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好声音
“官员成为‘网红’不是一件坏事,关键要看能否将其‘网红’身份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为民众多办事、办实事。一是保持非营利性,不能利用‘网红’身份去赚钱;二是别做‘段子手’,要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三是宣传正能量,在与公众交流的过程中让决策过程更加公开;四是有容纳不同声音的胸怀,对网民多一些包容和耐心。”
——对于官员成为“网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民营企业家也要做到‘亲’和‘清’。‘亲’,就是主动向政府汇报自己的困难,说清楚想请政府帮助自己解决哪些问题;‘清’,就是不能给领导干部个人输送各种利益,要维持一种干干净净的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近日谈到“政商关系”时如是说。
“县里各方面的任务都是实打实的,不能玩虚的、空的,思路举措千万不能口号化、泡沫化,要更多地奔着问题去,以能不能稳妥有效地解决问题、能不能让市场主体和老百姓有感受度、获得感作为标准。”
——日前,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全省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如是说。
“有些负面言行本身并不违反法律或纪律,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让一些党员动摇信念、消退意志,尤其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印发《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参与编辑的宁波市委人才办原副主任范福祥表示,列出负面言论与行为,就是为了时时提醒党员说合适的话、做得体的事。
“明白存在的‘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结出精准的‘果’打好基础。要善做‘政策叠加’的雪中送炭,少做‘政策重复’的锦上添花。算好‘四本账’,老百姓才会买账。”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日前在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有感而发。
“落实好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要时刻保持紧迫感。政策落实得坚决一点、快一点,群众就能早一点得实惠;多耽搁一秒,群众的获得感就会减一分。”
——福建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倪岳峰日前在福建省纪委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编辑:王雪电子信箱:ddshw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