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衣褶方法的思考

2016-07-13 02:25阮醒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形态结构

阮醒

[摘 要]艺术院校纷纷开设了动漫基础课程,最为重要的就是手绘课程的训练,在手绘课程教授的时候,发现难点在于角色衣服的褶皱,学生较难掌握,生搬硬套地衣褶使得所创作的手绘作品难以生动,针对衣褶画法没有明确的方法,而提出明确的方法论,明确衣褶是力在衣服中的展现,用力的守恒,展开绘制衣褶的压缩与放松的穿插方法,让衣褶画法由繁化简,让学生明确衣褶的本质以及提出具体的方法,从而提高其手绘能力。

[关键词]衣褶 形态 结构 力的展现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66-01

1.研究动机与背景

随着动漫在国内越来越受关注,艺术院校纷纷开设了动漫基础课程,最为重要的就是手绘课程的训练,而在手绘课程的中不难发现在造型训练中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的不是绘画角色的五官、身材比例动态,而是角色的衣褶上。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角色衣褶往往决定角色造型的好坏。

学生对繁复变化的衣褶无从下手。学生在绘制角色衣褶时候往往生搬硬套,不懂得穿插关系。学生在人物写生的时候还勉强达到标准,但在半默写或者创作角色的时候,就显得十分吃力。相比在训练五官等手脚造型的时候,训练衣褶的画法时候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教会学生方法。

因为造型不是简单的线条组成的,它是要在了解结构的同时用线条概括出来的,由此可见,五官、手脚的造型,虽然复杂但容易掌握容易训练,衣褶的造型训练,不但要多训练,而且还要讲究方法。如果说角色五官、身材比例是手绘课程的重点的话,衣褶的绘制训练就是重点中的难点。

2.衣褶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性

衣褶对绘画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单是衣服上的褶皱而是对角色形态结构的间接表现,比起直接绘画主体结构更为复杂,要在了解衣服材质以及依附结构十分清楚的前提下,才可画出生动符合形体的衣褶。

其实古代开始注重衣褶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就有对衣褶画法的研究,“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

无独有偶还有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亦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其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清王瀛将其付诸图画,并注明每种描法的要点。现在我们看见的总结十八描技法的图画即是出自他手。因此证明从古代就有研究衣褶的画法,所以其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古代,尤其国画的技法对透视 结构的理解都有其局限性,对于现在的审美以及数字艺术的发展显然不能满足。

2.1 已有方法论的不完善

如上述提到的十八描法局限性很明显,注重衣褶的线条勾勒粗细匀称的概论,对于结构的表现则退位其次。不满足现在动漫教学的要求,更不符合现主流CG[角色设计的绘制要求。无独有偶,现有《超级漫画创作技法图解教程:动态人物衣褶的画法》,这套教材也类似许多CG动漫绘画教材片面局部地描述衣褶的形状,总结出只适合局部或者某个动态形成的衣褶的描述,仅是从表面现象谈论描述衣褶的绘制,没有明确衣褶的本质。要明白我们不是为了画衣褶而绘制衣褶的。如果只画一堆杂乱的衣服,这样去理解我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是可以适用的。但今天要研究的是角色的衣褶,画衣褶主要目的表现人物结构和动态。所以现在需要纠正这种瞎子摸象的片面方法论。

2.2 对衣褶概念的误解

(1)衣褶不是几条线条的拼凑,不仅仅是衣服材料的体现。

有的学生对于衣褶的理解望文生义,理解为衣服上的褶皱,认为衣褶主要是体现衣服的质地和材料,如棉衣、皮衣或者丝绸等等。这样的理解导致画上的衣褶,就像衣服上的衣纹体现不出角色形态的结构和动态,只体现到衣服材质。在临摹或者有参考对象写生的时候,基本可以通过生搬硬套勉强表现出来,但一到角色的设计的时候衣褶的表现则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毕竟衣褶的绘制属于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是对真实衣褶的再现,而是对衣褶的再创作。

(2)衣褶可有可无不重要,而且衣褶没有规律可循,随便对待。

这样的理解导致,在创作角色的时候,衣褶的表现就苍白无力犹如乱麻,因为对衣褶的不重视和缺少观察,所以在创作设计角色时就草草几笔应付搪塞过去,角色的体态结构没表现,却像角色身上被划伤的疤痕。

(3)孤立片面的人为衣褶是身体某个结构的体现,记住某个部位衣褶的结构,进行归类就可以绘制好。片面孤立的理解,就会破坏角色整体的结构,看到哪里画哪里,流程式的默写只会导致角色整体造型的破坏。应该整体看待衣褶,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看待衣褶是角色某部分衣物的凹凸。

3.正确的衣褶绘制概念

(1)重视衣褶训练,学会取舍,明确绘画衣褶的目的在于表现角色形态结构。

明确衣褶造型训练为的是对角色形态结构塑造的重要表现。衣褶的绘制就角色形态造型的塑造,也是对角色动态结构多变的情况下,对衣褶的再创作而不是简单的造型再现。要学会取舍,主次分明。思想上要认真对待衣褶,重视其训练。衣褶绘制训练不但可以训练造型,还可使训练学生的思考设计能力。衣褶的造型训练,要注重方式、方法。在理解结构的基础上,用线条概括为衣褶,表现结构和力。

(2)理解衣褶的本质概念

衣褶就是衣服上的衣纹,或简单的褶皱,而是力在衣服上的展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以运用。那衣服上的力是指角色身体结构、动态 、重力以及受衣服材质影响的合力,需要整体去观察布局,而不是零碎、片面的思考、绘制衣褶。所以,不能单独简单的理解:衣褶就是衣服材质体现。衣褶的绘制毕竟这不是物理学习,知道力学原理就可以训练造型训练,还要知道如何将理解的力转化成衣褶造型。

3.1 提出方法

如何理解的力活用到造型训练中形成方法呢?

要解决衣褶难画的首先按就是解决它的多变,用力的守恒去绘制,解决其穿插的多变性以及疏密的绘制。找出角色的动态线,动态线中找出相应的重心点,越靠近中心点的衣服位置,就越多褶皱而且是褶皱主明暗交界线绘制的地方,根据力的聚集压缩点,来布置衣褶的多少。

根据其力学原理,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对抗的力,所以根据重心动态线,与之相反地找出其放松的动态方向线,让在那得衣褶放松,舒缓,与之前密集产生对比。

其次,用描绘衣褶线条转折的突兀和柔和,来表现衣服的质地。如棉就柔和、如麻就突兀以此类推。当然高光的绘制也是表现衣服材质的重要表现。再次整体调整,如受重力影响,越靠近地面的衣褶应该弧度更加圆滑,幅度更加明显,用衣褶表现重力的存在。整体调整衣褶疏密符合角色形态表现的需要。从下画到上,注意衣服对角色的包裹性,要把角色看成三维物体来进行衣褶的绘制。

4.局限性

提供一种衣褶绘制、创作角色设计衣褶的方法论,不是定律仅供参考。不是所有的创作都适用,比如在太空或者在多重力学影响下的角色设计中,就不能照搬以上方法,而要考虑到特殊环境下力的作用。不是所有的角色都有衣褶的表现,但所有的衣褶都是对角色造型体态的体现。希望通过衣褶方法论的提出,对学习手绘创作的同学和老师提供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参考文献

[1] [日]富井大琢 著;王丝滢,译《超级漫画创作技法图解教程:动态人物衣褶的画法》:连环画出版社,2013.

[2] 陈庆 著:《卡通漫画绘画技法:衣服的画法》: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动态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变化关系上。人物侧面时,动态线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当人物正面时,动态线会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变化。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是至关重要的。http://baike.so.com/doc/2116861-2239743.html。

猜你喜欢
形态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浅谈景观的空间形态语言
关于陶瓷材料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运用的研究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论《日出》的结构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