术流派和舞蹈种类。在这么多的体系中,最为突出在技艺的是俄罗斯学派。俄罗斯学派常常以动作细腻、技巧丰富、下肢动作干净利落等特点突出,在九十年代初涌现出了一大批芭蕾舞明星舞者,他们个个技艺高深,技巧丰富,尤其是在剧目表现中常常表现出惊人的控制力和肌肉爆发力,在男子中尤为突出,一般在较为欢快的音乐下进行技巧表现特别突出,而灵巧的打击动作非常受到男舞者的喜欢,这也为他们的个人能力提供保证。从俄罗斯学派发展的脚下技艺,深受世界芭蕾舞的粉丝与观众追捧的“打击技术”,时至今日,打击技艺已经成为了现代芭蕾舞基训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几乎是每一个男性芭蕾舞演员在跳跃动作都必须完成三次打击,而剧目的发展成打击动作的训练模式。打击具有细致、灵巧、多变、快速的特点,通过芭蕾舞基训的长期细致的打击技巧性训练,可以让观众更加对芭蕾舞细腻丰富的连接动作印象深刻,打击技术做为丰富的肢体语言必将为以后的芭蕾发展带来新的作品和新的未来,芭蕾舞现在也慢慢的从现代舞的元素中提取素材,创作更多的新作品。
芭蕾舞演员对于基础训练非常重要。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芭蕾舞演员不仅要注重自身基础训练技能的掌握,还需要在训练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对于其他舞种的演员对于身体各个关节以及肢体的协调性配合起到很大帮助,使其在舞蹈中学会寻找自信,不断挑战技术技巧的舞蹈动作,将芭蕾舞基础训练动作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完美的展现。
朱立人.西方芭蕾舞史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