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懿(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广州 510450)
迷你电脑外壳冲压模具的设计
于懿
(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广州 510450)
摘要:迷你电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日益普遍,该外壳的生产也有越来越大的市场。鉴于此本次研究分析了迷你电脑外壳的冲压工艺,确定了模具结构,说明了模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动作过程,力求使模具设计周期更短,生产出来的制件精度更高。
关键词:盒形件;工艺分析;排样;结构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中各家品牌的“迷你电脑”逐渐多了起来。通常作为家庭第二部,甚至是第三部电脑主机,迷你电脑更多承载着家庭互联网娱乐终端的重任。相对于传统台式主机,迷你电脑可视作此前HTPC概念的进化版,其不仅整合度更高,运算性能更强,同时还拥有更为袖珍的外形尺寸。
本次通过某型号迷你电脑外壳盒型件的冲压生产过程,进一步探讨五金模具的设计要点。
由零件图1可知,该外壳为盒形件,料厚=2 mm,对于厚度的变化不做要求;零件的形状简单、对称,底部圆角半径=8 mm,满足拉深工艺对形状和圆角半径的要求;所有尺寸均为自由尺寸,满足拉深工艺对精度等级的要求;零件采用LF21成形,拉深性能较好,易于拉深成形。
图1 冲压件零件图
图2 纵向摆放时的排样图
结合所给冲压件零件图和材质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材料:该零件的材质为LF21,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
(2)零件结构:该零件为无凸缘盒形件,适合落料、拉深、胀形(压形)成形;
(3)尺寸精度:该零件壁厚为2 mm,所有尺寸未注公差,按照IT14级确定冲压件尺寸的公差。
该零件的成形工艺包括落料、胀形(压形)、拉深三个基本工序。
采用落料拉深压形复合模成形。其特点是产品精度容易得到保证,适合大批量生产,且只需要一副模具即可成形,成本较低。
2.1排样的设计与计算
本零件对外形尺寸虽无严格的尺寸精度要求,但形状较为复杂,且为大批量生产,对模具寿命的要求较高,因此排样方法采用有废料排样。
冲压件在条料上的排列方式,又可以分为直排、斜排、直对排、斜对排、混合排、多行排及冲裁搭边等多种方式。综合考虑,初步选择直排这种排样方式。
因此,在该盒形件冲压生产中,选择有废料直排排样。
由于毛坯尺寸较大,形状近视矩形,因此可采用纵向摆放或横向摆放。
该矩形盒形件的壁厚为2 mm,查询表得,搭边值=2.0 mm。
由于该矩形件材质为L F 2 1,应该再乘以系数1.3~1.4。因此搭边值=2.0×1.35=2.7 mm,=2.2×1.35=2.97 mm。
纵向摆放即零件的最大尺寸方向与送料方向垂直。
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工件尺寸:206.8 mm;
侧搭边:2.97 mm;
条料的公称宽度:206.8+2×2.97=212.74 mm;
条料宽度的公差:查询表得,0.8;
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0.3 mm。
进距:169.5 mm,因此得到如图2所示的排样图。
3.1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落料拉深压形复合模中,落料-拉深部分采用正装复合模形式,即落料拉深凸凹模在上,落料凹模在下的结构形式;拉深-压形部分采用倒装复合模形式,即拉深压形复合模在下,压形凸模在上的结构形式。废料去除方式采用固定卸料板进行卸料,卸料板固定在落料凹模上。制件在由弹性元件的作用下顶出,为防止制件卡在落料拉深凸凹模中,在模具中采用打料杆推出。为使毛坯能在模具上精确定位,采用固定挡料销进行定位。为防止拉深时起皱,采用压边装置。
模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等,均为标准件,可按国家标准选取。
因该模具需大批常年生产,为减少模具制造成本,模架选用滑动导向模架,另外还可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在大批量生产中,为了便于装模,模具一般都采用导向装置,以保证精确导向,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导柱导套导向。
导柱导套在模架中的常见的4种布置方式见图3。
图3 常见导柱导套的布置方式
图3(a)两导柱置于后侧,导向精度较差,但它能从三个方向进料,操作方便,对导向要求不太严格且偏移力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图3(b)两导柱在中部两侧布置, 图3(c)两导柱对角布置,这两种形式的导柱中心线都通过模具压力中心,导向精度较(a)好。由于本模具采用纵向送料,因此宜采用(b)这种形式。
图3(d)为四导柱导向,导向效果最好,但结构复杂,只有导向精度要求高、偏移力大和大型冲模时才采用。若采用这种形式的模架,会造成模具制造成本增加,因此在本设计中不采用这种形式。
综上所述,采用图3(b)这种形式的模架,即中间导柱模架。
各零件规格如下:
上模座:GB/T 2855.9—1990;
下模座:GB/T 2855.10—1990;
导柱:45 mm×290 mm,50 mm×290 mm,GB/T 2861.1—1990;
导套:45 mm×150 mm×58 mm,50 mm×150 mm×58 mm,GB/T 2861.6—1990。
根据零件草图和装配示意图,利用Pro/E三维软件绘制模具装配图,再得到二维工程图,最后将工程图导入到AutoCAD中,并对装配图进行修改。
在模具装配图中,还要简要注明对该模具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及技术条件。技术条件包括力、所选设备、模具闭合高度、模具打印的印记和模具的装配要求等。在装配图中还应标注模具的闭合尺寸、外形尺寸、特征尺寸、装配尺寸和极限尺寸,并填写明细表。
该迷你电脑外壳冲压模具的工作过程是:上模下行,落料拉深凸凹模与落料凹模完成落料。上模继续下行,落料拉深凸凹模与拉深凸模完成拉深。在上模行程的终了阶段,压形凸模和拉深压形凸凹模墩压制件,进行压形。
模具利用卸料板进行卸料,卸料板还起到为条料导向的作用,采用固定挡料销进行精确定位。为防止拉深时制件起皱,模具采用压边圈,压边圈兼有顶料的作用,利用聚胺脂橡胶的弹性力作用,将制件从下模顶出。
为了方便观察,可以将装配图分解而得到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如图5所示。
虽然此次分析的模具结构简单,但涵盖了落料、落料、压形等多方面的知识,该模具的特点是利用弹压卸料装置,很好的保证了制件在成形过程中的平整度,保证了制件的精度。设计中采用的压边装置兼有顶料的作用,是本模具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一个关键之处。
图5 模具分解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牟林,胡建华.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2] 姜奎华主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
[3] 薛啟翔编著.冲压模具设计和加工计算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
(P-01)
Stamping die design for mini computer casing
中图分类号:TG386
文章编号:1009-797X(2016)12-0054-0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520/j.cnki.rpte.2016.12.023
作者简介:于懿(1982-),男,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五金模具设计。
收稿日期:2016-05-09