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之道

2016-07-13 22:05焦世韵
科技传播 2016年9期
关键词:采编多元化创新

焦世韵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进入媒体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时期,媒体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点,不但媒体介质丰富多样,各种媒体平台蜂拥出现,而且每个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以网络、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对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平台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对媒体采编工作和采编人员提出了严峻考验: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深度性、权威性、持久性等特点,又要适应新媒体时效性强、互动性强、立体性强等特点。面对激烈的竞争,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要创新思维,善于用新的方法和技巧,创造适合新时期市场和受众需要的内容与产品,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关键词 采编;多元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2-0029-01

1 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生活在被各种媒介和信息包裹的潮流中,集中呈现出两大特点。

一是专业媒介与非专业媒介界限逐步模糊。除了记者、编辑等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专业力量以外,每个新闻事件的见证者也都是新闻采编者。而且,随着新媒体发展平台的不断完善,非专业新闻采编工作者甚至能更快的发现和传播新闻。只有创新思维,创造出有别于非专业采编工作者的作品,才能让新闻更有价值,更有影响力。2016年4月5日,一个网民为弯弯的杭州女子在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住宿时碰到一名陌生男子的强行拖拽,险些遭受侵害。随后,她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这一消息,随后,涉事的和颐酒店也通过官方微博对事件进行了回复。在之后的几天里,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传播和发酵,一则由微博发布的消息变成了一条铺天盖地的新闻信息。如何让自己的媒介平台在众多的舆论洪流中获得发言权和影响力呢?唯有创新,标题创新、形式创新,站在与众不同的角度,才能发出独特的声音。

二是信息传播的重复性。这使得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闻信息能够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和关注度,获得更大幅度的覆盖面,从而达到新闻信息传播的目的。例如,国务院做出中国税制改革的决策,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上,大多数的标题是:《人民日报:全面营改增后如何确保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人民日报:营改增预计全面减税5000亿元》等,而我们发现,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等新兴媒体的标题是:《营改增,这几项与你有关》《两张图让你看懂营改增》《营改增,有六大影响》等。很显然,新闻采编工作在不同媒体上,必须使用符合该媒体平台用户的语言和习惯的标题。随着各种媒介的融合和发展,传媒集团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采编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够轻松驾驭不同的媒介平台,并做出自我特色,形成具有一定水平和影响力的新闻品牌,从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2 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难点与重点

实现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如何发现并抓住热点新闻,如何发掘新闻的价值,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当今社会中,每天都会有海量的新闻事件发展,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疗、军事等方面,也覆盖了中国、美国、英国等全地球、全人类,甚至是月亮、太阳、火星等外行星空间和领域。每家媒体因为掌握的资源不同,新闻采编的定位不同,或者编审人员站的角度和立场不同,都会用不同的方法去“炒菜”,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处理加工新闻,结果也迥然不同。如何准确定位媒介功能,如何准确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有生命的新闻信息,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并被受众吸收等,这都是摆在每位新闻工作者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必须坚持“内容真实”这一基本原则,不能走入为创新而创新的误区。新时期,每个媒体平台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特别是在经济利益能够对新闻造成较大影响力的今天,如何坚持客观公正的实现新闻采编,是值得每位媒体人深深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假新闻扰乱了视听,也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破坏了媒介正常发展的社会环境,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点击率、阅读率等,公然制造新闻,刻意夸大或者歪曲事实,误导受众,从而获得经济利益。所以,要使媒体获得强劲的生命力,就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在经济利益面前有足够的定力和忍耐力,在坚持“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实现“形式创新”。

3 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措施与方法

第一,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明确党和国家的舆论导向和媒体职责定位,要遵纪守法。新闻媒介是党和国家的舆论工具,是耳目喉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树立鲜明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党纪国法作为新闻宣传工作与采编工作创新的基础和规范,决不能站错位、说错话,决不能违法乱纪、扰乱视听。在涉及到一些关系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事件中,一定要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绝对不能标新立异;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决不能哗众取宠,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要加强学习,增强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的能力。随着新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一专多能”成为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要用开放的心态面对新媒体,拥抱互联网,养成关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抓住重点、评论热点事件等习惯,提高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要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掌握新媒体的排版和编辑要求,能够熟练操作新媒体。例如,微信信息的推送时段一般为早、中、晚休息时间,而微博推送的时间则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虽然两个媒体平台都具有新闻传播功能,但因为受众不同,阅读习惯和兴趣不同,因此,媒体传播的规律也完全不同。

第三,要在标题和内容创新上下功夫。时间碎片化、浅阅读,已经成为新闻受众的重要特征。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受众很难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阅读,也很难停留很长时间去阅读一条新闻信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受众的眼球,将最有用的新闻价值传递给受众,并被接受和吸收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制作新闻标题时,要坚持4条定律:一是简短,简洁明了,让受众不需花费太多时间,一看便能了解新闻的主要信息;二是要多用疑问句或者反问句等,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给受众以引导;三是要经常换位思考,要站在受众的立场考虑问题,并且要将新闻价值与受众关注点联系起来,可能是关联点,也可能是吐槽点、痛点等;四是要亲民化,标题切忌大白话,也切忌千篇一律,巧妙地利用成语、俗语、俚语等能够起到拉近与受众情感距离的重要作用。当然,不能变成“标题党”,不能出现标题与内容不相关或者不相符,必须让标题与新闻“名副其实”。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新闻采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运用创新思维,实现新闻采编工作的形式与内容创新,做好典型报道,打造精品栏目,满足甚至引领受众的新需求,才能更大限度地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持久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采编多元化创新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主流媒体:如何以采编经营“两分开”实现“两加强”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