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霖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北宋文人的游历与灵岩寺美誉的传播
张霖坤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齐州灵岩寺创建于东晋,到北宋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其唐代就与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的玉泉寺并称为海内四大禅寺,到北宋年间,随着社会逐步稳定,文化日趋繁荣,前往齐鲁大地游历的文人数量不断增多,灵岩寺迎来了它被文人青睐的创作高峰。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北宋时期文化发展、文人活跃的社会背景,阐述游历文人的诗赋对灵岩寺美誉的传播。
北宋文人;游历;灵岩寺;美誉;传播
古代历史上遗迹之所以能受到后人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代文人以此进行不懈的文学创作与艺术加工,这些不具备思维,缺少情感的文字和石片在文人墨客的丹青之下妙笔生花,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人文情感有机结合。灵岩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佛教内涵而成为历代文人咏颂的对象,北宋时期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据《全宋诗》统计,北宋时期先后有四十多位诗人游览过灵岩寺,创作了有关的诗歌七十多首。他们的游历活动极大带动了灵岩寺的兴旺,传播了灵岩寺的美誉。
(一)国家的重归统一与相对富足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政权,宋太宗时期完成了对于中原地区的统一。虽边境不稳,但北宋政权内部却相对安定。“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藩庶,田野日辟。”[1]宋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经济,巩固农业生产,促进商业繁荣。使得宋朝时期富裕程度至少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国家的重归统一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秩序的稳定,形成了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环境,保证了人们在国土上能够相对自由的旅行,而活跃的商品经济则为旅途中的人们提供各种便利与物质保障。
(二)科举制的改革调动了北宋文人的兴文精神
宋朝推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和“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制度,其集中体现就是科举制的变革。太祖之时,天下初定,取士人数相对较少,进入太宗时期,国势渐稳,对文治之才需求日增。据统计,宋太宗在位21年,“取进士、诸科5800余”[2],宋仁宗13举,仅进士一科就达到了4500人左右。这些政策都使士人有较高的政治追求和殷实的生活待遇,调动了文人志士对未来的渴望与热情。他们周游各地,访遍名山大川,寻求名流、陶冶身心,提升个人修养、寻找创作的灵感,一时间,游历之风盛行。
(三)三教合一使得灵岩寺作为著名佛寺而备受瞩目
北宋年间,儒、道、佛三教渐趋合一。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使士人刚健有为,对政治抱有热情;佛家思想又使他们超然对待荣辱得失,进退有度。北宋年间来山东出任地方官的很多文人都是官场失意、仕途坎坷之辈,但这些并没有消磨掉他们对于山水以及名胜古迹的兴趣;他们注重心性的修炼,求取个体人格的独立与精神上的自由。而这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恰与佛学中的参悟红尘、慈悲为怀的理念相得益彰。
(一)灵岩寺风景俊秀奇美
灵岩寺位于泰山西北麓灵岩山脚下,灵岩山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山之阳,是满月葱茏的灵岩峪,曲折起伏的山峦向东西两侧延伸,灵岩寺就座落在这蜿蜒峻美的翠谷之中。灵岩胜景,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亦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而山中泉水飞瀑不胜枚举,卓锡泉、袈裟泉、檀抱泉、双鹤泉、白鹤泉、甘露泉、饮虎泉、上方泉、飞泉、黄龙泉、朗公泉都被载入济南名泉之列。灵岩寺正是以这奇美的自然风景,吸引着宋代文人游历的足迹和造访。
(二)灵岩寺是佛教圣地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随即便切合了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很快发展,并由此衍生出大、小乘佛教。灵岩寺便属于大乘佛教圣地,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十道图》中,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誉为"域内四绝"。灵岩寺香火最为繁盛时期,东西20里、南北10里的地方,都属于寺院的田园。同时,由于其地处泰山北麓,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后,都会驻跸灵岩寺,而唐高宗携武则天来泰山封禅时,更是先住在了灵岩寺。佛学内涵丰富的千古名寺,也就必然成为了文人们的绝佳选择。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求名山大川,拜谒天下名流,施展丹青妙笔,描绘人间万象。北宋文人尚读书、好思索、喜参悟的治学态度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心态,从哲学高度俯视社会人生的平和心境在游览山水之景时更是有所顿悟,也就有了更多唯美的作品寄托在这名山古寺之中。
(一)倾注北宋文人情感的诗歌扩大了灵岩寺的知名度
北宋时期定都东京汴梁,因此毗邻的山东地区地位日显重要。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公元1111年,山东大部分地区划归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合计26州(府、军),是防御契丹政权东侵南下的一个重要屏障。“山东自上世以来,为腹心根本之地,其与中原离合,常系社稷安危”[3],随着山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不断加强,来此地充任的官僚文人也相应增多。据《全宋诗》的不完全统计,李迪、滕涉、吴拭等名臣贤相以及曾巩、苏轼、苏辙、祖无择等文坛大家皆曾在齐鲁大地任职,从北宋初期开始先后有四十多位诗人曾来灵岩寺游观并创作过与此有关的诗歌七十多首。
较早游历灵岩寺的是真宗、仁宗时期的宰相李迪(971--1047)。他因受当朝权臣丁谓的排挤而不得志,饱尝宦海沉浮,厌倦官场争斗,将功名利禄置身事外。灵岩寺清高脱俗,不谙红尘的意境正好与李迪此时的心境相吻合,佛寺的清幽,禅声的悦耳让李迪忘却俗世烦恼,留下了“灵岩山势异,金地景难穷。塔影遮层汉,钟声落半空。千峰罗雉堞,万仞耸屏风。飞鹤来清窦,刳鱼挂古桐。名曾参四绝,封合亚三公……”的雅诗名句[4],可谓是人心佛性,境由心生。
哲宗元祐年间,在济南从事的卞育也曾多次游览并赋诗著文。他在《游灵岩记》中称赞说:“齐有灵岩寺,居天下四绝之一。海岱间山水之秀,无出其右者”[5]。还创作了“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风高松子落,天外钟声浮。祖师生朗石,古殿名般舟。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移出蓬莱岛,待吾仙子游”[6]。与此同时,无论是诗人吴拭的“丹峰翠壑一重重,香火因缘古寺钟。若有金龙随玉简,武夷溪上幔亭峰”[7];也或苏辙之《灵岩寺》、周驰所做之《十方灵岩禅寺田园记》以及齐州通判孔舜思游灵岩所赋《留题灵岩寺》等等各位文人的美文,都把灵岩寺的俊美仙境传播四方。
(二)文人诗句的碑刻提升了灵岩寺的文物价值
灵岩寺在北宋期间也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碑刻,记忆着古刹的兴衰,见证着古刹的传承。其中以苏辙《题灵岩寺记》为代表。《题灵岩寺记》碑高60厘米,宽l20厘米,真实地反映出当年寺院的鼎盛及苏辙本人对释佛的崇拜。原文如下:“祖师古禅伯,荆棘昔亲启。人迹尚萧条,豺狼夜相觝。白鹤导清泉,甘芳胜醇醴。声鸣青龙口,光照白石陛。尚可满畦塍,岂惟濯蔬米。居僧三百人,饮食安四体。一念但清凉,四方尽兄弟。何言庇华屋,食苦当如荠。”[8]这份碑刻成为灵岩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位于灵岩寺御书阁下的《楞严经》同样也有着很高的书法与艺术价值,据泰山碑刻专家姜丰荣考证,此石刻的内容为《首楞严经》中之部分偈语,是佛经中的颂词,以三言至七言以至多言为句,《灵岩志》称此石刻为圆通经。书者蔡卞是蔡京弟、王安石女婿。《楞严经偈语》笔法兼容,变化多端,将书法之柔美与石刻之苍劲融合在一起,有着很高的观赏性和文物价值。
这些石刻墨宝作为静止的艺术而永恒,和被民众广泛传颂的文人诗歌一起,将灵岩寺的美誉传播在宋朝大地。
综上所述,北宋时期,随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北宋文人的政治、经济地位也逐步上升,宦游、漫游之风盛行。灵岩寺,既有山川秀丽、环境清幽的自然之美,还是一处清幽安禅、心灵寄托的佛家圣地,深厚的人文历史与独特的自然风景,无不吸引着文人们前来吟咏观赏,在当时齐州形成了一个重要文化集散地,促进了以灵岩寺为主题诗作的繁荣。这些诗歌和碑刻,赋予了灵岩寺人文内涵与精神思想,得到了大众及文人阶层在审美领域一个共同的心理认同,而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普通民众趋之若鹜,纷纷造访,灵岩寺的美誉在当时得以广泛传扬。
[1]《宋史.食货上》
[2]《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三二淳化二年八月丁亥条
[3]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苏轼文集》卷26
[4]《全宋诗》卷113第2册,第1198页
[5]卞育《游灵岩记》,马大相《灵岩志·艺文志》卷2
[6]《全宋诗》卷1251第21册,14136页
[7]《全宋诗》卷948(第111132页)转引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21
[8]《全宋诗》卷1251第21册,14136页
[9]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附论
[10]《宋代石刻汇编·灵岩寺石刻》北京图书馆编
[11]《灵岩寺》吉林文史出版社
张霖坤(1995-),男,汉,陕西西安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本科生,中国史专业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