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提升你,我的“职场幸福感”

2016-07-13 00:40秦青
科学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理学家独立性负面

秦青

身在职场的你,在拿到薪水、获得双休假期和各种节日福利时,会感到幸福感爆棚。然而,当你工作业绩不佳、被降职、压力大时,你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幸福”?长期稳定的职场“幸福感”又是怎么获得的?

把工作当成使命,获得有意义的快乐

有心理学家总结了工作的三种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而第三种境界,即把工作当成使命,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人认为在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企业,最恰当的是给员工“不安全感”。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中,员工只有时刻保持被淘汰出局的警惕,才能使自己在这个时代具有非替代性。阿里正是通过竞争机制,让员工能充分地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员工通过不断地成长,在互联网行业中始终站在前端位置,而不是耽于现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未来被淘汰出局。所以,阿里表面上维持的是员工的“不安全感”,但其本质还是让员工把工作当成使命,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快乐。

一些企业通过“快乐管理”或长期激励机制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却收效甚微的原因在于,其着眼点和方式存在问题。首先,企业虽然让员工感受到快乐,但与此同时,员工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成长,更谈不上自身价值的实现,所以反而变得懒散或是安于现状;其次,这种激励机制是从外部来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而不是让员工成为一个完全的行动主体。因此,难以完全缓解员工对工作没有热情,或者是焦虑、抑郁的状态。

因此,提升员工在职场中的幸福感需要转变思路,一是要让员工获得有意义的快乐,二是要让员工成为提升幸福感的行动主体。

提升职场幸福感,员工才是主体行动者

有关如何从内部来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心理学家认为关键是主体行动者为员工本身,当然企业可以扮演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以此来引导员工调节自己的工作状态。

乐观面对 激发正能量

当人们在职场犯错误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沉浸在悔恨、愧疚、愤怒、焦躁等负面情绪中,常会问:“我的弱点是什么?我的不足是什么?”但是却很少问问自己:“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擅长做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往往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负面特征和负面情绪,却忽视了自身积极的一面。心理学家用英文单词“appreciate”来进一步说明,这个单词包含了两个意思:“欣赏”和“增值”,也就是说你只有关于积极的部分,你这一部分才会增值。如果你一直关注消极的部分,那很可能被桎梏于负面信息的牢笼里,更别说去解决问题或战胜挫折,面临被惩罚或被辞退的风险也更大。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去反思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是说我们需要一个适当的时间,当你犯错的时候,并不是你伤心的时候,此时最重要的是激发自己身上的正能量,等这个风浪过了,自己再定下心来,好好反思总结。

相信自己 成功始于行动

很多人在职场上遇到问题,或者是上司交付了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就会马上陷入恐惧之中,特别是对于刚进入职场的新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解决目前问题的能力,或者认为上司明显是为了为难自己,让自己难堪,于是手忙脚乱,或者干脆弃之不顾。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缺乏自信,而我们需要的是有根据的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提高自信有两条途径,途径之一是改变内在因素,改变看世界的角度,关注自身优秀和潜能,进而去栽培它们,而不是一味想自己的缺点,从而陷入恶性循环;途径之二是去冒险、去尝试,人其实更容易陷入想象的痛苦之中,而实际的失败、痛苦比想象的小很多。不断地尝试,会使你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行动总比不行动离成功更近一步,如果害怕失败而弃之不顾,那等待你的只有越来越深的懊悔、遗憾和自卑。

确立目标 离开舒适区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去努力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制定自我和谐的目标都可以让人们更快乐。何为“自我和谐”?就是将自己置于风险当中,离开舒适区,来到拉伸区,但不要越过界限走进恐慌区。也就是说,要不断地给自己挑战,激发自己的潜能,以持续地制造成就感,但不要设定过于不切实际的目标,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挫败。

当然你也可以制定一个看起来不切实际的长期目标,拆分为许多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然后制定计划,基于这些计划建立习惯,一步一步,将成功细化。你要去相信那些目标其实是可能的,要想“如何去做”,而不是“是否有可能”。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人一旦全身心地投入,总会获得回报,而且去实现目标的过程本身也是幸福的。

自我评判 构建独立性自尊

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对能力、身份、成就、价值的自我评判,可以分为三种: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

依赖性自尊:由他人决定,能力感来自于与其他人的比较。需要外界的认同和赞美来获得自尊,这种自尊极不稳定,趋于敌对。

独立性自尊:由自己决定,跟之前的自己作比较。即使没有赞美也知道自己很棒。这种自尊更为稳定,趋于仁慈。

无条件自尊:有充分的自信,从别人的幸福中一样可以获得愉悦感。

在职场中,我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依赖性自尊,这很容易将自己的幸福感建立于他人之上。而无条件自尊,难以成为主流。因此,我们应该以构建独立性自尊为主,对自己负责,告诉自己“我值得拥有幸福”。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家独立性负面
独立品格培养
谁更难过
人生什么最重要
心理学家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做最好的自己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
e言e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