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荔枝生产组织形式的生产效率分析
——基于广东和广西荔枝种植户的调查

2016-07-13 02:08王付存庄丽娟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成本收益生产效率荔枝

王付存,庄丽娟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不同荔枝生产组织形式的生产效率分析
——基于广东和广西荔枝种植户的调查

王付存,庄丽娟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基于2014年广东和广西荔枝主产区的调研数据,分别从每公顷荔枝果林的成本收益、每千克荔枝的成本收益及投入耗费3方面对4种荔枝生产组织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大户净收益最高,其次为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传统农户净收益最低,4种生产组织形式的成本收益率与净收益均呈正向关系,因此,可以鼓励传统农户向专业大户过渡来提高荔枝生产效率;农业企业荔枝平均单价最高,品质最好,应加强不同生产组织合作的指导;人工费用在4种生产组织中均占比很大,但组织化程度越高,人工费用越低,应加大科技投入。

关键词:生产组织;荔枝;成本收益;生产效率

荔枝是我国珍稀热带水果,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全国荔枝种植面积55.56万hm2,总产量175.83万t,均居世界第1位。其中广东约27.31 万hm2、100.83万t,广西约20.91万hm2、46.58万t[1],从面积和产量来看,广东、广西约占全国的86.7%、83.8%。荔枝产业是我国水果业乃至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加快荔枝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荔枝产量不断增长,但化肥、农药及人工等要素成本也有极大的上升,使得总体收益不高,荔枝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经营形式处于创新时期,荔枝产业已呈现出组织化发展态势[2-6]。鉴于此,我们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组织视角下荔枝经营者的生产效率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荔枝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1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户特征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团队于2014年9月赴广东茂名、广西玉林和钦州对2014年荔枝种植户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户的基本情况见表1。从果场种植面积来看,调查户的平均种植面积为3.21 hm2,但广东和广西差异较大,广东调查点户均6.68 hm2,而广西调查点户均仅2.14 hm2。

表1 广东、广西调查户种植基本情况

从本次调查119户有效样本的社会特征来看,受访种植户年龄大多在40~60岁之间,占比66.8%;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偏低,中学文化程度占79.2%。从荔枝品种来看,广东以种植桂味、妃子笑和白糖罂为主,广西主栽品种是禾荔、妃子笑和黑叶。

1.2 荔枝生产组织形式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我国现行的分散小户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户放弃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而另一部分农户则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荔枝生产亦是如此,加之荔枝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耗费劳动力多、生产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生产兼业化现象更为普遍,从而出现了不同的经营方式。2013年中央一号文明确指出,要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的经营规模尚未形成统一定论。目前,随着小规模农户的逐步退出,大量懂技术、懂市场的经营者开始进入荔枝产业,荔枝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变[7-8],总体来看,未来中国荔枝生产主体正在向家庭农场、规模化果场和专业合作社方向发展。通过对广东和广西地区荔枝农户的调查,分别从种植面积、劳动力来源及经营者工作性质3方面将其分为传统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4种组织形式(表2)。

表2 广东、广西地区荔枝生产组织形式

1.2.1 传统农户 传统农户在荔枝生产中占绝大多数,约占总户数的53%,其种植面积最小,小于2 hm2,家庭劳动力基本可以独立完成生产,偶尔有邻里换工。传统农户经济能力弱,基础设施不足,销售困难且议价能力弱,易受比较收益影响,弃管失管现象严重。

1.2.2 专业大户 专业大户一般租赁村集体或国有农场土地[9-10],种植面积较大,一般为2~4 hm2,约占总户数的27%,家庭成员从事主要生产劳动,摘果时雇佣短工,经营者从事生产性劳动。一般来说,专业大户对荔枝的生产有信心,固定资产投入较多,大多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收入比较稳定,产业退出意愿低。

1.2.3 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家庭成员即作为土地和资本所有者又作为劳动者,其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较高,另一方面减少组织运转费用和生产监督费用。家庭农场要根据家庭经济实力、经营管理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决定适度的经营规模[11-13]。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土地产出率不同,家庭农场规模也有较大差异。目前,我国形成的5 种典型家庭农场模式中,浙江宁波模式的单户家庭农场面积一般在3.3 hm2以上,上海松江模式在6.7~10 hm2,湖北武汉模式在1~33 hm2,吉林延边模式在85 hm2,安徽郎溪模式在3.3 hm2以上[14]。江西水稻家庭农场种植的土地适度规模为4.7~10 hm2[15]。荔枝与粮食作物不同,多种植于山坡地,耗费劳动力较多,家庭农场规模小于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根据调研数据估算广东和广西地区家庭农场的荔枝种植面积为4~6.67 hm2。与专业大户相比,家庭成员参与劳动较多,灌溉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好。荔枝产业以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生产,实现了生产者和决策者同一性的规模化生产,有利于荔枝生产收益的提高,但仍处于探索发展的初步阶段,约占总户数的8%。

1.2.4 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荔枝种植面积最大,一般大于6.67 hm2,主要依靠长期雇工从事生产劳动,家庭成员更多表现为企业家才能,以管理性劳动为主。与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相比,其规模更大,资本实力较强,对资本投入的运营及管理能力也较强[16],重视产品认证和品牌营销,并且大多农业企业可以实现生产、销售及加工一体化经营。

1.2 研究方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户的种植行为是为了获得最大化收益及较高的成本利润率。本研究分析不同荔枝生产组织形式的生产效率,主要分析荔枝总收益、总成本、成本利润率。其中,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三方面,生产成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实际支出,如化肥、农药、农家肥、农机产品等;总收益即为售出荔枝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率等于利润与总成本的比值。

2 不同荔枝生产组织形式的生产效率比较

由于规模报酬和管理协同作用的存在,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对荔枝的生产效率影响很大。本研究通过每公顷荔枝果林的成本收益、每千克荔枝的成本收益及每千克荔枝的投入耗费3方面对4种荔枝组织形式的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2.1 荔枝果林生产效率比较

从表3可知,就总成本来看,传统农户成本最高,荔枝果林投入29 098元/hm2,农业企业次之,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均在20 000元/hm2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农户管理水平低、粗放经营、机械化程度低,农业企业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投入较大。从成本构成来看,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在4种生产组织中均占95%左右,土地成本对总成本影响不大,人工、化肥等要素价格的上涨无疑成为制约荔枝收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表3 4种生产组织形式下荔枝果林的成本收益情况

从产量和产值来看,传统农户产量最高,果林产量达18 027 kg/hm2,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产量大体相同,专业大户最低,但在产值方面,农业企业产值最高,达38 013元/hm2,传统农户和专业大户产值在32 000元/hm2左右,家庭农场最低,仅为农业企业产值的75%。从收益来看,4种组织形式下果林净收益的差距很大,专业大户净收益最高,为14 842元/hm2,成本利润率高达87%,传统农户净收益最低,净收益仅为专业大户的31%、农业企业的43%、家庭农场的65%,这可能与传统农户组织程度低,议价能力弱,销售困难直接相关。

总的来说,随着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人工成本逐渐下降,但净收益并非一直上升,而是先增加后降低,专业大户净收益最高,这得益于较高的产值和大幅下降的成本的综合作用。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收益一般,可能是因为其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管理水平未达到高度专业化。传统农户收益最低,这也导致传统农户逐渐退出荔枝产业或扩大生产规模。可见,目前荔枝的生产环节并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阶段荔枝林地最适宜的生产组织形式为专业大户。

2.2 荔枝生产效率比较

由上述分析可知,4种生产组织形式中荔枝果林的成本收益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不完全受产量和总成本影响,还受荔枝价格影响,并且荔枝平均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组织形式荔枝的质量。从表4可以看出,4种组织形式中农业企业荔枝平均单价最高,主要是因为农业企业专业化程度高,注重荔枝品质提高和积极构建品牌营销战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反映出农业企业在交换环节呈现规模报酬递增。

表4 荔枝的成本收益情况

从收益来看,仍然是专业大户净收益最高,传统农户最低。专业大户具有一定规模,在生产和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成本投入最低,成本利润率最高,而农业企业虽然从专业化程度和种植的科学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成本利润率并不高。

2.3 荔枝投入耗费比较

从人工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可以看出,一方面在荔枝的4种生产组织形式中,人工费用所占比例最大(37%~62%),而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例最小(仅5%~8%),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荔枝生产中机械化、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另一方面,专业大户和传统农户的人工费用比例高于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固定资产折旧比例均低于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可以看出规模化生产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量,降低人工费用。

从肥料和农药投入来看,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下,肥料和农药投入在荔枝生产均占很大比例,其中农药投入相差不大,在12%~16%范围内波动,而肥料投入差距很大,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肥料投入高于传统农户的15%~20%。

表5 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下荔枝的投入耗费金额 (元/ kg)和比例(%)

3 结论与讨论

从广东和广西地区荔枝生产经营情况来看,传统农户仍占主体地位,专业大户次之,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所占比例很少,荔枝生产组织化程度整体不高。

通过荔枝果林成本收益比较可知,4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净收益差异较大,成本收益率与净收益变化方向基本一致,成本收益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传统农户,这解释了目前传统农户逐渐退出荔枝产业或扩大生产规模的现象,鉴于此,应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解决土地交易困难问题。政府应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农户提供土地供求信息,出台财政补贴等相关优惠措施,并加强农村司法制度的建设,鼓励传统农户向专业大户过渡。

从荔枝生产效率可以看出,农业企业荔枝平均单价最高,家庭农场和传统农户荔枝平均单价均不足4元/kg,但农业企业成本较高,其成本利润率低于专业大户。可见,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均有各自优势,应加强对不同生产组织之间合作的指导,使其在荔枝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扶持,互惠互利,依靠农业企业将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环节有机结合,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与销售,注重品质,积极构建品牌营销战略,促进荔枝产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荔枝产业整体组织化程度。

从荔枝投入耗费看出,荔枝生产总体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工费用所占比例为44%~62%,生产组织化程度越高,人工费用投入越小,农药和肥料投入在荔枝生产中占比相当大。因此,一方面要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推广间伐回缩、水肥一体化、新型病虫害防治等先进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企业及家庭农场在荔枝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机械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建立社会化服务平台,提高荔枝产业科技程度,进而提高荔枝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余华荣,周灿芳,万忠,等. 2011年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4):16-17,25.

[2] 陈风波,庄丰池. 中国南方荔枝生产规模和经营效率实证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38.

[3] 陈厚彬,庄丽娟. 关于促进我国荔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J]. 中国热带农业,2011(1):14-15.

[4] 陈厚彬,庄丽娟,黄旭明,等. 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 中国热带农业,2013(2):12-18.

[5] 张海鹏,曲婷婷.我国农地经营模式选择与现代农业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12(4):113-125.

[6] 高强,刘同山,孔祥智. 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 经济学家,2013(6):48-56.

[7] 齐文娥. 我国主要荔枝品种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分析—— 基于2011—2013年的数据[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1):233-236.

[8] 张蓓,吕立才,庄丽娟. 我国荔枝生产的区域性布局及发展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174-176.

[9] 卜卫兵,李纪生. 我国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及效率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7(6):67-72,111.

[10] 赵囡囡,卢进勇,周升起. 产品内分工的生产组织模式选择—— 基于中国产业角度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12(10):22-28,87.

[11] Feder G. The relation between farm size and farm productivit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5(18):297-313.

[12] 伍开群. 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J]. 经济纵横,2013 (6):65-69.

[13] 陈纪平. 组织视角的中国农业规模化问题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2(6):40-46.

[14] 何勇,张体刚,黄波,等. 中国家庭农场的现状及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3(10):36-39.

[15] 黄新建,姜睿清,付传明.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 求实,2013(6):94-96.

[16] 刘军锋,柯佑鹏. 组织视角下我国香蕉生产者成本收益的差异性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 (20):191-194.

(责任编辑 崔建勋)

Analysis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lyche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al form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lychee growers in Guangdong and Guangxi

WANG Fu-cun,ZHUANG Li-ju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main areas of lychee in Guangdong and Guangxi Province in 2014,we analyzed four different lyche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s comparative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ost-benefit per hectare of lychee land,the cost-benefit and investment cost per kilogram of lyche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income level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was the highest,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family farms was moderate;and the traditional farmers had the minimum net income. The cost-benefit ratio and net income of the four forms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Thu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farmers could be improved by helping them to become professional farmers. Th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had the highest unit price and the best quality,so the cooperation of different production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costs was very large in the four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portion would be small if they had strong sense of organization. From this viewpoint,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input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Key words:production organization;lychee;cost-benefit;production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F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6)02-0188-05

收稿日期:2015-06-29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3-16)

作者简介:王付存(1988-),女,在读硕士生,E-mail:fucun12@126.com

猜你喜欢
成本收益生产效率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荔枝熟了
“经济人”的行为选择
河北省两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对比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
现代煤矿生产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ERP物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民工城镇落户政策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