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 刘水平
王艳蕊:探索适合普通百姓的养老服务
文_本刊记者 刘水平
从创立之初乐龄就强调,他们的服务是落地在社区居家的老人,致力于提供让社区中低收入老人可以享受得起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
养老服务站
当前,中国的老龄人口进程正在加速并逐渐走向峰值。中国60岁以上老人现已达到16.1%,约2.22亿人。政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明确提出了既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老年服务体系框架和结构层次。
探索适合我国老百姓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养老模式,是越来越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努力的方向。北京石景山区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办人王艳蕊告诉本刊记者,乐龄摸索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的社区为老服务模式,通过开展三大特色社区服务:社区老人互助平台、专业照顾服务、扶贫支持,从而实现“让每一位老人在家中享受乐龄年华”的美好愿景。
经过十年摸索,现在的乐龄已经建立起4家社区为老服务站,初步形成了品牌连锁化的社区为老服务。广宁街道乐龄日间照料中心的建立是乐龄迈出的第一步,它是北京市首家采取政府搭台、民间组织唱戏、公办民营经营模式,以专业服务为依托,以社区参与为特色,以个性化服务为补充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在这里,围绕老年人的日常就餐、健康管理、心理慰藉、休闲娱乐的服务需求,设置了营养配餐室、康复护理室、精神关怀室、文娱休闲室四位一体的服务内容。
王艳蕊说:“每一位老人都可以在乐龄日间照料中心享受到舒心的生活照料,同时还能感受到自信快乐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在家中享受乐龄年华,亦同时减轻其家人所受压力,促进家庭和谐。”
谈及乐龄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因。王艳蕊强调,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是乐龄始终追求的目标。
“我们长期在一线社区摸索,也考察过日本、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将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通过十年的实践摸索出适合我们的乐龄社区养老模式:1、以专业化照顾为核心,在社区建立小型综合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包括老年餐桌、日托、全托、上门服务;2、以推动社区健康老人互助照顾为特色,组织社区退休老人建立各类互助小组;3、重点对困难特殊老人提供援助服务。”这种社区养老模式兼顾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乐龄杨院长耐心地为老人解答疑问
长期以来,乐龄在专业照料上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改进,通过采取不同的措施,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他们针对社区内空巢、高龄以及失能的老年人,通过前期评估调查,制定个性化服务菜单,培训具有专业技能的专职护理员,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生活照顾、精神陪伴、康复支持、保健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上门服务,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到目前为止,乐龄已经为社区内上千位失能老人提供了专业化护理服务。
如今孤独的老人越来越多,如何让他们有个欢乐的晚年生活?乐龄的老年支持平台探索出与社区合作以组织老人开展自助-互助-他助的模式,鼓励健康、低龄老人帮扶空巢、高龄、病残、失能老人,让老人们抱团取暖不再孤单,生动体现了人间真爱,并为子孙树立了鲜活的人生榜样。
事实上,此举也带动了社区整体以老助老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乐龄的核心老年志愿者近700人,非核心志愿者2000多人,受益老年群体上万人次。
通过互助的过程,他们实现了情感的交流以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关爱和需求的满足。让老人展现多彩晚年生活的同时,更加能够充分参与社区,融入社会。
乐龄的社区养老模式是让社区中低收入老人可以享受得起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模式。但是,社区中不乏困难老人存在,为了服务好这个特殊群体,乐龄迎难而上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发展,其资金来源不仅来自老人付费,也来自政府购买,更来自多重资源的整合。
据王艳蕊介绍,困难老人在乐龄可以获得手工义卖援助、社会援助支持、网络公众筹款、企业捐赠等。
乐龄对经济和身体有困难的老年妇女进行技能培训,支持她们开发手工艺品,通过义卖等方式让她们取得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组织有针对性的团体训练,为老年妇女提供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援助和支持,最终让老人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实现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此外,特困老年志愿者援助计划也颇具特色。如果老年志愿者自身因身体或家庭等因素陷入困境时,乐龄会推出特困老年志愿者援助计划,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对志愿老人进行援助。例如中信二建集团长期和乐龄保持密切合作,捐助5300元,用于乐龄支持社区老年志愿者援助。
乐龄还与北京优胜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养老服务站建立优胜教育社区助老爱心工作站,持续捐赠一年每月为6位社区困难老人提供3000元照顾补贴,用于支持乐龄社区养老服务站经济困难的托管老人的生活补贴和社区特困老人的上门家政服务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