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益网互联平台 李小伟
侯宇新:社区养老需嵌入护理中心
文_益网互联平台 李小伟
中国有超过十三亿人口,只有大约40000家养老中心,而德国八千万人口,却有12000家养老中心。
拜访霍斯特先生和老人
德国公使艾睿赋博士主持代际沟通签约仪式
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23%以上,为了应对“银色浪潮”,德国人用严谨缜密的思维模式搭建起了一套完善的养老体系,其中社区养老的诸多创新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德国联邦政府“有活力养老-德国的人口变化和医疗技术”项目中国特邀代表,以及德国“代际沟通”养老项目、“中德护理中心”项目中国负责人侯宇新,试图从中寻找到对我国养老事业有镜鉴价值的他山之石。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养老作为关键词被一再提及,这也突显了当前养老形势的严峻性。针对我国的养老现状,侯宇新提出,对于健康老人,居家养老可以照料下一代以及孙辈的生活起居,仍是城市老人养老的主流趋势;对于失能失智老人,由于目前社区养老设施的缺乏,大多数老人仍然选择“居家+上门护理”的模式,因此,如何建设合适的社区养老设施成为关键。
近期,国家政策推广街区制,要求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侯宇新认为,此举正是把社区的概念更加落到实处。如今,中国城市中的街道建制实为大社区概念,如果不以各小区为限制,而是在大社区里通盘设置养老设施,社区养老才能成规模成体系。
在拜访德国养老中心的过程中,他还注意到德国通常是低密度住宅,一个区域内(驾车10-15分钟)会有一个护理中心,失能失智老人可以在里面得到长期专业细致的照护,如果有老人在子女下班后依然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也可以接受日托服务。
一幅以老人护理中心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模式赫然在记者眼前展开。同时,侯宇新指出,在老人护理中心的建设上,中国和德国有不少差异:两国人均差距数倍,中国有超过十三亿人口,只有大约40000家养老中心,而德国八千万人口,却有12000家养老中心;两国资方背景不同,中国养老中心主要是国营和私人投资,德国养老中心大多由教会和慈善组织开办;德国的养老从业人员大多经过专业培训,中国养老从业人员则参差不齐;德国养老设施,产品坚固而实用,种类齐全,中国很多养老设施陈旧缺失,老人的舒适性大打折扣。
看到差距之外,中国养老中心也不乏亮点。相比德国养老中心,我国养老中心的人文气氛更加浓厚,志愿者的素质也很高,能给老人带去贴心呵护,中国的国粹如京剧、书法也令老人愉悦身心。
未来,高品质社区养老中心的建设将是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这也是中国社区养老推广下去的关键。
侯宇新说:“令人欣喜的是,最近一些社区在主动与较成熟的养老品牌联系,开办社区养老中心,希望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
在他眼中,这也将构建起中国社区养老的良性循环。通过提供公有房产,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大力提高高品质社区养老院的数量,鼓励养老中心在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同时,提高收费水平,此举可以让中产阶级老人得到优质服务,也能够以更好的薪酬水平推动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
目前,养老中心在我国三四线城市远未铺开,在一二线城市更是凤毛麟角。高房价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侯宇新表示,中国社区养老的推动必须由政府主导,现在各个社区都有大量的公建房、裙楼等设施,目前通常是小型超市、理发店、美容院等业态,政府应从政策法规上对社区养老设施给予支持。
同样受高房价困扰,柏林的“集体公社”也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当时,柏林市政府为了解决房价快速增长和人们收入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拿出一些地块,供市民集资建立社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市民共同出资,共同建房。不同的家庭或者单身人士居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下。大家拥有共同的厨房、会议室、娱乐室等设施。由于大家是以一个整体申请房屋,因此人际关系不像现代钢筋水泥大楼里冷冰冰的邻里关系,而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因此在邻居的老人需要基本的照顾时,年轻人会施以援手,反过来年轻人出门时,老人(并不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会代为照顾孩子。
侯宇新相信,“集体公社”模式也能帮助我们找回被都市生活弱化的邻里亲情。
事实上,随着银发老人日渐增多,我们需要为老人提供的不只是生活保障,还有精神慰藉,让老人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依。
在德国,人们也注意到了代际沟通严重缺失对老人的负面影响。为此,霍斯特先生创立了“代际沟通”,让失智失能老人在获得足够护理及衣食无忧之时,能够更加快乐。同时,通过一对一与少年儿童的互动,使年轻人也从老人身上学到了更多东西。
侯宇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造,通过这个项目把老人、孩子、孩子的父母等各代人全部联系起来,对于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作用。
在德国出生率急剧下降以及中国三十年一胎制的人口变化的今天,让老一代与年轻一代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意义十分深远。正看到这一点,侯宇新把该项目现已引入中国,希望为2.2亿中国老人做点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